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于天堂》的原文摘录

  • 他当时最擅长的科目是艺术。在他5岁的时候,他就明显展露出超然的艺术技能:他画的画特别逼真。托尼・赫奇曼与科特在幼儿园相识,当时就被他的才能震住了:“他什么都会画。有一次我们看了一组狼人的照片,他照着画了一张,跟照片一模一样。”那年科特画了一系列人物,包括水行侠,《暗礁》中的角色,米老鼠和布鲁托。每逢过节或过生日,他的家人都会给他买画具,他的房间也开始变成了一个艺术工作室。 (查看原文)
    谢宛风 3赞 2019-04-18 22:02:30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幼年时光
  • 科特站在最左边,父亲的前面,离椅子一两英尺的距离。他身 穿双色带条纹的蓝裤子、配套的背心和一件消防车红的衬衫,衬衫有点大,袖子能半盖住手。作为家里货真价实的艺人,他不仅笑着,而且是开怀大笑。他看起来尤其开心一一就是一个周六跟家人度过快乐时光的小男孩。 这一家人长得尤其漂亮,这样的外表也象征着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一一干净的头发,白色的牙齿,熨得服服帖帖的衣服,衣服极为典型,像从70年代希尔斯商场的购物清单里拿出来的一样。然而凑近看,就连摄影师都能感觉出不对劲的地方,很明显,这是张家庭合影,却不是一张夫妇合影。唐和温迪没有身体接触,连在照片里都没碰对方一下。科特站在唐前面,金坐在温迪的腿上,你可以拿一把剪刀从中间剪开照片——以及这一家子。你可以把他们分成两个家庭,各带一个大人、一个小核。一边男、一边女——一边是维多利亚式的裙子的母女。一边是宽领的父子。 (查看原文)
    谢宛风 3赞 2019-04-18 22:02:30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幼年时光
  • 科特是一个复杂又矛盾的厌世者,有时看似他不经意间促成的 革命却有着精心打造的痕迹。他在很多采访里声称自己讨厌在音乐电视台(MTV)上曝光,同时,却不断打电话给经纪人,抱怨电视台应该多放他的MV。他像得了强迫症一样一一着魔似的计划着自己音乐上或事业上的每个方向,他多年前就在笔记本上写下点子并最终将其落实。然而他苦苦追寻的成就终于得以实现时,他又不屑一顾,“懒得下床”。他控制欲极强,又满怀深深的自我厌恶。就连和他最密切的人也觉得自己根本难以了解他一一那个周日发生的事就是最好的证明。 (查看原文)
    谢宛风 1赞 2019-04-18 21:55:45
    —— 引自章节:序言 重于天堂
  • 但在黎明前的时刻,科特找不到庆祝的理由和欲望。恰恰相反,外界的关注让他越发心神不安。他觉得自己得了病,深受被他称作“不间断的烧灼恶心疼”的折磨,压力恶化了这一切。名利和成功好像只让他感觉更糟。科特和他的未婚妻康妮・拉芙是当时摇滚圈最具话题性的情侣,当然了,有时被谈论的话题是他们的毒品滥用。科特总相信外界对他才华的认可会治愈他早年背负的精神痛苦。成功却让这种想法有了讽刺意味,也让他的羞耻感与日俱增一一他觉得自己的名气和不断恶化的毒瘾一齐日渐增长。 (查看原文)
    谢宛风 1赞 2019-04-18 21:55:45
    —— 引自章节:序言 重于天堂
  • 在同一天,科特在公众的视野中诞生,在他自身黑暗的私人领域中死去,并被爱的力量复活。这是场惊人的意外,让人难以置信,简直不可能发生,正如他伟大的一生般。一切要从他的出生地说起。 (查看原文)
    谢宛风 1赞 2019-04-18 21:55:45
    —— 引自章节:序言 重于天堂
  • 这些行为常常会招致打屁股的惩罚,但唐更通常的体罚一一几乎每天都做的一一是拿两根手指戳科特的太阳穴或胸口。这种体罚不是很疼,但精神上的伤害很大——它让科特恐惧更重的体罚即将到来,也是巩固唐统治地位的方式。科特开始逃往自己房间的衣柜。常人会恐惧那种封闭、与外界隔绝的空间,科特却把它当成避难所。 (查看原文)
    谢宛风 1赞 2019-04-18 22:12:48
    —— 引自章节:第二章 我恨妈妈,我恨爸爸
  • 除了体罚,科特要躲避的东西还有不少:父母两人都会嘲讽讥 笑他。科特还不懂事,对父母的话深信不疑时,唐和温迪警告他,如果表现不好,尤其是他和妹妹打架时,圣诞节他就只能得到一袋子煤块当礼物。两人还搞恶作剧,真在他的圣诞长袜里放煤块。“那只是个玩笑,”唐回忆道,“我们每年都这么干。他还是会收到礼物,我们从没有不给他礼物。”然而,科特没觉得这有多幽默。他曾提到,有一年父母许诺会给他《天王战警》里的玩具枪,但从未兑现。相反,他坚称他只收到了一袋子包得好好的煤块。科特的说法言过其实,但在他内心的想象中,他已经开始给这个家庭做自己的解读了。 (查看原文)
    谢宛风 1赞 2019-04-18 22:12:48
    —— 引自章节:第二章 我恨妈妈,我恨爸爸
  • 这个男孩曾如此依赖家人,以致觉都舍不得睡,玛丽7年前在家庭经济课的作文中写道,因为“他不想离开他们”。如今,尽管不是他的错,他被抛下了。艾瑞斯・柯本曾把1976年形容为“科特的炼狱之年”。 (查看原文)
    谢宛风 1赞 2019-04-18 22:12:48
    —— 引自章节:第二章 我恨妈妈,我恨爸爸
  • 像所有小孩一样,科特依赖于有规律的生活安排,所以他喜欢家庭娱乐之夜这样的规律。但就连这点安慰也让他感到矛盾:他渴望亲近,却害怕太过亲近会导致之后的被抛弃。他长到了青春期的一个关键时期一一大多数少年会开始把自己和父母区别开来,以寻求自己的身份。科特虽然还是感怀于原生家庭的破碎,但逃离变得极有必要,又让他揪心。对自身矛盾而挣扎的情感,他的处理方式是在情感上与唐和温迪撇清关系。他告诉自己和朋友们,他恨父母,用这种刻薄话,他得以证明自己的疏远是正当的。但就在下午跟朋友一起玩时谈及父母是多么恶心之后,他又反过来参与家庭娱乐之夜,还是家里唯一一个不想让这种家庭聚会终止的人。 (查看原文)
    谢宛风 1赞 2019-04-18 22:12:48
    —— 引自章节:第二章 我恨妈妈,我恨爸爸
  • 科特那年11岁,又瘦又小,但在面对弗拉尼克时,他觉得自 己是前所未有的软弱无力。他无法保护妈妈,目睹这些争吵带来的压力让他觉得母亲和自己的生命会有危险。他可怜母亲,也恨她把自己弄到这种可怜的境地。小的时候,父母曾是他的神一一现在他们是陨落的偶像,假神,是不可信任的。 (查看原文)
    谢宛风 1赞 2019-04-18 22:12:48
    —— 引自章节:第二章 我恨妈妈,我恨爸爸
  • 比起父母,他和叔叔婶婶们相处更好,但和权威之间的问题一直伴随着他。他的叔叔婶婶们没有那么严格,但更轻松的家庭环境又缺少一种井然有序的家庭归属感。他的亲戚们有自己的问题和挣扎一一无论是空间上还是感情上,科特都没有容身之地,他很清楚这点。 (查看原文)
    谢宛风 1赞 2019-04-18 22:31:21
    —— 引自章节:第四章 草原带牌香肠男孩
  • 帕特和金在第二天早上和好了,科特问金枪被丢在哪里。13岁的妹妹指出了地点,科特和两个朋友随即捞出了那些步枪。科特后来讲这个故事时,提到自己把这些枪拿去换来了自己的第一把吉他尽管实际上,他14岁就有了第一把吉他。科特从来不会让事实毁掉一个绘声绘色的好故事。作为一个讲故事能手,他实在无法抗拒编造用继父的枪换来自己第一把吉他这种故事。这个故事充分展示了他是如何想被看待成艺术家——一个把红脖子的武器换成朋克摇滚利器的人物。事实上,他的确卖掉了那些枪,用得到的钱买了个芬徳脾精品功放。 (查看原文)
    谢宛风 1赞 2019-04-18 22:31:21
    —— 引自章节:第四章 草原带牌香肠男孩
  • 在整整一代人爱上他那刻的6小时57分钟前,他第一次看见天堂。值得注意的是,那是他的第一次死亡,也是他往后将面对的很多小型死亡的第一个。对于那些为了他神魂颠倒的一代人来说,那是一种激昂有力而又无从选择的献身。从一开始你就知道,这种爱如同希腊悲剧,注定会让你心碎。 (查看原文)
    谢宛风 2019-04-18 21:52:46
    —— 引自章节:开头
  • 他与唐和珍妮的矛盾达到了崩溃边缘。他们所有想让他回归家庭的尝试都失败了。他开始抵制家庭娱乐之夜,内心的被抛弃感让他在行动上抛弃了家庭。“我们让他帮忙做事,都是些典型的小事,但他不愿做。”唐回忆道。“我们开始用奖励贿赂他,如果他不做家事,我们就从奖励中扣除。但他什么都不愿做。最终发展到了他自己挣钱。他会行为暴力,摔门,旋风似的跑下楼梯。”他的朋友似乎也变少了。“我注意到他的一些朋友辍学了,”珍妮说,“他在家的时间多了不少,但就连在家他也不跟我们待在一起。他好像变得内向了许多。他又安静又阴沉。”罗德・马尔什回忆道,那年科特杀了邻居家的一只猫。在这场青少年虐待事件中一一这恰恰与他成年后形成鲜明对比一一他把还活着的猫困在了父母的烟卤里,在猫死后把家里熏得臭不可闻时,他大笑起来。 (查看原文)
    谢宛风 2019-04-18 22:21:28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当月之星
  • 科特极为擅长夸大其词地编故事,他会将主观感受放大为现实,而不去考虑事实究竟是否如此。这件事最可能的情形是,科特当时的对手实力高过自己太多,所以他决定不去反击,这也足以激怒完美主义的父亲。但科特版本的这个故事和他描述的父亲脸上的表情都证明父子的关系在父母离婚的6年后已经恶化。他们曾经形影不离,唐给科特买迷你自行车的那天,他是科特最爱的人。…………但6年以后,父子两人被锁在一场意志的摔跤赛中,就像所有伟大的悲剧一般,两个人谁都不想输。科特极其想要一个父亲,而唐则渴望被儿子所需要,但两人谁都不愿意承认。 (查看原文)
    谢宛风 2019-04-18 22:21:28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当月之星
  • 这是一出莎土比亚式的悲剧。不管科特离那个摔跤垫有多远,或者,更准确地说,由于他和父亲的关系在此时已经算结束了一一他会一直直视父亲的鬼魂——在他眼中,他会一直直视父亲,在他摔跤赛场上的首败的近10年后,科特在一首名为《为仆人服务》 ( Serve the Servants)的歌中写下了苦涩的歌词,歌词是他与这位 一生中最大的敌人交战的一个举动:“我努力想拥有一个父亲,而结果是我曾经有一个爸爸。” (查看原文)
    谢宛风 2019-04-18 22:21:28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当月之星
  • 科特的想法可能是对的,他的双亲之一再次在他和新伴侣之间选了新伴侣。那种被边缘化的感觉会一直伴随他,加上他早些年的情感创伤,这种被扫地出门的经历会一次次在他身上重现,他永远没法摆脱这种精神创伤。这种痛苦会一直停留在内心,将他的余生笼罩在对匮乏的恐惧中。钱永远不够,关注永远不够,或者一一最重要的是一一爱也永远不够,因为他知道一切会消失得多么快。 (查看原文)
    谢宛风 2019-05-09 17:39:59
    —— 引自章节:第五章 本能的意志
  • 他必须得和奥林匹亚、加尔文以及托比作别了。这种过渡对他来说很不容易,因为他相信加尔文派教徒们的独立观点,当他需要一个逃离网伯丁的指导时,他们给了他想要的意识形态。“朋克摇滚即自由”他学到了这句箴言。日后,他每遇到一个记者,就要重复这句活。但是他一直都知道,对于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下长大的小孩,朋克摇滚是一种不一样的自由。对他来说,朋克摇滚是一种阶级挣扎,但比它更艰辛的是付不起房租的挣扎,以及找不到住处只能在汽车后座过夜的挣扎。对科特来说,搞音乐不仅是赶时髦一一它已经变成了他唯一的职业选择。 (查看原文)
    phosgene7 2020-02-15 15:39:38
    —— 引自章节:第十四章 烧烧美国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