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文学思想,自一九一七年一、二月胡适和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到一九三七年的“八一三”抗战发生,共有二十年的历史了。(当然它的萌芽还早。)在这短短的二十年期间,一方面受了世界各国近二三百年文艺思潮的影响,一方面因为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变迁,使中国的文艺思想,或多或少的反映了欧洲各国从十八世纪以来所有的各文艺思想流派的内容,即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写实主义(现实主义)、颓废派、唯美派,象征派、表现派……以及新写实主义(亦称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动的现实主义,或新现实主义)。但是,人家以二三百年的时间发展了的这些思想流派,我们缩短到了“二十年”来反映它,所以各种“主义”或“流派”的发生与存在的先后和久暂,不象欧洲各种文艺思潮的界限较为鲜明和久长;或同时存在,或昙花一现的消灭。
0 有用 巴卫的耳朵 2021-04-20 11:26:29
大量引用原文,虽然原文的选择难免带着主观色彩,但还算是做到了尽量公允的呈现,不过个人论述的部分个人主见还是很明确的。看到鲁迅最后病重还要这样操心不免心酸又心疼QAQ
0 有用 关你咩事 2020-04-26 12:03:03
看看同时代人如何看待现代文学思潮。李老是真左啊,很多观点放在今天已成偏见,了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