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弃养的女孩 短评

热门 最新
  • 18 海带岛 2018-12-06 00:58:16

    一个不断强迫自身理解和习得温情的故事 带着贱斥又带着饥渴 卑微的同时又真诚 是人类动物本能的无奈体现。但只有那个像稻草人一样死掉的孩子是最幸福的 他送给爱人的项链是永恒的 他在半夜扑在她脸上的气息是永恒的。死掉的温情是永恒的。

  • 24 Francesca-CY 2018-11-07 23:30:54

    意大利阿布鲁佐大区的市镇粗粝而真实的生活,一个女孩如何逐渐发现母亲、爱与抛弃的真相。 一个人无法永远生活在怨恨里面,一个生出来就被送人,然后13岁的时候又被送回亲生父母家的女孩也不能永远生活在怨恨里面。《被弃养的女孩》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如何和家庭和生活和解的故事。这个故事像解药一样慢慢化解你身体里的怨毒。

  • 25 尾巴很大的海狗 2019-05-31 16:01:03

    读完回想了一下,我竟然不知道女孩叫什么名字

  • 11 小郑同学 2018-11-17 19:35:02

    三个小时一口气读完了。有点压抑,更多的是被安慰。女孩好长时间以来都觉得自己是不幸的,没有真正的妈妈,也没有真正的家。然而她幸运地得到并感受到了好多好多爱啊,而且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爱。

  • 4 沈筼筜 2018-12-02 16:29:13

    家庭所给予的牵绊和爱,是我们一生的铠甲。无论当时多么想脱离或丢弃,都无法做到,就像是生下来就注定的烙印和交集。故事很流畅,很平实,也很好看,想起了一些相似的往事和情绪。

  • 1 恶鸟 2018-12-06 19:14:04

    不是我的菜

  • 4 猫头鹰森林 2018-11-26 12:51:34

    这个故事一点都不复杂 但是很多时候 生活不需要复杂就已经让人难以面对了

  • 1 闻夕felicity 2018-12-16 22:56:11

    母亲和女儿,女性的故事

  • 5 槛内厮 2018-11-30 16:11:10

    一本让我在读的过程中反复改观的书,一开始是被干净利落的开头吸引,本以为会是一个复杂的故事,没想到慢慢喜欢上那种朴实文字中不经意的智慧,直到读到结局,故事里的情感依然萦绕在脑海里,不知道为什么这本薄薄的书为何有那么强大的力量。也许是因为它摈弃了一切所谓的文学技巧,回归真实和内心。

  • 1 Silence-Orange 2023-10-13 16:20:23 上海

    在沙滩上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每个人在人生的每个时间段都有不同的感受。有一颗亲情的种子在慢慢发芽生长,彼此都能在无法言说的两个人之间,混杂着情欲,怨恨,不想被察觉的在意犹如平静海面。虽然亲切却无法产生依赖,书中有“我的两个母亲都还活着,但我却成了个孤儿。” 几次与生母的冲突以及跟养母当面对谈,累积的情绪如梗在喉。可就算是这样结尾的沙滩明媚无比。

  • 3 joker 2019-04-28 17:15:30

    对女孩被养母抛弃,而又融不进亲母那边的环境时,我最初认为她是对自己的救赎,但越看到后面,越觉得一部好的作品,不能真的仅仅体现每个主角的单面。父母贫困给她带来了极为艰难的处境,但后面却因为她自己有了奖学金沉默少言的父亲突然说了句不能动用她的钱的那一刻,此书应该才过了三分之二,但我立马意识到一点,她能治愈好自己的,她讨厌这个粗鄙妹妹,但最终怎么也放不下这个总是以她为中心的妹妹。她恨母亲小时抛弃她,但最终原谅了她这个亲母,她恨养母,但最终也放下这种恨意。总的来说,我喜欢这个结尾

  • 1 SIMON 2020-01-12 20:29:40

    暖心的小说,悬念和温情俱在

  • 3 灵魂很沉. 2021-01-20 09:17:44

    说句真心的,家庭就是这样彼此仇恨又相互依赖,我们嘴上说不爱,却不放过任何机会靠近,这本书过于好读,以至于其实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告诉了我们些什么

  • 4 杨小堃 2020-04-17 12:52:56

    每个孩子在未成年时,大多都是被生活的激流推动着,无法看到自己的处境,也看不到自己被抛入了怎样的一条河流。可是成年以后,回望过去,又惊讶地发现,自己之所以会成为现在的自己,在那时已经显现出来。

  • 2 大熊乖乖 2020-01-25 11:44:58

    主题仍是那个时代女性地位的卑微。 喜欢阿德里亚娜这个角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早熟、能干、懂变通、真性情,也敢于反抗。

  • 2 Mouchette 2019-12-26 09:45:38

    如果生母家的家境并不是那么的贫穷,或许一切的冷漠和变动带来的失眠会缓和很多? 「“总得有人去看看那个娃娃啊。他们就没想到他是因为疼才哭的吗?”」

  • 3 ... 2021-01-19 00:28:44

    阿德里亚娜与“我”,就像在贫瘠的土壤里卯足了劲往上生长的花朵,“我”用头脑换来了继续上学,而阿德里亚娜则在贫穷中积攒着改变的勇气。贫穷的母亲,在失而复得的女儿身上看到了命运的另一种可能性;掌握着改变命运资本的阿达尔吉莎,在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的路上如履薄冰。这种对比,与最后的会面,反转了前半部分“我”被当成一个包袱踢来踢去的迷失基调,反而展现出在这两个不合格的母亲之外,“我”和妹妹如何在命运的激流中奋力向上的开放性畅想。

  • 1 柳薦棉 2021-03-15 20:21:02

    主题是领养与弃养,离开熟悉的一切回归血缘时感受到的阵痛。在这一主题上横向挖掘,展示了各式各样的人的艰辛和温柔,阶层之间的矛盾被情感冲淡。纯熟至极的语言技巧展现了畅销书的基本功,每一章的结尾都有一个小小的包袱,第一人称的叙述真实、感人,有几次几乎落泪了。缺点也很明显,小说里的核心悬念比较老套,读了开头就猜到了,而且结尾略显仓促。虽然大部分的后日谈已经穿插在了前面的叙述中,但是这样一个结尾还是有些太平淡了,似乎是以最后的两幕,即海边别墅和沙滩玩水为“我”的两段至深的情感画上句点,但是前一段(和领养人)有些过度渲染了,情感高潮在揭露那个真相时就已经结束了;而后一段,对“亦兄亦恋”的哥哥的死的看法,则一直以来太缺少描写,情感不够饱满。

  • 1 Tsundoku误读 2019-07-28 21:51:34

    2019078:与生活的和解

  • 1 裸。 2019-01-25 15:50:42

    从小被领养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足日子,到13岁又送回原生家庭,悲愤不解到接受,看到最后猜想养母大概是因为来之不易的亲生小孩不得已送走养女,面对现任丈夫的暴戾,委曲求全,仍然默默的支持着养女的学业。环境对人的造就是多么不同,大哥同样是老师眼中聪颖的孩子,却因为环境没有正确的约束以及指引早早辍学最后匆忙结束短暂的一生。主人公优异学业继续接受教育,并且会越走越好。文中其中一句写着:她也感谢她,让她跟其他几个孩子不一样。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