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由张宗祥著《书学源流论》、顾鼎梅著《书法源流论》两种组成,二书均著于20世纪上半叶,均系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书法史研究的早期著述。本书将两部“源流论”合于一册,并加导读详解,具有较好的书法史研究与参考价值。特别是顾鼎梅《书法源流论》为1949年后首次出版,为书学研究者提供了新的书法史研究资料。
张宗祥(1882-1965),学者、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曾任西泠印社社长、浙江图书馆馆长等职,其研究与著述范围甚广,尤擅金石和碑版之学。
顾鼎梅(1875-1949),致力于金石碑版、书籍收藏与目录学研究,善书画,曾经营上海科学仪器馆,任上海美专兼职教授。《书法源流论》 是其书学研究的代表作,是民国时期出版的书法史体例的专著。
祝帅:博士,北京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出版专著《从西学东渐到书学转型》《书画同源——赵之谦》。
不值得看
4星是给书学源流论,观点独到,论述全面,述及书体起源,书写工具,时代特点,用笔技法,个人风格等。所憾略简短,所见材料有所局限(见颜真卿多宝塔风格)。书法源流论论碑为主,上中下三篇,更为简略,徐季海略长于鲁公,明显当时,鲁公应是身后出名,不应把徐柳并论。两者都属于传统书论。上海书画社的书的装订质量不错。
粗粗读过,本书属于朵云文库·学术经典系列第三辑,属民国学人旧著短文,重新合集出版,均为传统金石学的论述,以文言写作,“自身其实不乏新史学的某些某些重要特质”。开头有北大祝帅先生撰写的导读长文,点明了张、顾二文的写作背景,并将其列入书法研究史来综合考察,能给读者带来全新的启发。 据张宗祥自述,写作缘起由友人蒋百里相约而急就而成,却是信手拈来,言简意赅,分为原始、物异(论书写工具)、时异、势异(论用笔... 粗粗读过,本书属于朵云文库·学术经典系列第三辑,属民国学人旧著短文,重新合集出版,均为传统金石学的论述,以文言写作,“自身其实不乏新史学的某些某些重要特质”。开头有北大祝帅先生撰写的导读长文,点明了张、顾二文的写作背景,并将其列入书法研究史来综合考察,能给读者带来全新的启发。 据张宗祥自述,写作缘起由友人蒋百里相约而急就而成,却是信手拈来,言简意赅,分为原始、物异(论书写工具)、时异、势异(论用笔之法)、人异(论胸襟与学问)、溯源、篆隶(附章草)七篇及附录鉴赏篇。 顾 论系伊主讲上海美专时的金石学讲义之一,“仅论篆、分、真三体,而未及行、草。”分上、中、下三篇,篇幅短,点评精,也显示出顾氏深厚的学养。顾氏另著《梦碧簃石言》等,可以参阅。 本书131页,图版51张,黑白印刷,定价45元,略贵。 (展开)
反映民国时期书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3篇
> 10人读过
> 14人想读
订阅关于书学源流论 书法源流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tiancheng 2024-07-18 23:25:18 北京
不值得看
1 有用 王辉 2019-03-31 22:18:58
4星是给书学源流论,观点独到,论述全面,述及书体起源,书写工具,时代特点,用笔技法,个人风格等。所憾略简短,所见材料有所局限(见颜真卿多宝塔风格)。书法源流论论碑为主,上中下三篇,更为简略,徐季海略长于鲁公,明显当时,鲁公应是身后出名,不应把徐柳并论。两者都属于传统书论。上海书画社的书的装订质量不错。
0 有用 不知春秋 2019-05-10 15:36:51
粗粗读过,本书属于朵云文库·学术经典系列第三辑,属民国学人旧著短文,重新合集出版,均为传统金石学的论述,以文言写作,“自身其实不乏新史学的某些某些重要特质”。开头有北大祝帅先生撰写的导读长文,点明了张、顾二文的写作背景,并将其列入书法研究史来综合考察,能给读者带来全新的启发。 据张宗祥自述,写作缘起由友人蒋百里相约而急就而成,却是信手拈来,言简意赅,分为原始、物异(论书写工具)、时异、势异(论用笔... 粗粗读过,本书属于朵云文库·学术经典系列第三辑,属民国学人旧著短文,重新合集出版,均为传统金石学的论述,以文言写作,“自身其实不乏新史学的某些某些重要特质”。开头有北大祝帅先生撰写的导读长文,点明了张、顾二文的写作背景,并将其列入书法研究史来综合考察,能给读者带来全新的启发。 据张宗祥自述,写作缘起由友人蒋百里相约而急就而成,却是信手拈来,言简意赅,分为原始、物异(论书写工具)、时异、势异(论用笔之法)、人异(论胸襟与学问)、溯源、篆隶(附章草)七篇及附录鉴赏篇。 顾 论系伊主讲上海美专时的金石学讲义之一,“仅论篆、分、真三体,而未及行、草。”分上、中、下三篇,篇幅短,点评精,也显示出顾氏深厚的学养。顾氏另著《梦碧簃石言》等,可以参阅。 本书131页,图版51张,黑白印刷,定价45元,略贵。 (展开)
0 有用 犁斋 2019-05-06 09:16:34
反映民国时期书学研究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