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史的创作者
· · · · · ·
-
戚其章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戚其章(1925―2012),生前任山东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甲午战争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历史学会名誉会长。他毕生致力于甲午战争史和中国近代史研究,著述颇丰,一生所著和编撰学术著作近30部,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尤其是在甲午战争研究领域享誉海内外。主要著作有《中日甲午威海之战》、《北洋舰队》、《中日甲午战争史论丛》、《甲午战争与近代社会》、《甲午战争史》、《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史》、《晚清海军兴衰史》、《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等,主编《中日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12册、《晚清教案纪事》、《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日本蓄谋发动侵略战争 1
第一节 朝鲜东学党起义与中日出兵 1
一东学道的创立及其性质 1
二东学党起义 6
三朝鲜乞兵与清军赴援 12
四日军大举入朝 23
· · · · · · (更多)
第一节 朝鲜东学党起义与中日出兵 1
一东学道的创立及其性质 1
二东学党起义 6
三朝鲜乞兵与清军赴援 12
四日军大举入朝 23
· · · · · · (更多)
第一章 日本蓄谋发动侵略战争 1
第一节 朝鲜东学党起义与中日出兵 1
一东学道的创立及其性质 1
二东学党起义 6
三朝鲜乞兵与清军赴援 12
四日军大举入朝 23
第二节 中日交涉撤兵与清政府和战两歧 30
第二章 甲午战争的爆发 41
第一节 丰岛海战 41
一清军增援牙山 41
二日本海军准备袭击北洋舰队 46
三不宣而战 49
四济远和广乙的抵抗 56
五操江被掳和高升之沉 60
第二节 成欢之战 68
一日军进犯牙山 68
二安城渡伏击战 71
三激战成欢驿 77
第三节 中日正式宣战 81
第三章 中日陆海决战 92
第一节 平壤之战 92
一四大军入朝 92
二平壤的防御 95
三日军分兵合攻平壤 101
四船桥里挫敌 107
五坚守普通江 114
六玄武门外的战斗 116
七雨夜溃奔 124
八日本的军事冒险与清军平壤之溃退 127
第二节 黄海海战 135
一北洋舰队护航大东沟 135
二两军相接——海战的序幕 140
三勇冲敌阵——海战的第一阶段 144
四背腹受敌——海战的第二阶段 151
五力挽危局——海战的第三阶段 157
六转败为功——海战的第四阶段 163
七北洋海军将领对黄海海战的检讨 165
第四章 日本扩大侵略战争和辽东战役 170
第一节 鸭绿江防之战 170
一鸭绿江岸清军布防 170
二日军攻占安平河口 180
三虎山激战 185
四清军鸭绿江防全线崩溃 191
第二节 金旅之战 194
一日军登陆花园口 194
二日军攻陷金州 201
三大连湾弃守 212
四旅顺口的防御 216
五土城子迎击战 225
六旅顺口的陷落 228
七旅顺大屠杀惨案 235
第三节 保卫辽阳东路之战 242
一清军退守辽阳东路 242
二辽阳东路争夺战 247
三清军反攻凤凰城失败 252
四辽阳东路争夺战的继续和收复宽甸 257
第四节 保卫辽阳南路与规复海城之战 264
一山县有朋罢职与日军进攻海城 264
二清军救援海城与缸瓦寨战斗 272
三金旅日军北犯与盖平失守 280
四清军反攻海城 288
五争夺大平山 304
六海城日军出击 312
第五节 辽河下游之战 317
一日军袭击牛庄 317
二日军占领营口 324
三田庄台大战 328
第一节 德璀琳东渡 337
第五章 日军侵犯山东半岛与北洋舰队覆灭 337
第二节 日军进犯山东半岛 341
一威海卫的军事地位和防务 341
二威海卫的后路防御 359
三日本组建“山东作战军”和进行威海卫作战准备 368
四日军登陆荣成湾和荣成失守 376
第三节 威海卫之战 391
一白马河前哨战 391
二南帮炮台争夺战 395
三南帮炮台外围战斗和北帮炮台弃守 405
第四节 北洋舰队的覆没 412
一刘公岛保卫战 412
二孤岛援绝与《威海降约》的订立 425
一张邵东渡 439
第一节 日本破坏广岛会议 439
第六章 马关议和与三国干涉还辽 439
二日本广岛拒使 445
第二节 马关议和 453
一李鸿章赴日乞和 453
二日军攻占澎湖 462
三李鸿章遇刺与《中日停战协定》的订立 467
四《马关条约》的签订 473
第三节 三国干涉还辽 488
一俄德法三国联合的形成 488
二日本反干涉的失败和中国收回辽南 493
第七章 日本割占台湾与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武装斗争 510
第一节 台湾民主国成立和台北沦陷 510
一台湾民主国的成立 510
二日军登陆澳底与台北弃守 519
第二节 新竹争夺战 526
一日军南侵和新苗军的成立 526
二日军新竹受阻与暂缓南进 531
三台北新竹间的战斗 534
四争夺新竹城 541
第三节 台湾府的抗战 547
一新竹日军出击与苗栗失守 547
二大甲溪伏击战和彰化陷落 554
第四节 台南府保卫战 560
一刘永福力撑危局与黑旗军反攻台中 560
二日军大举南侵与保卫台南之战 567
三台南府城的陷落 579
结束语 甲午战争的结局及其影响 585
· · · · · · (收起)
第一节 朝鲜东学党起义与中日出兵 1
一东学道的创立及其性质 1
二东学党起义 6
三朝鲜乞兵与清军赴援 12
四日军大举入朝 23
第二节 中日交涉撤兵与清政府和战两歧 30
第二章 甲午战争的爆发 41
第一节 丰岛海战 41
一清军增援牙山 41
二日本海军准备袭击北洋舰队 46
三不宣而战 49
四济远和广乙的抵抗 56
五操江被掳和高升之沉 60
第二节 成欢之战 68
一日军进犯牙山 68
二安城渡伏击战 71
三激战成欢驿 77
第三节 中日正式宣战 81
第三章 中日陆海决战 92
第一节 平壤之战 92
一四大军入朝 92
二平壤的防御 95
三日军分兵合攻平壤 101
四船桥里挫敌 107
五坚守普通江 114
六玄武门外的战斗 116
七雨夜溃奔 124
八日本的军事冒险与清军平壤之溃退 127
第二节 黄海海战 135
一北洋舰队护航大东沟 135
二两军相接——海战的序幕 140
三勇冲敌阵——海战的第一阶段 144
四背腹受敌——海战的第二阶段 151
五力挽危局——海战的第三阶段 157
六转败为功——海战的第四阶段 163
七北洋海军将领对黄海海战的检讨 165
第四章 日本扩大侵略战争和辽东战役 170
第一节 鸭绿江防之战 170
一鸭绿江岸清军布防 170
二日军攻占安平河口 180
三虎山激战 185
四清军鸭绿江防全线崩溃 191
第二节 金旅之战 194
一日军登陆花园口 194
二日军攻陷金州 201
三大连湾弃守 212
四旅顺口的防御 216
五土城子迎击战 225
六旅顺口的陷落 228
七旅顺大屠杀惨案 235
第三节 保卫辽阳东路之战 242
一清军退守辽阳东路 242
二辽阳东路争夺战 247
三清军反攻凤凰城失败 252
四辽阳东路争夺战的继续和收复宽甸 257
第四节 保卫辽阳南路与规复海城之战 264
一山县有朋罢职与日军进攻海城 264
二清军救援海城与缸瓦寨战斗 272
三金旅日军北犯与盖平失守 280
四清军反攻海城 288
五争夺大平山 304
六海城日军出击 312
第五节 辽河下游之战 317
一日军袭击牛庄 317
二日军占领营口 324
三田庄台大战 328
第一节 德璀琳东渡 337
第五章 日军侵犯山东半岛与北洋舰队覆灭 337
第二节 日军进犯山东半岛 341
一威海卫的军事地位和防务 341
二威海卫的后路防御 359
三日本组建“山东作战军”和进行威海卫作战准备 368
四日军登陆荣成湾和荣成失守 376
第三节 威海卫之战 391
一白马河前哨战 391
二南帮炮台争夺战 395
三南帮炮台外围战斗和北帮炮台弃守 405
第四节 北洋舰队的覆没 412
一刘公岛保卫战 412
二孤岛援绝与《威海降约》的订立 425
一张邵东渡 439
第一节 日本破坏广岛会议 439
第六章 马关议和与三国干涉还辽 439
二日本广岛拒使 445
第二节 马关议和 453
一李鸿章赴日乞和 453
二日军攻占澎湖 462
三李鸿章遇刺与《中日停战协定》的订立 467
四《马关条约》的签订 473
第三节 三国干涉还辽 488
一俄德法三国联合的形成 488
二日本反干涉的失败和中国收回辽南 493
第七章 日本割占台湾与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武装斗争 510
第一节 台湾民主国成立和台北沦陷 510
一台湾民主国的成立 510
二日军登陆澳底与台北弃守 519
第二节 新竹争夺战 526
一日军南侵和新苗军的成立 526
二日军新竹受阻与暂缓南进 531
三台北新竹间的战斗 534
四争夺新竹城 541
第三节 台湾府的抗战 547
一新竹日军出击与苗栗失守 547
二大甲溪伏击战和彰化陷落 554
第四节 台南府保卫战 560
一刘永福力撑危局与黑旗军反攻台中 560
二日军大举南侵与保卫台南之战 567
三台南府城的陷落 579
结束语 甲午战争的结局及其影响 585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或有为之解者,谓:凤、岫、金、复、海、盖一带,宋明以来本朝鲜属地,我朝未入关以前所得,台湾则郑成功取之荷兰,郑本日产,康熙年间始归我版图。今日人乘胜据朝鲜,遂欲兼并其地,事非偶然。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马关议和 -
当舰队离港时,桦山资纪乘坐高砂丸高挂“发扬帝国海军荣誉”的信号旗,向全舰队官兵鼓劲打气。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答以“完全准备就绪”;联合舰队旗舰松岛答以“坚决发扬帝国海军荣誉”;第二游击队旗舰葛城答以“待我凯旋归来”;护卫舰先头舰爱宕则答以“永远谨志不忘”。等到舰队全部离港时,已是下午4时20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甲午战争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甲午战争对于中日两国历史走向的影响
甲午战争,对于中日两国来说,都是影响甚远的事件。对于日本来说,通过一场战争,证明了其明治维新的成果和民族自信,也让日本不断走向了扩张的道路,最终成为二战的东方战场的主要发动者。而对于中国来说,则带来了更加慎深重的灾难和更为曲折的复兴之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
(展开)

了解甲午战争史,看这一本足够了。
开启近代屈辱史的甲午战争,彰示着历史中东方大国的积重病躯。幻想与内耗与认知的严重不足,让大国受尽了伤害并与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彼时的孱弱与传统的势力之争依然横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对于未来的大国方向毫无远见与正确预估。 甲午战争是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一场战争...
(展开)

胜负早已写在开战之初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说起中国近代史上那段屈辱的时期,在对外战争上未尝一胜,输给英法等西方列强也就罢了,竟然还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输给了弹丸之地的岛国日本,可以说是将当时中国的贫弱落后暴露无遗。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舰队,竟然不敌日本的联合舰队,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说起甲... (展开)
在这本书中,你可以了解甲午战争背后的原因
如果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究其根源是因为贸易顺差太大的话,那么甲午战争绝对是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危机,并且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为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成为国人无法忘记的仇恨。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在1894年,时值甲午年,故称为甲午战争。随着明治维新以后...
(展开)

甲午之战,民族之殇,永矢不忘
这本书是难得的好书,严谨而细致,既有微观的点,又有宏观的面,读起来真的有一种历史的空间感。希望这样的书,年轻人多读一些,忘记则意味着重演。 一场战争真的可以让一个国家堕入深渊。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日两国都被欧洲列强炮轰国门,中国进行了洋务运动,日本进行了明...
(展开)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8.1分 123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8.2分 97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暂无评分 1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术经典(近代史) (睿)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甲午战争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小木屋 2024-07-06 20:19:38 广东
惋惜,生气。国势已颓,无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