T. S. 艾略特传的书评 (24)

laughline 2019-01-18 09:28:43

“边下地狱边体会道德”:罪人、诗人和圣徒艾略特(译后记)

文/许小凡 一、“每首诗都是一则墓志铭” 1951年,牛津大学的文学评论季刊《批评》(Essays in Criticism)创刊。在1968年重印结集的合订本中,这本创刊号收录了一篇新的编者序,披露了与诗人艾略特有关的一桩公案。1910年,不到二十二岁的汤姆·艾略特从哈佛毕业后来到巴黎追寻...  (展开)
2019-04-16 12:29:23

憎恶生活是生活的重要体验

时间之内的我们该如何生活才能征服时间? 艾略特的墓志铭是“我的开始之日便是我的结束之时,我的结束之时便是我的开始之日。”艾略特对时间问题的醉心,从哈佛求学时期对柏格森哲学的关注,大量涉猎印度文化开始。后来他对对神秘主义的沉醉,对时间的反思让他成为了一个超脱先...  (展开)
赫拉扎德 2021-05-05 01:11:39

说林德尔 戈登写得好的豆油,我要向你们真诚地提出一个问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完阿布拉莫维奇传感到强烈舒适,忍不住想吐槽上一本读得无比折磨的T.S.艾略特传。 自看完《拉康传》之后,我总结出一个豆瓣心理学:一本书只要够厚,不管他有多烂,就总是会有一堆人打五星,打完以后还能说出他的好来。 在我看来,这就是典型地调和认知失调这个问题,因为一...  (展开)
理一分殊 2019-10-09 13:28:34

裘小龙评《T.S.艾略特传》︱“完美”与 “不完美”

无巧不成书——甚至与书有关的一些事,似乎也因为书,碰巧都凑到了一起,在4月,在艾略特笔下“最残忍的四月”接踵而至。 今年年初回国,意外看到一本相当不错的译著,《T. S. 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The Imperfect Life of T. S. Eliot,以下简称《不完美的一生》) ,林...  (展开)
将越 2023-04-04 09:42:35

不完美即真实

就像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忘记一样,完美的反面不是残缺和破碎,而是真实。艾略特主张“去个人化”,认为写作的创作者和生活中的个人不能混为一谈,仿佛看出艾略特“此地无银”的申辩的林德尔·戈登偏偏要从艾略特的作品中勾连出他生活的千丝万缕的投射,虽然是间接地甚至有些强...  (展开)
蓓一之 2021-12-23 10:08:08

艾米丽的自我感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没有读过艾略特的作品,但是这本书还是让我很着迷的。 我,一个小虾米也无法去评论诺奖得主,《荒原》作者的一生,但是他一生中遇见的女性,还是让我很有感触的。我以下的评论仅就我看到的这本书的内容,至于其他的信息,我的确知之甚少。 第一任妻子,Vivian 罗素的情人,婚...  (展开)
长安 2020-04-18 20:29:13

艾略特不完美的一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艾略特在第一段婚姻中备受煎熬,虽然艾略特的妻子给了他很多灵感和启示,但是两人的情感以及妻子的强势控制让艾略特喘不过气来,从一方面来讲,这对艾略特的诗歌创作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生活中感觉不到温暖和幸福的艾略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诗歌中,就好像是在诗歌中寻求庇...  (展开)
九尾猫 2022-05-03 21:41:35

艾略特普通的人生另一面

摩尔的这一句描述:“我常常想,如果我生长于斯的那些信仰和敬神的行为不曾无情地规避想象力和美的情感,我自己的人生走向又会是怎样” 艾略特的墓志铭是“我的开始之日便是我的结束之时,我的结束之时便是我的开始之日。”这位时间诗人始终在探索时间的征途上迷醉不已。作者戈...  (展开)
麵包與花生醬 2021-08-13 08:29:08

Doctor Who S03E06 The Lazarus Experiment T.S. Eliot (1925)《The Hollow Men》

看完了传记后想起了去年写的笔记,于是在周五早晨的办公室里重温THE HOLLOW MEN。 一个没有心情端正态度去学习的周六,结果花了一个晚上看完了周中开始念念不忘的………… 一首英文诗。 意识到自己有兴趣去读诗的时候,就会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开始有点年纪了,也大概是读诗(无论...  (展开)
难养也 2020-04-11 16:43:53

一边是人性,一边是自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边下地狱边体会道德。 书名叫不完美的一生,他确实也不完美。但有一颗向往完美的心,于是在现实和向往的两极撕扯中,挣扎着过了这样的一生。他的自私写在脑门上,觉得需要灵感的时候就结个婚,觉得需要来自终极的圣洁指引,就培养一波芬芳的感情。事事为己,太想要完美了是嘛?...  (展开)
Chole_Ma 2019-04-03 16:21:03

粗浅之见:诗人的选择即是男人的选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说实话我是先去读了《荒原》,然后没读懂,于是我锲而不舍的来读这本《T.S.艾略特传》,当然文字翻译的非常优美,对于专注阅读的挑战也很大,其间艾略特作为一个文化Icon的地位不可撼动,可是,整本传记看到最后,我只有粗浅的“呵呵呵”,我只看到了一个著名的诗人,文化偶像...  (展开)
乔迁 2025-03-13 22:00:27

笔记

贯穿他一生与创作生涯的,是艾略特对灵魂传记崇高情节的不懈践行。那是在《出埃及记》中就奠定了的情节:逃离文明,在荒地上经受漫长的苦难,随后进入应许之地。 “一切历史都能轻易变成少数勇毅的人的传记,”爱默生说,“人须要顶天立地,让周围的一切环境都无足轻重。一个真...  (展开)
焦bingbing 2022-02-26 12:25:02

他自私、厌女、抛妻,却依然是伟大的诗人

“我是一边下地狱一边体会如何成为圣徒的。”艾略特如此总结自己。 一、对女性的恐惧将艾略特拖入地狱 艾略特在早年时,已经感受到了上帝的召唤,对于“苦修”、“禁欲”这些亲近上帝的道路,他都格外敏感。因此,对于自然的感情,艾略特早在学生时期就已经十分拒绝,并尝试着...  (展开)
张志雄 2021-09-06 10:32:54

艾略特的红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艾略特,20世纪的伟大诗人,是《荒原》和《四个四重奏》的作者。 艾略特提起过一类时时刻刻燃烧的生命。他构想出一种完美的人生,也坦承那样的人生无法为他所有。这本书考察了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的一生,那游走于他身上圣徒与罪人之间的深壑。作者所希望的,是将艾略特的...  (展开)
🍃 2021-08-21 23:37:31

不完美的一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内容摘自得到app,侵权删 关于本书 T.S.艾略特是英国诗人,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诗歌代表作是《荒原》和《四个四重奏》。他是20世纪英语文学文化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这本传记非常严肃,对艾略特的生活写得比较严谨克制,对艾略特的诗歌做了详尽的阐释。 核心内容 第一,艾...  (展开)
野海纸 2021-07-25 12:44:35

哲学之外

对于一个一面写着猥亵诗,一面唾弃并怀揣着那个时代共有的,男性对于女性的敌意,并将女性扭曲为邪恶欲望和污秽肉体的艾略特,终究,还是有一个有着柔软头发的女性,唤起他诗作中一系列关于花园的意象。那些诗作里封存着的姿态和手势,关乎钦慕,也关乎之后的别离。 这样一类诗...  (展开)
吴玫 2021-02-15 20:20:23

《不完美的一生》:杰出的诗行里有几句是艾略特的女人们贡献的?

许多人是因为爱极了T.S.艾略特的诗,《荒原》、《四个四重奏》等等,才将林德尔·戈登撰写的《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收入囊中,然后,如获至宝一般慢慢地品读。我是因为羞愧于喜欢不了T.S.艾略特的诗,才恭恭敬敬地将这本《不完美的一生》摆放在书桌正中间,希望通过慢...  (展开)
罗雪 2020-06-25 20:44:05

艾略特小评

相比于成为一个诗人,宗教情节浓郁的艾略特明显更希望成为一个圣人。他几乎终生都过着禁欲式的生活,在自己严格定制的甚至过于苛刻的准则范式中忏悔罪行(sin)与循环前进。 事实上,艾略特确实比大多数人都要接近上帝——尽管这是一位常常给他带去痛苦的上帝。然而与其说艾略...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4条)

订阅T. S. 艾略特传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