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Freewheelin' Time的书评 (39)

小老鼠 2011-12-23 23:46:27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版

时代的清晨和女人的夜晚

读这本书,开始稍有些意外,尽管介绍上说“这本书试图还原的是苏西•罗托洛和迪伦一起走过的美国一九六零年代”,但还是没有想到,她会写那么多的格林威治村往事和政治、时代风云。这一部分在篇幅上远远超过了写迪伦的部分。毕竟,按照我们的习惯思维,男人才可以肆无忌惮地...  (展开)
柴斯卡 2012-09-19 18:11:52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版

她要灵魂

《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的专辑封面,或许是音乐史上最能代表爱情的照片之一:雪后初晴的日子里,空气中似乎仍氤氲着微冷的气息,一对二十岁上下的年轻恋人,相互依偎着漫步在纽约街头。这张封套上的Dylan眼神温暖,没有《Highway 61 Revisited》的放浪不羁,没有《The ...  (展开)
PP丸 2013-05-14 18:40:13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版

Suze Rotolo眼中的Bob Dylan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 1961年,在Gerde's Folk City,Suze与Bob第一次见面。 如果不是Suze的那场车祸,两人将天各一方。 他20岁,她只有17岁。 一个是来自偏远小城Duluth到纽约追梦的民谣歌手, 一个是在麦卡锡主义阴影下成长起来的“红尿布婴儿”。 音乐、艺术和...  (展开)
ronan0153 2012-11-02 16:36:15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版

平淡的描写下苏西是一个传奇

我原来以为这是一本言情小说,我的意思是苏西会有很多地方描写她与迪伦之间的感情,但是读完这本书,事实上不是如此。。。 迪伦后来因为和琼好上了,那个时候苏西是他名义上的女朋友,可以说迪伦就是在偷情。。。这使得苏西深深的受伤,并导致俩人最终分手。。。但是,在...  (展开)
再见葡萄 2012-08-10 02:14:09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版

我选择了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今年的2月25日,是苏西•罗托洛逝世一周年的忌日。鲍勃•迪伦应该不会忘记这个日子。苏西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女人,是他人生初期的精神启蒙导师,是他创作的那些伟大情歌背后的“缪斯女神”。去年4月,鲍勃•迪伦历史性的访华表演曾经轰动一时,当他站在北京工体的壮观舞...  (展开)
小天 2012-08-28 00:31:49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版

迪伦,或许是苏西内心无法言说的悲伤。

实话说,很少读纪实性的文学作品。但是因为专业因素,对近代音乐的历史还是了解的。并且由于身边很多的学长前辈在美国近代流行音乐领域的学术建树,我也耳濡目染了很多,了解了很多知识。而自身过往的一些经历,也让我对美国,尤其是纽约关注有加。令我对这本书读来有一...  (展开)
竹林一客 2011-11-21 22:14:05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版

这是我看过最幸福洋溢的女孩

鲍勃•迪伦的歌迷肯定都会记得那张专辑的封面,他和女友依偎着走在那个冰雪覆盖的格林威治村路口。虽然那时的迪伦还是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在寒冷的冬天冻得直筛,但那女孩挽着他的手臂,一脸的幸福。 真的,这是我看过最幸福洋溢的女孩。 每次看到这张照片都让我感动不...  (展开)
高梵 2011-01-16 02:39:06

那个最壮丽的大时代,尽在她的眼里

苏西•罗托洛在这本《放任自流的时光:六零年代的格林威治村回忆录》里叙述了她和迪伦的爱情,她亲历的六零年代的格林威治村,也记录了她对格林威治村的民谣复兴运动的目击。作为迪伦的第二任女友,苏西在六零年代居住在格林威治村,所以她娓娓道来的都是第一手的真实资料和...  (展开)
精分分要读书 2012-02-04 15:59:38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版

“我和鲍勃在一起,这并不意味着我就要走在他身后,捡起他扔在地上的糖纸”

起初,想读这本书只是因为想要了解鲍勃·迪伦。我不是鲍勃·迪伦的死粉,没听全他所有的专辑,没看完他的自传,仅仅是想从一个同他一个时代的,他身边亲密的人的角度去了解他。然而结果却与我的初衷有些许的出入,但这并没有让我失望反而成了意外收获。书中的内容简介有句话说...  (展开)
安成 2013-08-06 21:47:21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版

大地上的异乡客

鲍勃魅力超群。他是烽火,是灯塔,为人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同事,他也是一个无底黑洞,需要坚定不渝的支持,帮助和保护,而我并不能够源源不断地给他提供这些——我自己也需要这些东西。我爱他,但我不能为了他的音乐世界而完全牺牲我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城市,都有感...  (展开)
mQney 2012-12-26 00:46:04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版

甚至迪伦也只是噱头,胡说一通

1、传记,概括来说就是写"什么造就了他\她,他\她造就了什么"这本书适合憧憬六十年代自由风尚的人看,适合与《沿着公路直行》配合着看,但要先看,因为这本书翻译准确,能先打个好基础。 2、suze rotolo 这个在「沿着公路直行」中有着不少戏份却让我印象扁平的人(摇滚传记中...  (展开)
十四姨 2012-12-05 14:06:09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版

放任自流的苏西·罗托洛

读苏西·罗托洛的《放任自流的时光》时,我的唱机里一直播放着琼·贝兹翻唱的迪伦歌曲,其中也包括迪伦为苏西写的著名情歌《Don't think twice ,it's all right》。 苏西和贝兹是鲍勃·迪伦女友中最著名也最传奇的两位,在迪伦被封为“民歌之王”前,贝兹就已经是“民歌皇后...  (展开)
coldsnow1024 2011-12-11 22:21:29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版

《放任自流的时光》——我们曾经相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人类从诞生之际,就从未停止过对爱情的思考。爱情是什么?没人能真正说的清楚。就像空气真实存在,却难以名状。一千个人对于爱情能说出一千种感觉,没有一种相同。关于爱情,从古至今从来就不缺乏人为它著书立说。因此有人说 “爱情其实根本不真实存在,而是一群人在书房中炮制...  (展开)
2013-07-30 19:08:15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版

《放任自流的时光》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每当有新的演出)我们这些孩子都没什么钱,但又想看最好的演出,久而久之,便想出了逃票进卡内基音乐厅的法子。我们先集资买上一两张票,然后让一人垫后,其他人则冲到入口抢着先进去。引座员要票时,我们就说后面的人拿着呢,并只给他看。此时,远远地站在后面的同伴便快速...  (展开)
米粒mili's米店 2013-02-21 17:07:02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版

放任自流的年少轻狂

苏西 笔下描述的不仅仅是关于民谣、迪伦、嬉皮文化、垮掉一代、格林威治的书,书还原了和迪伦一起走过的美国一九六零年代。 真切、感人的爱情,勇敢有梦想的政治女性。。 正如她所说的:那些走过的路,遇见的人,在记忆的万花筒里一一浮现,我想是蜻蜓一样,轻盈地点在一个地方...  (展开)
Qfmfq 2021-09-21 21:10:35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版

60年代的迪伦与苏西

那张迪伦和苏西在琼斯街依偎步行的专辑照片,为对60年代的纽约提供了很大部分的浪漫想象,他们在最一无所有的时候度过着最令人羡慕的时光。在未来,迪伦将继续追求自己的功名,背离禁锢自己的一切(民谣、左翼以及同伴),而离开了60年代的苏西,将继续践行当初的政治理想,并...  (展开)
-程帆- 2014-08-05 09:43:28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版

最近在读这本书,认识了一位不可思议的美丽女子

这本书的封面照取自Dylan早期的一张唱片封面,摄于1963年的一个无比寒冷的冬日。一张很纯粹的街拍,却温暖过无数不同时代人的心灵,包括我。这些年,一看到这张照片,心里总会涌起一阵莫名的感动。 今年下半年捧得此书,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能够通过这本书去了解这位女子与Dyla...  (展开)
scottyoung 2012-11-08 16:10:15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版

放任自流的时光

文/ 王小峰 没想到苏西罗托洛的《放任自流的时光》这么快在国内出版了。这本书的英文名叫“A Freewheelin' Time: A Memoir of Greenwich Village in the Sixties”,翻译成中文就叫“放任自流的时光:关于60年代格林尼治村的记忆碎片”。事实上,这本书的确是一个记忆碎片式的...  (展开)
北方乐园 2012-08-20 13:08:32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版

迪伦不过是唱唱歌

有大篇幅写鲍勃及两人间的琐碎事,在《像一块滚石》《伤花怒放》等等其它书里也有,没有看点。但写到六十年代她与同伴冲破美国政府及中情局障碍飞赴古巴与卡斯特罗和格瓦拉会面这段,英气,传奇,心生激荡。来自民间的叛逆,苏西是动真格的,迪伦不过是唱唱歌。  (展开)
杜鹏 2012-08-05 00:23:04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版

那些和放任自流有关的时光

我想给大家讲个这样一个小故事。 曾经有这么一对情侣,男孩是摇滚青年,女孩是普普少女。至于这俩人到底谁追的谁,一直都没个结论,只知道最开始是男孩先勾搭的女孩,然后勾搭未果后,女孩喜欢上了男孩。然后,男孩就出了国,俩人在异地的状态下,好上了。虽然俩人相隔...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9条)

订阅A Freewheelin' Time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