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的书评 (223)

好运鸭頭 2018-09-21 12:39:14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版

你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一件喜事展开一段岁月,一座北京的四合院写满了人情冷暖,一幢青砖灰瓦的钟鼓楼见证了历史沧田。无论时间流失的如何匆匆,无论未来展望的如何多彩,无论人生变换的如何无常,你永远都要学着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这本书的格局,在那个年代来说,算是异常的宏大了,所以对于我这...  (展开)
北舍 2018-09-08 13:33:31 作家出版社2009版

钟鼓楼

本书展现了以钟鼓楼为中心的周围居民的生活百态。 由一个清朝带有传奇性质的传说开始,引人入胜。而后又转换到这个地方的很多年后,故事由此拉开。 本书人物很多,各个的故事相互交织而不乱。各个人物纷纷登场,再穿插介绍他们的相关背景。这些人就这么在这钟鼓楼下聚集生活着...  (展开)
mistake 2018-06-29 10:25:33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钟鼓楼

读完钟鼓楼,又了解了未曾探寻过的世界。 钟鼓楼是一部很接地气的小说,以一个普通四合院中一家办喜事为中轴线展开叙述,描写了北京钟鼓楼附近一带的“北京土著”的生活,着重刻画了老北京不同阶级人群的生活面貌,有小市民、有普通工人阶级、有知识分子、部级干部,京剧名角、...  (展开)
大熊猫 2018-06-26 09:08:32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小市民的生活

每种职业,都值得被尊敬。小市民的生活,也每天轰轰烈烈。人在比较中成长,在暮年又回归婴儿状态,一切都是原始的、归零的。 一个四合院,一场婚礼,却窥见了人生百态。 有张扬个性的女性角色,有默默奋斗的青年,有老实巴交的朴实人。 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活法: 不善交际,却能...  (展开)
Lady Bird 2018-06-24 11:58:22 作家出版社2012版

众生万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者通过对这个群体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浓厚的时代背景下的人们的生活/精神/冲突/和谐。我想围绕两个主题谈谈这本书中的几个个性鲜明的人。 婚姻观 书中对爱情的描写集中在三个群体上:其一是冯婉珠/荀磊/郭杏儿/张秀藻,其二是慕樱/英雄/葛尊/齐壮思/稽志满,其三...  (展开)
透明风 2018-06-16 00:13:48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钟鼓楼》简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以报时为主要功能的钟鼓楼,同时也是北京市民生活从旧往新跨越的见证。百分之十的篇幅介绍人物出场,百分之八十介绍人物的命运变迁,百分之十串起情节发展。“剥橙子”的叙事方式,橙子中间有一根“筋”,这根筋就是薛家的婚礼,四合院中各色人等就是橙子的“瓣”,人物活动直...  (展开)
养生养心小女巫 2018-05-22 05:15:24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为历史留影,给时代把脉

除了开头的引子,正文写了1982年某日薛家结婚的故事。一是结婚,一是四合院,交叉出一个十字路口,画出了当时时代的一个群像。每一个人都可以算是一个典型人物,代表着社会上的一种类型。有经历建国以前的旧时代的人,有赶上新时代的人,有思想先进乃至前卫的(如荀家儿子、女...  (展开)
依然 2018-05-21 13:55:15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钟鼓楼

看到30%就看不下去了,觉得很乏味无趣,此书围绕着薛大娘的儿子要结婚而展开了一系列的邻居的故事,介绍了每个邻居所发生的故事,可能正是作者以“钟鼓楼”命名的原因吧。故事的情节不是很吸引人,我觉得,也是我看过矛盾文学奖中最没意思的一部作品,可能本人比较才学疏浅,但...  (展开)
二小姐 2018-05-15 13:20:26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只有时间是不朽的

人们以具体的形态标注时间,但时间却是茫茫无涯,奔流不息的。每一个当下都裹挟着过去,席卷着现在,奔向着未来,从未停歇。在苍茫的时间里,一切都那么渺小,但在每一个渺小里,一切又那么真实。浩渺宇宙里玄而神秘的人生,它真实的形态是酸甜苦辣的生活。这是《钟鼓楼》带给...  (展开)
Monet 2018-03-07 21:22:14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时代的逗号

就小说方面,可以清晰的发现,作者有着极高的情节驾驭能力,人物关系,细节处理都把控的很好,将书中的脉络梳理的很清楚。选取钟鼓楼下一个四合院里12个小时的生活,这样的故事情节既平淡贴切,又跌宕起伏。小说里人物间对比鲜明,几个回合间,就能把人物性格塑造丰满。 可作者...  (展开)
掉了 2018-01-30 16:57:15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读书可以让你经历各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去年看了刘心武的《四牌楼》,今年又读了《钟鼓楼》,名字相似,取材也大同小异,描述的都是建国初期文革之后,居住于北京xx楼附近的老北京市民的生活。通篇有十几个主人公,他们之间没太多情节发展,主要讲述的是他们各自的人生。 有句话我觉得很对,“读书可以让你经历各种截...  (展开)
阿拉雷 2018-01-08 23:40:31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版

钟鼓楼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丁聪老先生画的封面和插图,以前订阅读书杂志,最喜欢看的就是他的漫画。 刘心武90年代之后就陷到红学去了,看完钟鼓楼尤为觉得可惜。他其实不是地道北京人,出生在成都,八岁才定居北京。现在看钟鼓楼和老舍的茶馆一样记录了地道老北京风情,曾经有人评价托马斯曼的亨利四世,...  (展开)
鱼尾喵呜 2017-12-05 14:39:02 东方出版社2006版

关于钟鼓楼,关于时间

“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钟鼓楼原是一种公共报时器,如今它休息了,仅仅作为一种古迹而存在。” 读这本书有两个原因,一是它获得了矛盾文学奖,二是我出生和生活的地方,都有钟鼓楼。 一个是因霍去病而得名的一座西北边陲小镇。记得小时候妈妈常牵着我从钟...  (展开)
四厢花影斋 2017-10-11 17:29:47 作家出版社2009版

轻松驾驭文字和结构

以钟鼓楼隐喻的时光为经,以四合院为纬,以一件婚事为载体,把京城几户人家的来龙去脉,一一抽丝剥茧,娓娓道来,结构富有匠心。尤其是在中后部分,转折收束的干净利落而井井有条。 文字也颇具功力,京味儿特色语言与内容结合的很好,具文采。 整体来看,足见作者从容驾驭文字...  (展开)
相忘于江湖7012 2017-10-05 12:01:42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版

六个时辰的家长里短

《钟鼓楼》是作者刘心武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小说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在北京钟鼓楼一带的故事,展示了极其丰富多彩的社会场景,陈说着市井的悲欢、几代人的命运,穿越岁月烟尘,再看刘心武笔下的动人世相,犹如翻开了城市记忆的鲜活浮世绘……堪称一...  (展开)
村花 2017-10-02 10:07:07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钟楼在前,鼓楼在后

不同于以往一般小说让人有代入感,让人紧跟着剧情、跟着主角体会跌宕沉浮千回百转的人生,只有一中局外人的感觉,这本书里没有主角,甚至剧情也不重要,以一场婚礼作为线索,以婚礼开始而开始,以婚礼结束而结束,串联一个个居住在钟鼓楼周围的北京小市民,以时间为轴线讲诉他...  (展开)
Marie 2017-08-24 02:12:22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是鸿篇巨制,是柴米油盐

其实并不是很喜欢解放初期的历史,人们思想的禁锢让人读的喘不过气来。时间回到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二日那天。因为一场手忙脚乱的婚礼,所有的人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了交集。可惜每个人只是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每一粒尘埃,都有自己的形状,大小,颜色。正是这些不同的所在,构...  (展开)
_巫巫欣 2017-08-04 23:39:11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记录历史长河里最普通的一段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可以说我是很喜欢这部小说了,而且印象深刻。 之所以印象深刻,很大原因是刘心武独特的叙述方式。 第一次看到有人这么写小说。《钟鼓楼》全篇一户北京人家的结婚喜宴为主线,从早晨五点写到晚上五点,仅是一天里的12小时,却让几十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陆续登场。 这些人都是平凡人...  (展开)
时杏 2017-07-25 17:58:00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饱满鲜活的老北京

冯唐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落——北京,在刘心武笔下重新鲜活起来。四合院的一天,道出了北京巷弄的人情百态,一砖一瓦,诉说着生活的琐碎,言语间展现了一口纯正生动的京片子儿。八十年代的老北京,流动的封建残余、温情、恶意、斥骂…都被古老的钟鼓楼所凝望着。薛家鸡犬不宁的婚...  (展开)
栗拾 2017-07-20 13:27:50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为它再走一遭京城

在北京的第二天我开始看《钟鼓楼》的试读版电子书,很快的看完几节,下面一部分只得回家再看纸质书了,太按捺不住这种阅读的心情。 我在京城里边走边惦记这部作品,也因此对银锭桥有种特别的好感。可惜直到回家的第四天,我才将之阅读完毕,许多书里提到的地名将来还是要去走一...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后页> (共223条)

订阅钟鼓楼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