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奴役之路 短评

热门 最新
  • 38 груша 2017-04-06 16:00:17

    这是我遇到的最会彰显自身存在感的译者。。。

  • 47 雨飘泥香 2011-08-09 22:54:43

    哈耶克70年前的預言和警示至今仍在這個神奇的國度綿綿無絕期地上演。這真是令人悲哀。

  • 32 拼客弗洛伊德 2011-09-22 22:48:25

    据说殷海光给林毓生的信里写得很清楚,说他翻译《到奴役之路》是节译并加上了自己的大量吐槽,以致哈老师过来和他见面他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毕竟不是原样翻译的,晕

  • 19 abcdxjs 2009-12-07 17:30:24

    殷海光先生50年代的译本,是节译版,还加了许多海光先生自己的评论,无论如何,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实属难得,顾此仍应给五星。 中国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可以说接触真正的自由主义都是从哈耶克和他这本成名作开始的,49年前胡适储安平等人都最多只能算是社会民主主义者。

  • 10 我一定有中二病 2019-02-14 21:38:09

    对比大陆的社科版看的,此版本翻译较好,殷先生留了很多译注,写的也较为精辟哈哈。看完收益良多,最后缺少了4章内容,可以看社科版作为补充。殷先生在文中批注道:历来腐儒祸害人类,不在流寇之下。我竟然能从这句话里读出幽默来……

  • 7 Liza HO 2013-07-08 21:37:20

    社会主义与法西斯主义有着相同的哲学根源,集体主义。进而进一步论证社会主义必然走向极权和专制。

  • 5 黄金左脚撑小兵 2011-02-19 22:37:05

    这是意译、节译本,但是要比大陆社科版明白晓畅。殷海光的点评,感觉识见不高。殷海光在台湾影响大,不等于他本人思想多少深刻、高明、特别原创

  • 5 乔大路 2012-04-19 18:05:03

    我鲜少有实在读不下去的思想著作,此书甚是荣幸。私以为:思想著作要是靠感情认同来博取好感,本身就是一种危险信号,而殷海光译版处处发乎肌体的感慨,迫切的寻求认同,而且就其批注的时效性实在不敢恭维。其他版本未看,不好对本书下什么定论。哈耶克老师请原谅我的刻薄,因为我现在可用来的读书的时间真是太少了。

  • 2 cavalier 2010-08-17 21:40:32

    读得很吃力,每个章节都要反复看几遍才能吃透。但是比那个版本意思要清楚。 《1984》是《到奴役之路》的反面案例教材;《到奴役之路》是《1984》的理论指导。

  • 2 罗曼不蒂克 2011-10-24 02:10:57

    还是殷海光老师的读起来更顺畅,虽然有很多个人见解穿插。

  • 2 一颗咖啡豆 2014-05-08 13:17:09

    在新浪爱问上下载的电子版,翻译很通俗易懂,但也被译者删减了很多。主要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批判共产主义,把共产主义和纳粹主义并提。某些论点和《一课经济学》很类似,都反对国家强行干预经济。殷海光的评注就跟金圣叹似的。和《乌合之众》一样充满了一种激进而偏激的才华,但我第一读后感并没有觉得特别好。

  • 3 来自泵站的猫 2016-08-17 20:38:37

    20160307-20160816,五个多月的时间里,断断续续缓慢而艰难地读完了,有些不太懂的地方,因为有殷海光的批注补记,而变得易懂了。 这应该算是今年到目前为止对我思想影响最大的书了。 极权统治者只需要一种人——唯命是从的奴才。 集体主义的初衷是想创造人间天堂,可发展到后来,只会为民众打造一个人间地狱。 用集体主义的方式铺就的必定是一条通往奴役的道路。

  • 1 小水皮 2012-05-15 12:18:12

    还是殷海光版本的好些,虽然删了不少内容。译者评注很值得一读。

  • 1 孙道德 2014-06-21 18:48:02

    初读不理解殷海光的言辞为什么那么激进,越读到后来越能感受他的忧心切切,尤其考虑到他那个年代经历的苦难,似乎愈加感受满纸辛酸泪!身在天朝的我看到最后两章简直老泪纵横!

  • 3 左思 2011-03-18 13:41:45

    2011-03-18手机版读毕,看目录与大陆版对照,很可能会以为不是一本书,而看的感觉也不同。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才能使人自由发挥人的能力和创造力,做一个有尊严的人,自由市场机制更具优势。

  • 0 寄意寒星 2009-08-14 17:37:28

    此书很奇怪 不知道译者到底是殷公还是张……

  • 0 Jeff 2010-04-17 18:39:28

    比较好读;但不是全本;算评述本;一口气读完。

  • 2 巧克力可丽饼 2019-04-23 18:53:43

    原作者非常啰嗦,语言绕口,译者时不时露个脸的样子也很烦。中文译文每一个字我都认识,但是连成一段我就不知道它想表达什么。我高中时语文成绩年级第一,然而如果把这部书的部分内容节选做成阅读分析题,我应该会得0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