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loving的书评 (51)

Alice小刺猬 2022-07-25 05:49:3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9版

【译】《爱的终结: 消极关系的社会学》导论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者:伊娃 易洛思(Eva Illouz) 译者:吴炼 Eva Illouz (2018): The End of Love: A Sociology of Negative Relations. Polity. (节选自导论章 ,发于公众号“她译”) *已有繁体中译本:《為什麼不愛了》,聯經出版社(2021),翁德明译。 作为自由的爱情 作为一种本质上丰...  (展开)
desalmada 2023-10-10 14:36:27 岳麓书社2023版

随便谈谈译后感

当我抱着这堆讨论情感的理论书坐在46楼我狭窄的书桌边,努力和自己的情感困境与理论困惑搏斗的时候,大概不会想到,自己一毕业就能接到翻译这个书单里其中一位作者著作的工作。 这是我第一次翻译社会学的学术著作。投试译的时候还满怀信心,但真的动笔翻译起来之后,感觉要比预...  (展开)
呱呱天使 2023-09-27 18:36:42 岳麓书社2023版

女性主义异性恋者的尴尬处境

身为女性主义者又爱男人,似乎成了当下一个难以破解的困境。 有些人是因为觉得很难找到持正确性别观念的对象,或者对心有好感但“直男癌”属性明显的男人大失所望。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由于我一直自诩为女性主义者,所以一些男士会觉得,那你应该能接受开放式关系,而且我不...  (展开)
浦睿文化 2023-10-26 12:04:47 岳麓书社2023版

当离婚登上热搜,现在为什么我们不爱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亲密关系却越来越难以维持,“爱”的前景变得模糊愈发不确定,经历分手和离婚的人也仍然经历着心碎…… “为什么我们不爱了?” 享誉世界的当代思想家、社会学家伊娃·易洛在《爱的终结》中为我们展现出现代社会如何影响了人们的情感结构和关系。这既是一部关于“心碎”的历史...  (展开)
帧间词话 2022-02-25 15:18:21 聯經2021版

联经思想空间的书评摘要

聯經思想空間 在情人节推出了几篇关于本书《为什么不爱了》的书评。这里写一个简短的摘要。 前现代的男女交往,有着明确客观道德和规范,是一种由家庭、宗族共同参与的实践,而当代的爱情则以截然不同的个人化、与道德脱钩的方式,自由、自主的运行。这也让现代人的情感关系充...  (展开)
电子厂批发废料 2024-02-02 21:07:24 岳麓书社2023版

自由及其不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自由的隐喻 现代人热衷于自由,自由承诺我们美好的生活、不受约束的行动以及未来无限的可能性:自由主义者崇尚自由,它帮助我们摆脱愚昧的道德说教和宗教洗礼;左翼人士也崇尚自由,平等的目的是不受权力约束,可以自由地行动,对新自由主义烂大街的批判是为了争取更彻底的自由...  (展开)
林中鹿藏 2023-12-18 22:20:21 岳麓书社2023版

爱是对女性客体化的拒绝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来想打五星但最终给了四星,扣掉的一星在于我对作者的期待和对心理学的部分误解。 这本书算是Illous二十年情感社会学的一个总结,用批判的视角诠释现代人封心锁爱的心路历程和其显示的文化脉络。不经心性爱的大流行是技术革新、经济发展带来的地域流动和女性主义发展推动恋爱...  (展开)
恩醯NX 2024-02-18 21:27:35 岳麓书社2023版

“不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继爱会伤害后,本书聚焦现代性对人们情感纽带的侵蚀导致的“不爱”,易洛思采访了92位19-72岁的男女,将性与爱置于情感现代性的显微镜下,分析消费资本主义如何改变人们的性行为和浪漫关系。 全书共六章:第一章探究关系终止的文化和社会条件,如资本主义、性、性别关系和技术...  (展开)
陌白 2023-10-25 21:12:56 岳麓书社2023版

女性的性解放被资本主义收编

上一本《冷亲密》批判了资本主义对人们情感关系的入侵和异化,亲密关系呈现出一种功利主义的态势。本书的批判更为犀利,剑指20世纪中期女性主义引以为傲的性解放运动。女性好不容易从男性手中收回的性自由,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视觉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问题尖锐,充满争议,却...  (展开)
J.T. 2024-05-04 09:37:57 岳麓书社2023版

爱、现代性与奥斯汀

自由恋爱的兴起,在中国人的记忆中应该尚不陌生;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百年之前受西方文化冲击引发的中国知识新青年们所发出的呐喊,尚能为倾听之侧耳在空气中捕捉,两百年前异国它乡那些虽然肤色、语言不通却同样热血、同样年轻的男女们向往自由而抗争传统束缚的余温,...  (展开)
丸子书阁 2024-01-22 01:15:54 岳麓书社2023版

为什么我们不爱了:对性与情感自由的拷问

什么是爱情?是荷尔蒙的驱动,是情感的碰撞,亦或是亲密关系构建的需求?我们对于爱情是什么,爱情是怎么一回事,爱情又是如何展开的,有过太多太多的不同的诠释。但唯独对于“不爱”,我们似乎总缺乏足够清晰的叙述。 爱是一种“美妙”的心理体验,它的兴起和消亡,同样都是内...  (展开)
堂吉磕碜 2023-02-01 23:02:12 聯經2021版

西方社会下,一夜情的社会学分析

一夜情是性自由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体现,正如上一篇笔记提到在前现代求爱中,对性进行压抑。那么在对一夜情进行分析前,我们要先知道性是如何变的自由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对一夜情进行分析。 19世纪中叶,首先在法庭上性被认为是私人的,不再受惩罚和监督,再者19世纪末性科学兴起...  (展开)
曾经的卡卡 2023-12-24 08:41:12 岳麓书社2023版

爱的消失

本书是一本对消极选择“不爱”的社会学著作,惊异作者对待这一压抑、令人心碎的话题,提供了大量的异性恋访谈,用冷静、理性、缜密的逻辑来层层阐述。 前现代:确定性,求爱,礼物,横向配对,长期承诺,进入婚姻,女性屈从的地位。 后现代:不确定性,性自由,不经心性爱,自...  (展开)
自有我在 2023-11-16 19:36:01 岳麓书社2023版

无爱、无性、低欲望导致爱的终结,这是消费主义发展必然的结果

在前段时间日本公布的数据之中,我们看到了匪夷所思的数据:日本18~34岁女性中,没有过性经历的比例达到38.7%,男性“童子身”的概率则有36.2%。 这是一种过去所没有过的现象,而伴随着这样一个现象的还有着极低的结婚率、极高的离婚率,而且是全世界都有着这样的一种趋势。 面...  (展开)
静静学姐爱读书 2023-10-25 00:58:25 岳麓书社2023版

一本书说清楚离婚的本质

伊娃·易洛思被媒体称为“书写人类心碎的历史学家”。 她研究了二十多年的消极关系,针对当下社会中频繁出现的分手、离婚、生育率下降等现象,通过自己对历史的梳理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提出了独到的提议。 如果你对这些现象感到迷惑,如果你在考虑终结一段亲密关系,如果你在思...  (展开)
堂吉磕碜 2023-02-03 22:37:31 聯經2021版

对亲密关系的惧怕

在第一章《前现代的婚前求爱》中讲到,爱情一开始跟宗教、神话有关,后来变成个人主义的媒介,开始借由爱情反对父母、宗教等权威,自己可以主张自己的婚嫁,意志不再是管控自己(比如基督教的禁欲),而是可以释放自己的意志(根据心之所向采取行动),浪漫爱情成为私人领域独...  (展开)
Marcooo 2024-04-14 18:28:28 岳麓书社2023版

自由的悖论:自由和关系不可兼得。

用社会学视角来看分手、离婚这类关系的破裂,会给人一种宏大的豁然开朗感。 个体不仅仅是个体,而是生活在社会里的个体,绝大多数以为自己是特例的人,最终都会认识到自己不过是时代洪流中随波逐流的浮木而已。 — 为什么现代人这么容易亲密关系破裂? 因为「自由」。 - 「性」...  (展开)
勇敢猫猫 2024-02-27 21:53:27 岳麓书社2023版

我们为什么不爱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们为什么不爱了? 总的来说,作者认为是视觉资本主义的兴起加速了亲密关系的消亡。 作者考察了前现代从求爱到性关系的发生,这一套社会结构都有确定性作为依托,这是说亲密关系在发生前,双方就已经确信关系会永存。作为对比,现代的亲密关系充满了不确定性,首先就是性自由...  (展开)
找个地方躲起来 2023-12-25 11:31:01 岳麓书社2023版

自由的隐喻

“本书要向读者展示,爱、浪漫与性的领域中所出现的情感不确定性,是“个体选择”以各种方式装配并植入消费市场、心理治疗产业和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直接社会学效应,而这种“个体选择”的意识形态已经成为组织个人自由最主要的文化框架。” 这本书没有冗长的引言、导读、译者序...  (展开)
陆家嘴肉包啊呜 2023-11-30 03:27:47 岳麓书社2023版

探索消极关系社会学,洞悉人性复杂矛盾面

作为一名中文传媒系的学生,在这本书中get了一个有趣的新名词——“消极关系社会学”。之前我们已经读过这位法国社会学家伊娃·易洛思所著的《冷亲密》,这本《爱的终结》也同样是聚焦在“我们为什么不爱”这个问题,用作者自己独特的方式给到这个问题的对应关注和思考。 在《...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51条)

订阅Unloving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