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清澈的河流 静默的繁星
这本不朽的文学名著写于一八六九年夏天,作者在内华达山间牧羊,并且进行了对山脉、气候、植物、动物的考察。
山峰、湖泊、峡谷、草甸,美景令人震撼。“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随时的修养II:夏日走过山间的创作者 · · · · · ·
-
约翰·缪尔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约翰·缪尔|John Muir 1883~ 1914,美国环保运动家,多部自然文学随笔广为流传。罗斯福总统在他的影响下,批准创建了五十三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十六个国家纪念保护区和六个国家公园,也因此被誉为“美国国家公园之父”。
目录 · · · · · ·
赶着羊群翻过群山/1
扎营于默塞德河北支流/31
没有面包的日子/7 7
向更高的山前进/8 9
优胜美地/117
湖光山色最怡人/1 4 9
奇特的心灵感应/1 7 5
走进大自然的天堂/1 9 1
湖泊盆地中的血峡与湖泊/209
从夏到秋的高山山区/2 2 5
重回原点/249
· · · · · · (收起)
扎营于默塞德河北支流/31
没有面包的日子/7 7
向更高的山前进/8 9
优胜美地/117
湖光山色最怡人/1 4 9
奇特的心灵感应/1 7 5
走进大自然的天堂/1 9 1
湖泊盆地中的血峡与湖泊/209
从夏到秋的高山山区/2 2 5
重回原点/249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没有人知道印第安人已经在这片林地上游荡了多少个世纪,可能很多个世纪了,远远早于哥伦布抵达我们美洲海岸。但是奇怪的是,他们居然没有留下更为明显的痕迹。印第安人脚步轻巧,对自然景观造成的伤害很难会多余鸟儿和松鼠;他们用灌木和树皮搭建的棚屋很难比松鼠所造的窝维持更久的时间。除了为改善狩猎场地而在森林留下纵火的痕迹,他们保留地较为持久的,有纪念碑意义的遗址也会在几个世纪内消失殆尽。 与印第安人相比,大部分白人是多么地不同,特别是那些低地采金区的白人。他们炸开坚硬的岩石,造出公路,在野性的溪流上建筑堤坝,改变他们的河道,使之沿着峡谷和山谷流动,以便驯服它们,让它们像奴隶般在矿山工作。 尽管大自然正竭尽所能地重新衍生植物,为大地培育花园,冲洗掉旧的堤坝和水槽,夷平砂砾堆和石堆,耐心地想要治愈每一块新鲜的伤口,可是消除这些印记还需要漫长的岁月。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2页 -
你要让阳光洒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躯而过,而非从旁流过。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随时的修养II:夏日走过山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随时的修养II:夏日走过山间"的人也喜欢 · · · · · ·
随时的修养II:夏日走过山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9 条 )


书中提到的植物及地点 更新
植物 根据 三联书店 1999年版本,()内是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版本,【】内是书中对植物地点的描述,链接基本是百度百科。对植物只是兴趣爱好,专业知识错误麻烦指出。 1 赛宾松—— 熊果 艾德诺斯特玛属植物—— Adenostoma fasciculatum (丛状田下蓟)【它们如此地繁茂,...
(展开)

美国版《徐霞客游记》——《夏日走过山间》摘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摘 录 “在科尔特维尔附近一片浓密的柏枝梅丛下,我找到了一株漂亮的仙灯百合(Calochortus albus ),它的旁边还生长着智利铁线蕨(Adiantum chilense )。仙灯百合的花瓣呈白色,内侧基部轻染淡紫,令人惊艳。它无瑕如冰晶,好比植物中受万众爱戴的圣人,每一次目睹,都更觉... (展开)

不再留意时间,不再形色匆匆,宛如树木和星辰。
在八月末的一个雨天,我读完了《夏日走过山间》这本书。 一八六九年春天,缪尔受朋友邀请前往约塞米蒂山谷的内华达山脉牧羊和考察,三个多月的时间,沿途写下了这本书。 他说:“我心中的愿望只有谦卑地追随、学习和沉浸在大自然的启示中。” 那天真是一个太舒服的独处日了,早...
(展开)

“白雪穿过我的筛子,洒落在下面的山上”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 数字译文(digitallab) 美国各州曾发行具有当地特色的25美分纪念硬币。加州纪念币的图案是约翰·缪尔,加州神鹫,以及约塞米蒂国家公园。 时任州长施瓦辛格在宣布图案设计时说:“缪尔倡导我们要有所作为,对于公园、海滩和山脉,既要去欣赏,但同时也...
(展开)

亲近大自然的心灵旅行
阅读约翰•缪尔的《夏日走过山间》时,笔者常常会想起梭罗的《瓦尔登湖》,两者不无相似之处。《瓦尔登湖》是梭罗隐居家乡康科德城瓦尔登湖边的生活记录,《夏日走过山间》则是缪尔在加利福尼亚州东部内华达山间行走四个月的考察日记。两书都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无比的爱,对...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2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8.4分 3325人读过
-
Houghton Mifflin (1998)暂无评分 13人读过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8)8.7分 1885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8.7分 36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0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随时的修养II:夏日走过山间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till Water 2023-03-04 19:32:49 北京
在他的描述下,大自然是会呼吸的女神,时时刻刻都在对你温柔呢喃。景色描写特别美好,各种植物归属都清晰明了,是自然博学家。
0 有用 栩然 2022-05-17 18:23:34
并没有想象中美。能看出作者在用力描写景物,但措辞排句都感觉挺粗糙的,经常是白描、很一般的修辞,再加一些永恒啊上帝啊之类的感叹,缺乏灵性和想象力。一些对牧羊犬的羊群的细致观察挺独到的,但对其(包括印第安人)的极端贬低让人看着很不舒服。用一部优质的自然纪录片去替代文字不足的随笔应该效果会好太多。
0 有用 洛普托_L 2021-12-25 19:23:06
流水账式的散文随笔,植物动物大自然跃然纸上。中间穿插一些感悟和思考。里面有段关于牧羊人的藐视,放到百年后的打工人身上也毫不违和。作者受时代局限,文字间确实会有些种族歧视。以后希望有机会直接读英文,更直观感受作者文字的独到之处吧。
0 有用 并非Clara 2023-02-16 14:34:52 江苏
写云的卷曲与流动,写夜里燃烧的篝火,写驱赶羊群的模样,写傍晚霞光的玫瑰红,写这个夏日最平凡难忘的日记。
5 有用 栋以情 2021-06-01 21:18:55
这是日记体的散文,时间是1869年,然而扉页的作者生年却是1883年,估摸着是错了,问了下度娘,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