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的书评 (49)

译后记:空山行,一场危险与美妙
1, 也可以说,或准确地说,是《见王维的十九种,以及更多种方式:以〈鹿柴〉为例》。以翻译来探微诗心,又以诗来观照翻译的艺术。翻译与诗,各为进路,又互为目的。这样的互相映现,像《华严经》里说的因陀罗网的明珠,彼此辉映,重重无尽。 而说到诗与翻译,当然就会想到——...
(展开)

观看王维的第十六种方式
不敢惊叹三连了怕被打,在Z老师指正下彻夜难眠(假的),心有愧色决定重新来修改一下拙作,交代出一篇完整的但依旧拙劣的作品。 ==============================√ 20世纪70至90年代,国际译学界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范式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翻译界告别了“翻译语言观”,转而将翻...
(展开)

从书籍设计的角度看《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
前不久读完吕敬人先生的《敬人书语》,从中首次了解到书籍设计这一概念并对纸书有了全新的看法。发现这本小书的时候,它被摆放在书吧书架最顶端的一层上。肤浅的我为之精致的的外壳所吸引:书封上是王维所写的《鹿柴》的全文,且每一个单字上都有对应的英语表达;它以蒂芙尼蓝...
(展开)

好像在深山里走了好多遍
读之前以为是枯燥学术。读起来却是笑着并一气呵成。好一个尖锐的作者(同样尖锐的译者朋友,大概在翻译的时候也暗爽吧)。但也只有尖锐的人才能带你更深更透的观看事物。 very因吹斯听,收获很大,却也少许伤感:诗歌果然还是不要翻译的好(不管是什么方向),但是谁都想贪婪的吸收...
(展开)

引申出关于《鹿柴》一诗的拙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来想做读书笔记,但这书实在精简,大略看了一下已有的笔记,该有的都有了,我就不重复了。仅仅记录一下自己从这本书中感受到的,以及对这首的诗的新理解,十分狭隘的个人主观想法,不屑于了解的就不要浪费时间了。 首先这诗是题于画作上的,简单的解读就是这首诗描绘了这幅画... (展开)
《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好看吗?
这本书一出来,就被策划人 PoOk 安利了。这本书很有名,坊间有过中文译本,这次由纸上造物首次正式出版简体中文译本。 看过书后,在豆瓣写下了这样的评论: 先赞一下装帧,裸脊,每页可以平摊开。很喜欢这种颜色,有春天的感觉。貌似呼应了“青苔”,一种蓝绿之间的青绿色,但...
(展开)

“怦然跌落在苔藓地上”
下馆子等上菜的时候,一起吃饭的姑娘手机没电了,我就从包里掏出随身携带的《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给她来消遣。我说这本书的作者真的太毒舌了,随即翻到他说“地衣(lichen)的复数形式不是一般的丑”和他对一些译作毫不留情的批评以作佐证。一起吃饭的姑娘说,她们上课时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