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原文摘录

  • 117 意象总是关于特殊对象而言,我们发现霍布斯与中世纪晚期强烈的唯名论倾向颇为一致。唯名论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真实存在,这种倾向在英国尤其盛行。霍布斯哲学的这种唯名论方面使他不会承认普遍本质或本性是实在的,它们只是一些名称罢了。 120 现在,我们也许会问,这种推理既然适用于第二性质,难道就不适用于第一性质吗? —第一性质难道不也仅仅是有感觉能力的生物中的幻象吗?在这方面,二者之间似乎没有差别。 对于这种异议,霍布斯坦率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并且在空间与几何广延之间作了区分。我们将会看到,一些古代学者可能已经感觉到了这个区分,但直到牛顿以后,它才在近代思想中最终变得重要起来。在霍布斯看来,空间本身是一种幻象,是 “存在于心灵之外的事物的幻象;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个幻象中不考虑其他偶性,只考虑它在我们之外显现”。然而 ,通过对运动 进行几何研究我们得知,广延是物体的一个本质特征。总是存在着运动中的外在于我们的广延物,它们通过运动在我们内部引起幻象以及幻象的 那 种 “外部性”, 即空间。时间也是一种幻象,是 “运动先后”的幻象。“自然之中只有现在存在;过去的事物只在记忆中存在 ;未来的事物则根本不存在,未来只是心灵的虚构,是把过去活动的后果应用于现在的活动。”自 然 之 中 有 运 动 但 没 有 时 间 ,时间是记忆和 预 期 的 先 后 性的幻象。 因此, 所感知到的整个意象处于身体之内,无论与外表多么相反。心灵是有机体的运动,感觉是实际发生于器官之内的外向性的显现。霍布斯似乎没有注意到这种观点所蕴含的巨大的认识论困难。他未经批判考察就接受了伽利略机械宇宙论的基本要素。 幻象的那种“外部性” 心灵是有机体的运动,感觉是实际发生于器官之内的外向性的显现 (查看原文)
    白绳 1赞 2018-06-08 00:12:25
    —— 引自第117页
  • 127 摩尔把其推理从人之中存在着一种非物质实体的结论 ,拓展到假定整个自然中也存在着一种类似的、更伟大的非物质实体 ,因为他确信,科学事实表明自然和人一样都不是简单的机器。 134 运动这个事实以及运动的可度量性暗示有一个无限的几何系统作为自然界的一个实际存在的背景,度量正是依照这个背景作出的。 摩尔发现,作如此辩护的这个绝对空间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它必定真实存在,因为它是无限延展的,但又与物质绝对不同,因为除了广延,它没有任何物体特征。因 此 ,根据他的前提,空间必定是一种真正的精神实体。随着摩尔对空间作进一步的反思,它在摩尔心中变得越来越高贵。摩尔列举了不少于20种既适用于上帝又适用于空间的属性 :上帝和空间都是“单一的、单纯的、不动的、永恒的、完满的、独立的、自存的、自持的、不灭的、必然的、无际的、非受造的、不受限制的、不可理解的、无所不在的、无形的、无所不入的、无所不包的、本质存在、现实存在、纯粹的现实”。把这一长串修饰词赋予空间意味深长地表明,与新的数学运动相一致的宗教精神根据几何宇宙观在无限空间中找到了对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纯粹形式或绝对现实的真正替代。 与新的数学运动相一致的宗教精神 几何宇宙观 136 就上帝仅仅是从涉及他的生命和能力的其他特征中抽象出来的无所不在而言,空间就是上帝。但空间的精神性是某种本质的东西。空间是神圣的。...从根本上讲,宇宙中的一切连续性——无论是这个不动的、非物质的空间,还是像重力和内聚力那样把宇宙的不同部分聚集在一个系统中的那些不可见的力—都是精神性的。“上帝的仁慈是万物的支柱和倚靠。” 138 巴罗指出,数学这门科学的对象是量,量既可以根据其纯粹形式来思考,比如在几何学和算术中,也可以根据其混合形式来思考,即与非数学的性质相结合。例如,直线既可以像在几何学中那样根据其纯粹的、绝对的形式来思考,也可以像在天文学、... (查看原文)
    白绳 1赞 2018-06-08 00:12:25
    —— 引自第117页
  • 但是请注意,在这种对人及其在宇宙中位置的看法与中世纪传统看法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经院学者面对的自然界宛如一个友善而充满人性的世界。它范围有限,创造它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它直接呈现于人的心灵的理性能力可以被人地、完全地理解。从根本上说,它由人的直接经验中那些最生动、感觉最强烈的性质所组成,而且通过这些性质可以得到理解,如颜色、声音美、欢乐、热、冷、香味,还可以根据目的和理想进行塑造。而现在,世界变成了一部无限的、单调的数学机器。不仅人丧失了在宇宙目的论中的崇高地位,而且在经院学者看来构成物理世界本质的切东西,那些使世界活泼可爱、富有精神的东西,都被归并到一起。塞进了被称为人的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那些微小的、起伏不定的、临时的广延位置。二元论在形而上学上的建设性特征往往被忽视。理智的欧洲人的世界观改变简直太大了。 (查看原文)
    聂北秦 1赞 2021-05-19 11:15:51
    —— 引自第117页
  • 但是请注意,在这种对人及其在宇宙中位置的看法与中世纪传统看法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经院学者面对的自然界宛如一个友善而充满人性的世界。它范围有限,创造它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它直接呈现于人的心灵的理性能力可以被人地、完全地理解。从根本上说,它由人的直接经验中那些最生动、感觉最强烈的性质所组成,而且通过这些性质可以得到理解,如颜色、声音美、欢乐、热、冷、香味,还可以根据目的和理想进行塑造。而现在,世界变成了一部无限的、单调的数学机器。不仅人丧失了在宇宙目的论中的崇高地位,而且在经院学者看来构成物理世界本质的切东西,那些使世界活泼可爱、富有精神的东西,都被归并到一起。塞进了被称为人的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那些微小的、起伏不定的、临时的广延位置。二元论在形而上学上的建设性特征往往被忽视。理智的欧洲人的世界观改变简直太大了。 (查看原文)
    聂北秦 1赞 2021-05-19 11:15:51
    —— 引自第117页
  • 未对人超越时空的想象力规定任何限制的但丁和弥尔顿那极富浪漫色彩的宇宙现已遭到彻底清除。空间被等同于几何学领域,时间被等同于数的连续性。人们原以为自己居住的世界是色彩斑斓的,不时会传来悦耳的声音,四周弥漫着花香,充满着喜悦爱和美,处处表现出目的的和谐和创世理念,如今这个世界却被塞进了分散的生物体大脑的极小角落。真正重要的外在世界是一个坚硬冷漠、无色、无声的死寂世界,一个量的世界,一个由服从力学规律、在数学上可以计算的运动所组成的世界。人直接感知的那个质的世界变成了更远处那个无限机器所产生的一个奇特而次要的结果。在牛顿那里,经过模糊解释、不再声称作认真哲学思考的笛卡儿主义形而上学终于推翻了亚里士多德主义,成为近代最主要的世界观。 (查看原文)
    聂北秦 1赞 2021-05-22 10:53:35
    —— 引自第238页
  • 15近代哲学真正有建设性的观念很可能根本不是宇宙论观念,而是诸如“进步”、“控制”之类的伦理-杜会概念。这些概念的确是解释近代思想的一把迷人的钥匙,它们所呈现的近代思想与我们在追究它的形而上学概念时它所呈现的轮廓相当不同。 (查看原文)
    白绳 2018-05-15 00:05:29
    —— 引自第15页
  • 为什么哥白尼和开普勒在这个新的假说得到任何经验证实之前就相信它 是天文学宇宙的真正图景? 57 开普勒一方面热衷于思辨的迷信,另一方面又热情地试图在数据中发现得到确证的精确公式。他在哲学上思考的正是这个观察到的世界,因此,“没有恰当的实验我就得不出仟何结论”。也正因如此,他才会拒绝忽视他的推论与观测之间的偏差,而这种偏差并不会让古代人为难。开普勒曾经一鼓作气写出了一种关于火星的绝妙理论,但由于他的某些结论与第谷的结果之间有8 分的偏差,他便完全拋弃了自己以前的劳动,重新开始。库萨的尼古拉等早期哲学家曾教导说,一切知识最终都是数学的,一切事物都是按比例结合在一起的。开普勒同这些人的区別在于,他坚持把理论严格地运用于观察到的事实。开普勒的思想是真正近代意义上的经验的。 58 在这三条定律中,最令他(开普勒)欣喜的是第二定律,即行星在围绕太阳运转时,行星矢径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因为这个定律第一次解决了行星速度的不规则性问题,这个问题是哥白尼在处理托勒密体系时着力处理的一点,但最终未能解决。出于宗教的理由,哥白尼和开普勒都坚信运动的均匀性,即每颗行星在运转时都在受一个恒定的、从不衰减的原因的推动,因此,开普勒很高兴能够就面积“拯救”这条原则 ,虽然就行星的路径而言,不得不放弃这条原则。然时,使开普勒最为欣喜若狂,而且多年来一直被他称为自己最重要成就的发现却是发表于他的第一部 著 作 《宇宙的奥秘》中的发现,即在当时已知六颗行星的轨道距离之比,大致等于把假想的行星天球内切和外接于在其间恰当分布的五个正多面体时所得到的距离之比。因此,如果一个立方体内接于土星大球,则木星天球内切于这个立方体将大致合适,然后,木星与火星之间是一个四面体,火星与地球之间是一个十二面体,等等。当然,这一做法一直毫无成效,因为只有粗略的符合,新行星的发现完全推翻了它背后的假定,但开普勒从未忘记这... (查看原文)
    白绳 2018-05-22 00:26:20
    —— 引自第34页
  • 60 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指他已经获得了一种新的因果性观念, 即他认为隐藏在观测事实背后的数学和谐是这些事实的原 因,或如他通常所说 ,是这些事实何以如此的原因。 这种因果性观念实质上是用精确的数学重新解释的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因 ,它与早期中达哥拉斯学派的基本观念也有明显的密切关联。这种原因的和谐必须在现象屮得到精确的或严格的证实,这是开普勒哲学新的重要特征。... 《宇宙的奥秘》序言中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表明“原因”一同的这种用法。开普勒说,五个正多面体的体系能够嵌入六颗行星的天球之间,这便是行星的数目是六的原因 。 对开普勒来说,真实的性质是在作为感觉世界基础的数学和谐中把握到的那些性质 ,因而它们与感觉世界有一种因果关系。 真实的世界是一个只有量的特征的世界,其差异只是数的差异。 64 开普勒明确表达了这样一种立场:真实的世界是可在事物中发现的数学和谐。不符合这种基本和谐的那些易变的表面性质在实在性上层次较低,存在得并不非常真实。所有这些在形式上完全是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和新柏拉图主义的,柏拉图的理念世界突然被发现等同于几何关系的世界。 这里有趣的是,他(开普勒)所 关 心 的 数 学 的东西是 这 些更大的 天 文 学 和 谐 ,而不是基本原子。 对开普勒而言,宇宙中为什么存在着这种深远而美丽的数学和谐,只有通过他的新柏拉图主义的宗教方面才能得到进一步解释。他赞许地引用柏拉图的名言,即神一直在做几何学,他按照数的和谐创造了世界,正 因 如 此 ,神才会把人的心灵创造成只有通过量才能获得知识。 (查看原文)
    白绳 2018-05-22 00:26:20
    —— 引自第34页
  • 70 这种基于自然的真实结构的数学证明方法,在伽利略那里有时会表现为在很大程度上不依赖于感觉证实——这是一种达到真理的完全先验的方法。费 伊(J.J.Fahie)引用伽利略的话说:“无知曾是他最好的老师,因为为了能向对手显示其结论的正确性,他不得不通过各种实验来证明这些结论,如果只为满足他自己的心灵,他从未感觉做实验有什么必要。”如 果 这 种 说 法 是 认 真 的 ,那么伽利略碰到强大对手这件事对科学发展就是极为重要的。 75 把感觉事实分解为这些定量组合的要素。一旦恰当地完成这一步,我们就不在需要感觉事实;由此得到的要素便是感觉事实的实际组成部分,由这些要素通过纯粹数学所作 的 演 绎 证 明 (第二步)对于该现象的类似情形必定总是为真,即使有时不可能从经验上验证这些情形。这解释了伽利略那些更具先验色彩的说法为何如此大胆。 81 可是,要想在我们这里引起这些味道、气味和声音,我不相信除了尺寸、形状、数目和或快或慢的运动以外,外界物体还需要别的东西;我断言,如果把耳朵、舌头、鼻孔拿走,那么形状、数目和运动仍将存在,但气味、味道和声音将不复存在。要是没有这个活的生命体,我不相信这些东西除了是一些名称还能是什么,一如把腋窝和鼻膜移走,“痒”就只是一个名称一样;…… 回到我这里的第一个命题,我们现在已经看到,许多据说存在于外界物体之中的属性,其实只存在于我们之中,如果没有我们,它们就只不过是一些名称;我要说,我完全倾向于相信,“热”就是这种类型的东西。 (查看原文)
    白绳 2018-05-24 00:23:56
    —— 引自第70页
  • 萨尔维阿蒂:“……你应当说人人都知道它被称为重力。但我问你的不是它叫什么名字,而是它的本质……我们并不真正知道是什么本原或力量在推动石头下落,正如我们不知道石头离开抛射者的手之后什么推动它向上运动,或者什么推动月球运转。我们只知道特别为一切下落运动所指定的那个恰当名称,即 ‘重力‘。“ (查看原文)
    白绳 2018-05-24 00:23:56
    —— 引自第70页
  • 1619年 1 1 月 1 0 日深夜,笛卡儿产生了一种非凡的体验,这种体验确证了他以前的思想倾向,赋予他毕生的工作以灵感和指导原则。我 们 只 能 把这种体验比作神秘主义者心醉神迷的觉悟,当时真理的天使向他显现,似乎通过附加的超自然洞察力证明了他心中不断加深的一个信念,即数学是解开自然之谜的唯一钥匙。这一异象非常生动和有说服力,笛卡儿直到晚年还把那个精确日期称为标志他一生转折点的伟大的启示时刻。 100 倘若笛卡儿成功地贯彻了自己的思想,我们今天也许会把质量和力看成数学量纲而不是物理概念 ,当前数学与物理科学之间的区分也就不会作出。人们可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一切精确科学都是数学的,整个科学仅仅是一门可以不时添加新概念的更大的数学,利用这些新概念,我们能够对更多的现象性质作数学还原。 103 世界被具体描绘为物质的而不是精神的,机械论的而不是目的论的。 108笛卡儿的真正标准并非恒定性,而是可以用数学处理。 (查看原文)
    白绳 2018-05-31 00:04:03
    —— 引自第96页
  • 155 如果你的最终目的是理解,那么由原子论或笛卡尔的原理所得出的推论可能会使你非常满意;而如果是为了特定目的去控制自然,那么你经常可以发现直接经验到的性质之间的必然联系,而不必上溯到原因序列的顶端。 157 波义耳回答说...“那些称颂抽象理性的人在言语上赞美理性,就好像它是自足的,而我们则是在实效上赞美理性,我们把理性交予物理经验和神学经验,告诉理性如何请教它们并从中获得信息;后一种人比前一种人更能为理性提供有用的服务,因为前一种人只是恭维理性,而后一种人却能用正确的方式来改进它。” (查看原文)
    白绳 2018-06-15 00:15:42
    —— 引自第155页
  • 164 波义耳虽然把目的论接受为一个有效的形 而上学原理,但并没有在物理学中运用它,这一点对新科学哲学的发展颇为重 要;这里 ,他仿效那些伟大的先驱者们认为,任何结果直接的次级原因总是某种在先的运动。 168 波义耳:“当我说精气是一种非物质实体时……如果有人回应,他一听见非物质实体这个同,便会想象出某种气状的或邡他非常稀薄、精 微 、透明的物休 ,那么我将回答,这来自于他迫使自己接受的一种恶习,即只要一设想某种东西就要想象出某个形象,即使这种东西本质上尤法用想象中的任何形象来真正表示。……由于每当我们设想事物时,想象力的运用都是一个顽固的障碍,它使心灵在需要纯粹思考时不能自由发挥作用,因此 ,我们必须或不妨习惯于不对那些超出或搅乱我们想象力的东西感到吃惊或恐惧,而要逐渐训练心灵去考虑那些超越想象但可以用理性来证明的观念。” 波义耳:“假如人性有一个必然的缺陷,即当我们处于这种有死的状况时,被囿于黑暗的身体囚牢中的灵魂只能……获得模糊的知识;则 我们应当赋予基督宗教更大的价值,因为由此……我们的官能将会得到提升和扩展。 (查看原文)
    白绳 2018-06-15 00:15:42
    —— 引自第155页
  • 178 波义耳:“从 上 帝 那 里 获 得认识和对永恒幸福的希望,但不竭尽全力通过他的启示来研究他的本性和目的……,[或者]渴望争论原子的属性,而不注意研究创造万物的伟大上帝的性质,这都是不可取的。”因 此 ,科学和神学同属于一个在范围和价值上远远超越了二者的更大整体。...但无论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还是关于物质和运动的能力和效果的学说, 似乎都只是上帝设计的伟大宇宙体系中的……一个轮子, 仅仅构成了更一般的事物理论的一部分,这种理论只有通过自然理性才能认识,通过《圣经》的消息才能改进。所以这两种学说……似乎都只是一个普遍假说的成员,这一假说的对象我认为就是上帝的本性、意图和作品, (查看原文)
    白绳 2018-06-15 00:15:42
    —— 引自第155页
  • 201 在牛顿看来,每-个重要的科学步骤都必须以认真的实验作为开始和结束,因为我们试图理解的永远是感觉事实;但要想获得精确理解,就必须用数学语言来表示它。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发现那些能够用数学语言处理的特征,并通过实验来证实我们的结论。 (查看原文)
    白绳 2018-07-04 00:26:46
    —— 引自第201页
  • 204“迄今为止,我还没有能力从现象中发现重力的那些属性的原因, 我也不杜撰假说。”重力的最终本性是未知的;科学没有必要去认识那种本性。因为科学试图理解的是重力如何起作用,而非它是什么。于是,在牛顿看来,科学只包括阐述自然的数学行为方式的那些定律——这些定律可以从现象中清楚地推导出来,可以在现象中严格证实——任何进一步的东西都必须从科学中清除出去, (查看原文)
    白绳 2018-07-04 00:26:46
    —— 引自第201页
  • 205 至少在其著作的主体中,他难道不是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禁止了对整个宇宙的本性进行思考吗?他自称发现和运用了一种方法,由此可以开辟一个确定性真理的领域,我们不依赖于对终极问题假想的解决便可以逐渐开拓这个王国,这难道不是完全正当的吗?据说,牛顿是第一位伟大的实证主义者。牛 顿继承了伽利略和波义耳,但比他们更为一致地背弃形而上学, 主张少量但逐渐增长的严格知识。由于他的工作, 伟大的思辨钵系时代结束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充满精确性的、人可望对自然进行理智征服的新时代。 (查看原文)
    白绳 2018-07-04 00:26:46
    —— 引自第201页
  • 206首先,形而上学是无法摆脱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或一套命题的最终意涵是无法摆脱的。要想避免成为一位形而上学家, 唯一的方式就是不置一词。对任何陈述进行分析都可说明这一点。以实证主义本身的核心观点为例,它或可表述成以下形式:我们可以不预设关开事物最终本性的任何理论而获得关于事物的真理;或者更简单地说,我们可以不知道整体的本性而正确地认识部分。...我们可以在某些物质片断中发现有规律的联系,而对它们没有任何进一步的认识。问题不在于其真假,而在于其中是否存在着形而上学。对此观点严加分析,它难道没有充满形而上学假定吗? 首先它充斥着大量缺乏精确定义的短语,比如“最终本性”正确地认识”,“整体的本性”等等,重要的假定总是潜藏在这些漫不经心使用的短语中。其次,随便你怎样定义这些短语,难道这种说法没有揭示出关于宇宙的极为有趣和重要的意涵吗? 无论取何种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含义,难道它不意味着 ( 比如说)宇宙本质上是多元论的( 当然思想和语自除外)吗?也就是说,有些事物可以不真正依赖于别的事物而发生, 因此可以用普遍词项来描述它们而不涉及任何别的东西。科学实证主义者们以各种方式来为这种多元论的形而上学作证;正如他们强调自然中存在着孤立系统, 至少在一切显著方面,这些系统的行为可以还原为定律,而丝毫不必担心研究其他事件会把那种认识置于更大背景中去。严格说来,假如恒星突然间消失不见,我们无疑不能说自己知道太阳系将会发生什么,但我们确实知道可以根据那些不依赖于恒星存在的原理而把太阳系的主要现象归结为数学定律,因此没有理由认为恒星的消失会推翻我们的表述。 (查看原文)
    白绳 2018-07-04 00:26:46
    —— 引自第201页
  • 210被视为自然基本性质的恰恰是到牛顿时代已经发现可以用精确的数学方法来处理的自然中的那些性质。 物理学的世界是一个可感的世界,但它只能由把这个世界还原为数学定律必然要强调的那些性质来刻画。 276 外在事实的世界也许比我们敢于猜测的还要丰富和有弹性得多;所有这些宇宙论以及更多的分析和分类可能都是对自然向我们的理解力提供的东西进行整理的真正方式,决定我们在它们之间作出选择的主要条件可能在我们之中,而不在外在世界。 现在,至少一个可能的假说是,就科学数据而言,对于这些关于什么构成了合适的因果解释的看法,我们无从作出判定,影响我们对这些看法进行选择的因素主要见于对世界进行思考的我们,而不是我们所思考的世界。我们现代人在这个问题上的偏好,也许是因为人类尽可能精确地控制自然进程的需求渐渐成了统治一切的野心。 279 贝克莱以后的英围观念论者和实在论者大都致力于表明,笛卡儿二元论的通俗形式,以及它把心灵构想为某种与物质有本质不同、但却处于物理大脑之中的东西,这会毁灭科学本身( 它会使关于科学世界的一切知识变得不可能和不一致)。而德国唯心论者及其追随者则主要试图表明,科学以及艺术、哲学和一般的人类文明的存在本身暗示着,需要把一种与传统二元论所承认的极为不同的实在性和本性赋予心灵。 (查看原文)
    白绳 2018-07-04 00:26:46
    —— 引自第201页
  • 281 于是, 对所有 简单感 觉来说,这无疑都是 真的, 正如贝克莱所说,它们的“存在”(esse)是“被感知的”(percipi) ——它 们的存在即是被感知 或认识。但 进行感知或 认识的 东西被 称为心 灵或精神 ;因此 ,感官所提供的知识终究是 关于精神现象的知识。 284 赫胥黎正确地觉察到,由于神经结构和直接知觉在一切感官的情形中都是类似的,因此它们在这一点上都服从类比推理;于是,正如感觉到的疼痛必定在大脑中一样,听到的声音也必定在大脑中。我们还 可以进一步说,我们所看到的布颜色和广延的事物也在大脑中。这实际上只适对赫饵黎教授承认的观点和方法的前后一致的发展。所有感官的对象或内容也类似地集中于它们在大脑中固有的神经末端。 但是现在,既然已由我们的前提推出了这一结果, 我们所感知和自认为居住于其中的宇宙变成了什么样子呢?它整个收缩成了大脑中一系列微小的点( 如果不是数学点的话)。不仅如此,这样一来,我们所谓的大脑究竟指什么呢?它以及通向它的神经纤维存在在哪电呢?它们也只是凭借我们的各种感宮才被知道的;它们也必定只是微小的点——在同一个大脑中吗?不, 那将是无法理解的胡说一在哪里?请等一下。毕竟,我从未感知过我白己的大脑。就它是被直接知道的而不只是被推论出来的而言,它是某种被其他一些也许碰巧有兴趣来研究它的人所感知到的东西。因此,我所感知到的整个宇宙再加上这个宇宙存在于其中的大脑必定处 于另外某个人的大脑之中。那 个大脑又存在于何处? 当然是在第三个大脑之中。那么,感知其他大脑、 但自己的大脑不幸没有感知者的那些人的最终的大脑又存在于何处呢? 285我们肯定是在哪里脱离了明智的思考。 难道是因为我们没能区分感觉到的性质与相应的真实对象的特征吗——前者存在于感知者的大脑中,后者存在于外在世界中? 但如果真实对象是与感觉到的件质有本质不同的某种东西,那么真... (查看原文)
    白绳 2018-07-09 23:03:51
    —— 引自第281页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