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的书评 (223)

琴生 2017-07-20 09:44:47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时间流逝 我在这世上竟也浑浑噩噩了三十年

#看书# 刘心武《钟鼓楼》。 大学时候看《红楼梦》,便知道很多人专门研究红学,而最出名的便是刘心武。 在买书时,看到茅盾文学奖的这本作品是刘心武所写时,便买来读读。 《钟鼓楼》主要叙述的1982年12月12日那天从卯时(早上五点-7)到申酉之交(下午五点)这12个小时之间,...  (展开)
陶澈 2017-07-16 10:51:28 东方出版社2006版

时间的故事

这本书看了三分之一,放弃了,不是很喜欢。 小说描写的是文化大革命后背景钟鼓楼下胡同巷子里的平凡生活,引用一句别人的点评“描写日常生活的部分非常的熨贴,北京人家的日常也是丝丝入扣”。我感觉整部小说,也不能说整部,从我读过的地方来看的话,它将钟鼓楼下北京小市民的...  (展开)
飞飞 2017-06-04 21:44:39 作家出版社2012版

钟鼓楼

宝宝还在医院,虽说时间充裕,但是精神不在读书上,反省,最近读书不给力,一个原因是孩子分了心,一个原因是最近看的书都不咋地。 很多的故事,无法一一记录,记录一些我还记得住的吧,毕竟生个孩子傻三年。婉三次结婚发表文章,新型的婚姻价值观,国家公务人员从中贪欲房子,...  (展开)
白菜小姐牧羊曲 2017-05-17 10:04:39 东方出版社2006版

人与社会的反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屹立着古老的钟鼓楼 鼓楼在前,红墙灰瓦 钟楼在后,灰墙黑瓦 鼓楼胖,钟楼瘦 本书的一大主角,就是四合院。坐北朝南是四合院最理想最正规的方位。 北京现在有多少本地人? 北京现在有手艺师傅? 北京现在有多少茶馆子? 北京现在有多少条胡同? 北京现在...  (展开)
犹为离人照落花 2017-03-30 22:31:57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生活大体还是好的

伤痕文学的文学作品之一。最后结局的留白恰到好处,历史是不断演进的,未来会发生什么,需要我们自己来导演。是中国人关于时间,历史,命运,使命的思考和理解。有意思的是全文的结构,是按照一日的卯 、辰 、巳 、午 、未、申六个时辰分别展开的,整个小说恰恰讲述的是1982年1...  (展开)
momo 2017-03-19 20:30:20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钟鼓楼》:好的作品每个字都值得咂摸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钟鼓楼》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钟鼓楼附近一个四合院里薛家的婚礼展开,透过一个四合院,九户人家的生活展现了近一个世纪的北京生活的变迁。 《钟鼓楼》完全可以作为一本文化类书籍,八岁就随家移居北京的刘心武对北京城真的再熟悉不过,由小说序中讲述的晚清发生在钟鼓楼旁边...  (展开)
Anduril 2017-02-11 09:37:07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版

生活,怎么会那么容易

全书的结构让人耳目一新,以一天的时间为主线,记录了12.12日一个普通是胡同四合院的人物 日常,这是多少千千万万的普通的人物日常,设计了各个阶级 各个层面的人物悲欢离合,没有多么高雅的格调,确那么的真实,就是些生活中的琐事,宛如清明上河图,窥一豹而知全身,反映了各...  (展开)
2017-02-04 21:09:11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致在时间的流逝中产生历史感的人们

《钟鼓楼》初中的时候就读过几遍,因为家里有一本初版的。每逢暑假不想写作业的时候就从家里的书架中挑出几本故事性强的小说当消遣。好多年过去了,只隐约记得写的是北京一条胡同里的事儿。十年后重新读起的时候既陌生又熟悉,很有趣的体验。 这是一部知识性小说,站在研究的角...  (展开)
长安 2017-01-15 11:55:06 作家出版社2012版

平凡人物间的不平凡情感

老北京,大杂院。包罗万象,融汇众生。从老薛家娶媳妇到百年间历史的穿插,归结于时间的圆形,定点于钟鼓楼的喜乐。 每个人生活都不易,深陷生存,邻里,婆媳,妯娌,夫妻这些些小的矛盾之中,更是被覆在那些隐秘而强大情感之中。张秀藻的暗恋如此,荀大爷的叹息如此,詹丽颖的...  (展开)
2017-01-08 00:19:07 东方出版社2006版

钟鼓楼

一天一世界。 从细细碎碎风土人情中看到流逝的时间,流逝的人,流逝的往事和更古屹立着的钟鼓楼见证着历史和命运。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二日,从卯时到申酉之交,从文革中走来的一代人,带着时代刻下的烙印和陈旧的思想,或浅或深在彼此的轨迹中留下脚印,千丝万缕的联系着。 那...  (展开)
双生无涵 2016-10-15 00:12:57 东方出版社2006版

钟鼓楼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老北京里面生活的点滴,有关京剧,有关于每个阶级的描写。思想先进的学者,大功为民的局长,为材米油盐忙碌的老人,让人心疼的厨师。每一个的形象都很鲜明,每个人的个性代表了一个群体。整个胡同里的人,以结婚为主线,表现每个人的活动和心里描写,将那个时候的北京给缩小了...  (展开)
傻傻笑的菇凉 2016-09-23 22:24:09 作家出版社2009版

鼓楼钟声在响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部书有一句话反复了好几次:鼓楼在前,红墙灰瓦;钟楼在后,灰墙黑瓦。钟鼓楼是历史的见证者,千百年来,它始终屹立在城市的一边,见证着改朝换代,见证着历史的浪潮的翻滚。听,鼓楼钟声在响起。 这部小说中涉及的人物很多,老老少少,一个四合院里的一大群人,来自...  (展开)
coco 2016-09-19 22:19:09 作家出版社2012版

八十年代老北京的记忆

作为一个岁数不大不小的老北京,八十年代的婚礼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是书中的很多生活片段,场景,话语,还是勾起了浓浓的回忆。 那时的北京正在蓬勃的发展,社会健康而稳定,人们简单而快乐。尤其书中描写的人物积极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深深感染着我。 与其说是一部小说,感觉...  (展开)
鹤见孤山 2016-09-10 08:41:22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鐘鼓樓

鐘樓在前,紅牆青瓦。 鼓樓在後,灰牆青瓦。 鐘樓胖,鼓樓瘦。 提到有歷史感的建築,人們大多應該會先想到皇家宮殿,它們曾繁華一時,又隨歷史進程衰落蒼老。可鐘鼓樓不僅如此,它還見證了在歷史中卑微而努力生活著的老百姓。 正式閱讀這本書之前,翻了翻它的目錄,給了我一...  (展开)
很大的菠萝 2016-08-30 10:51:36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版

无主之书

首先说一点,《钟鼓楼》很好看。在我看来,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可读性强,之后再谈其他。 结构很有意思。全书从章节上看,总共就只写了早上5点到下午5点的事情,也就是说只是一天中发生的事。让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这本大部头的书我没读过,因为知道肯定读...  (展开)
开始喜欢读书 2016-08-22 19:07:29 作家出版社2012版

抓不住主线的平淡小说

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暑假,回到家无所事事,想着不能这么荒废了这个暑假,应该留下一些值得以后回忆的调调。找来找去决定读刘心武的《钟鼓楼》,可能对我的吸引力主要是茅盾文学奖的标签。整篇小说读下来感觉是抓不住故事的主线,空洞无物,不知其所以然。故事以薛大娘的...  (展开)
bluefish 2016-05-23 10:40:10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钟鼓楼》是对理解的诠释

《钟鼓楼》对于生活的描述功力很了得,一天如一生,起起伏伏,人与事在时间流中发生着奇妙的反应,无法预料,但又是在人性之内的考量中。 作者所描述的也不是老北京,而是一个现代化的北京城内一个小四合院中的故事和人。横切的是一天,但贯穿的是时代和人物的历史。所以不管这...  (展开)
Brahman 2016-04-19 08:21:14 作家出版社2012版

一个杯子可以看世界.

钟鼓楼高高地屹立在京城北面 鼓楼在前,红墙灰瓦; 钟楼在后,灰墙黑瓦…… 小说是描绘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民的生活,讲述了北京一座九户人家的四合院居民,在12个小时里发生的故事。 我常常在想,世界是不是围绕我在转的,比如正在上课的老师,同学正在上网玩游戏,正在卖菜的小贩...  (展开)
姜姜小胖儿 2016-03-21 21:23:05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无标题

80年代后出生的读者,对于这本书来说,很多场景还是能够感受得到的,虽然是很多课本上及父辈们熏染的,不过刘老师还是很细致的描述了,整本书开始时挺没劲的,以一天为时间讲述,就是介绍院子里所有人物性格经历历史背景,枯燥,读起来其实并不过瘾,说他好却撼动不了你内心的...  (展开)
Bottlesalt 2016-01-11 16:54:05 作家出版社2012版

我的钟鼓楼

我对这本书的评价,难免带有主观色彩,因为它描写的就是我自己当年的生活环境。我看过的现实题材国产小说多描写乡村生活,能够写出我这种“小市民”身边事的作品,尤其难得。 住在二环里在如今看来是多么“富贵”的事? 和自己的父辈读同一所小学很不可思议吧? 如今举世闻明的...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后页> (共223条)

订阅钟鼓楼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