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genhahn'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的原文摘录

  • 经过选择,我们能够改变我们所体验到的意义和价值。尽管,对 不同的人而言,物理环境可能是一样的,然而人们如何接受、解释、评 价、用符号表示与回应这些环境却是个人选择的问题。通过运用自 由,我们成长为人;因为运用自由是一个无穷尽的过程,所以成长过 程不会结束。本真生活的特征是生成;而生成的特色则是焦虑。毫 无变化或保持静止是非本真生活特征一一正如内疚一样一一因为这 个人没有试着去充分展现他的人类潜能。 (查看原文)
    大漠孤烟直升机 1赞 2018-10-09 06:34:39
    —— 引自第861页
  •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社会生物学(sociobiology)和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 )两个词当作同义词互换使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这两个术语的意思相同。威尔逊说:“我们最好将进化心理学看成人类社会生物学的同义词”(1999,P150)此外,进化心理学家大卫·巴斯指出,在社会生物学家看来,生活的主要目标在于将我们的基因永远一代一代地复制下去(参见第十章)。我们祖先那些有利于此一目标实现的活动是经过选择的,且最终成了人性的一部分。巴斯将这种认为我们活着仅仅是为了将我们的基因复制到下一代人身上的观点,称为社会生物学谬误(sociobiological fallacy)。在巴斯看来,一些行为之所以在我们的进化史中会被挑选出来,是因为它们有助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因为它们能让基因永存。 […….] 因此,沃克曼和里德(Workman & Reader,2004)将进化心理学界定如下: 进化心理学是一门相对新兴的学科,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原因运用于对人类心理的研究。有一种重要的观点认为,大脑(因而也包括心理)进化出来,是为了解决我们以打猎和采集为生的祖先在10000多年以前的晚更新世时期所遇到的问题,那个时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进化适应的环境(EEA)。因此,心理被视为种族所特有的“本能”,使得我们的祖先可以生存下来繁衍后代,并产生了一种普遍的人性。这个观点与其他许多社会科学家所坚持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认为心理最初是一个“空白的状态”,通过一个学习和社会化的过程塑造成形。 在这个定义中,几乎没有哪一点是社会生物学家不赞同的。事实上,沃克曼和里德总结说:“社会生物学与现在人们所知的进化心理学其实是存在一些差异的,尽管这些差异是否大到有必要更换个名称,至今还是个问题。”(2004,p17)无论如何,进化心理学都已经成为当代心理学中最为... (查看原文)
    寒寒寒蛩 1赞 2024-02-25 20:39:08
    —— 引自章节:进化心理学
  • 当然,进化心理学并非没有遭受任何批评。例如,有人就曾批评进化心理学接受了适应论。在适应论者看来,如果现在存在一种身体构造或行为倾向,那么它必定有助于某一种族祖先的生存。古尔德和列万廷(Gould & Lewontin,1979)发现,适应论有三大错误:(1)导致进化改变(例如,遗传漂变和基因突变)的不是适应,而是其他一些因素;(2)一种特质在当前环境中并不一定具有适应性,因为它在过去的环境中是适应的;(3)一种在过去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进化出来的特质,现在可能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发挥功能。巴斯、哈兹尔顿、沙克尔福德、布莱斯克、韦克菲尔 德(Buss,Haselton,Shackelford,Bleske,& Wakefield,1998)和古尔德(1991)详细阐述了古尔德和列万廷提出的最后一点。也就是,某一物种当前使用一种特征的方式并不一定意味着他就是为了那个目的而进化出来的。例如,鸟的羽毛进化出来时是为了调节身体的温度,后来也被选择出来用于飞行。因此,说羽毛之所以进化出来是为了让鸟能够飞行是不正确的。 原先的一种适应为了某一有用但却不相关的功能而被选择出来,这被称为扩展适应(exaptation)。此外,一种原始的适应可能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的附带效应。例如,人类大脑容量的增加为我们祖先提供了许多适应性益处,如提高的问题解决技能,更为高级的制造工具,有更好的记忆力记住食物、水及掠食动物的地点。不过,一个容量更大的大脑所产生的附带效应可能包括语言的发展、音乐以及许多复杂的社会规则和条例。原始适应所产生的意料之外的附带效应被称为拱肩现象(spandrels)。把拱肩现象视为可增强我们祖先之适应性(fitness)的适应是不正确的。 (查看原文)
    寒寒寒蛩 1赞 2024-02-25 20:39:08
    —— 引自章节:进化心理学
  • 弗兰克尔(1905-1997)在其名著《人对意义的追寻》(1946/1984)中描述了 自己在纳粹集中营里的经历。他的一个重要观察是,那些找到生活 意义及生活目标的犯人,即使在那么可怕的环境中仍能活下来: 我们,在集中营里生活过的人,仍然能记得那些人,他们走 过小屋安慰别人,把自己的最后一片面包送给别人。可能他们 只占少数,但他们充分证明了,人的所有东西都可以被剥夺,但 唯有一样东西是不能被剩夺的,那就是仅剩的人类自由一一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选择自己的道路。(p.86) 弗兰克尔(1964/1984)说:“苦难终结于人们找到生活意义的那一刻。"(p.135) (查看原文)
    大漠孤烟直升机 2018-10-09 06:24:25
    —— 引自第860页
  • 如果心理现象的经验不能用感觉过程、推理或融合来解释,那么,怎样才能得到解释呢?格式塔心理学家的回答是,脑包含先于感觉刺激而存在的结构化的电化学力场。这种情况同金属微粒放置在磁场里的情况相似。例如,较大的、为数众多的微粒在这一磁场内的分布,与较小的数量较少的微粒的分布有所不同。至于认知经验,要点在于,脑活动场 改造 感觉材料,给这些材料以不同于原来的特性。根据这一分析,整体(脑内的电化学力场)先于部分(个别感觉)而存在,是整体给部分以同一性或意义。 (查看原文)
    momo 2023-12-14 15:04:20
    —— 引自章节:同型论与完形趋向律
  • 康德的理性主义非常依赖感觉经验和天赋的官能。康德对心理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康德以后,心理学一直在激烈地辩论着天赋因素在知觉,语言、认知发展和问题解决这些领域中的重要性。康德对现代心理学最为直接的影响可见于格式塔心理学(见第十四章)和认知心理学(见第十九章)。 另一个经常引用的有关康德与现代心理学之关联的例子是知觉理论家J·J·吉布森(J. J. Gibson,1904一1979)和他的妻子埃莉诺·吉布森(Eleanor Gibson,1910一2002)的研究,J·J 吉布森试图综合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家的知觉理论。尽管他不屑于与哲学家作比较(Shaw,2002),但吉布森的知觉理论是围绕能供性(affordances)概念或知觉信息建成的,这些知觉信息是我们天生设计(吉布森认为,是我们的进化生态位设计的)来理解和指导我们的行为的。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通过经验来学习我们坐在上面或抓在手里的那个东西,只要看一眼便可以给我们所需的信息。同样,我们也不需要通过失误来学习我们能投掷出去的那个东西——我们通过手掌和手指所提供的感觉反馈便能了解。一张笔记本纸太轻太大,扔不出去,但一张揉成一团的纸是完全可以扔出去的。 最好的例子或许是埃莉诺·吉布森的视觉悬崖(visual cliff)研究,这项研究探索了之前没有任何摔的经验的婴儿的行为。这些婴儿会因为没有任何摔的经验而在引诱之下爬过(看起来像悬崖的)平台吗?吉布森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以及其他会因为摔倒而受伤的动物)的眼晴很容易辨别出悬崖(悬崖能导致摔倒),他生来就具有回避这些悬崖的倾向。因此,悬崖提供了摔倒的能供性,甚至婴儿也生来就能辨认出它们是危险的。 (查看原文)
    寒寒寒蛩 2024-02-12 16:54:24
    —— 引自章节:康德的影响
  • 世了,但这团体动力学研究三年之后就去世了,但这一工作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当代心理学中仍然很明显。(参见 Patnoe,1988,其中有一些对著名实验社会心理学家的访谈,这些实验社会心理学家直接或间接受到勒温的影响。) 勒温(1935)区分了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自然观;前者强调内在本质和范畴,后者强调外部的因果关系和各种力的动态性。对亚里士多德来说,可以根据本质将自然界事物划分为不同的范畴,同一范畴内事物的共同之处,便是该范畴事物的本质。除非受到外部力量的妨害,范畴的所有成员都有显示其本质的固有倾向。例如,所有的大象都会显示出“象”(elephantness)的本质除非受到意外环境的妨害。在这由不同范畴构成的世界里,内在力量驱使成员发展成本质所规定的东西。亚里士多德将个别差异看成是扭曲,这种扭曲是由妨害物体或有机体的自然发展倾向的外部力量引起的。他强调的是类别成员所具有的共性,而不是它们的差异。 根据勒温的观点,伽利略改变了因果关系的概念,从而彻底改革了科学。对伽利略而言,物体或有机体的行为,取决于此时此刻所有对其发生作用的力。例如,某一物体落下与否一一如果落下,有多快一取决于其总体环境,而不是重物下落、轻物上升这一固有倾向。对伽利略而言.因果关系不是源于内在本质,而是源于物理力;因此,他排除了以其本质为特征的不同范畴这一观念,排除了与范畴自身有关的内部驱力。自然力的相互作用引起所发生的一切;没有偶然因素。如果认识到起作用的动态的力,所谓独特的事件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对勒温(1935)而言,大多心理学仍然是亚里士多德式的。心理学家仍在寻找行为的内部决定因素,诸如本能;仍试图把人放进不同的范畴,如正常与异常。勒温还认为,阶段理论一一例如,认为平均两岁的儿童以某些方式行动、而平均三岁的儿童以其他方式行动的理论一-是亚里士多德式思维的扩展。任何试图对人进行分类的理论一一例如,将人描... (查看原文)
    momo 2023-12-14 18:52:24
    —— 引自章节:勒温的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