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oger Crowley
出版社: Blackstone Pub
副标题: The Holy War for Constantinople and the Clash of Islam and the West
出版年: 2016-8-9
定价: GBP 32.14
装帧: Audio CD
ISBN: 9781478914372
出版社: Blackstone Pub
副标题: The Holy War for Constantinople and the Clash of Islam and the West
出版年: 2016-8-9
定价: GBP 32.14
装帧: Audio CD
ISBN: 9781478914372
豆瓣评分
目前无人评价
作者简介 · · · · · ·
罗杰•克劳利(Roger Crowley),历史学家。他出生于英格兰,剑桥大学毕业后,曾久居伊斯坦布尔,并对土耳其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花费数年时间广泛游历了地中海世界,这使他拥有对地中海的渊博的历史和地理知识。著有“地中海史诗三部曲”《1453》《海洋帝国》和《财富之城》。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奥斯曼军队打开了备受拜占庭人仇恨的威尼斯执政官恩里科·丹多洛的墓穴,就是他在250年前洗劫了君士坦丁堡。他们在墓穴中没有找到财宝,于是将丹多洛的骨骸扔到了大街上,任凭野狗啮咬。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14页 -
西方很早就开始使用“土耳其人”这个概念。总的来讲,这是欧洲人的人为建构,是个与西方的种族身份相似的术语。奥斯曼人自己很少使用这个概念,认为它是贬义的。他们使用的称呼既不代表种族,也不代表地域;既能体现不受固定地域限制的游牧民族的传统,也能显示多民族的构成。身份认同主要是宗教性的:奥斯曼帝国苏丹们渐渐开始用越来越花哨的头衔自诩,如“伊斯兰的君主”;将他们的国度称为“穆斯林”或者“奥斯曼人”。奥斯曼国家是不同元素和民族的独特混合体:突厥的部落生活方式,逊尼派伊斯兰教,波斯的宫廷制度,拜占庭的行政管理、赋税制度和礼仪,以及在土耳其语结构上混入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的典雅的宫廷语言。奥斯曼国家有着自己的独特身份。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1453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1 条 )


读好书就得一气呵成——简评《1453 君士坦丁堡之战》
作者:史海悠游 记得求学时候,一旦得着有兴趣的好书,一定会不眠不休、非一气读完不能释卷。后来旁骛愈多,年龄渐增,加之收罗的书籍也多了,读书时间反倒零散了,新书常常不能第一时间通读全本,有时甚至买来就直接束之高阁的,想来不觉汗颜。但前天晚上收到陆大鹏兄弟寄来...
(展开)


“地中海史诗三部曲”:可以触摸的悲壮与悲剧
对于罗杰 克劳利和他的“地中海史诗三部曲”,早知大名,如今终于读罢,感觉酣畅淋漓,克劳利让人激赏的不光是他的历史学识沉淀,更有精湛的文笔,当然,也要感谢译者的漂亮翻译,让这种文笔气质得以在中文版重现。从君士坦丁堡陷落到地中海海洋混战,一直到威尼斯海洋霸权的史...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9.0分 10298人读过
-
馬可孛羅 (2024)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Hyperion (2006)9.2分 100人读过
-
馬可孛羅 (2017)9.1分 8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ad (同葬无光之愿)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1453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