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隐形人太棒了。与生活和热情保持着距离的人几乎是最悲惨的一类人,其实并不是有意为之,只是情绪的阈值太低,与世界的联动很难真正地被牵引起来,于是演变成冷漠以待。嫌恶极少出现,爱意也难以降临。而且这样的情绪往往是双向的,最终世界也对你冷眼旁观。我也是这样。
1、更喜欢第一个关于父亲的碎片拼贴式的故事;2、当你开始讲述孤独的时候,孤独就已经不存在了;3、语言的核心,即由韵脚、谐音和多义组成的网络,每一样都可作为桥梁把世界截然相反、相互映照的各个方面连接在一起;4、人对于父亲所怀的情感,某种程度上而言同对人类原初的乡愁,是一样的
当一个人有幸生活在故事之中,生活在一个想象的世界里,这世界的悲苦也就消失了。只要这故事不断延续下去,现实也就不再存在。
要进入另一个的孤独是很难的,他可能永远在一片迷雾里,那扇门随时可能砰的一声被关闭。这本书把这种感觉描述得是那么到位,好几处我都被它定定罩住,手臂上满是鸡皮疙瘩。
这本还没读完的书,被我不小心拉在了飞机上。。。。。
如果是在家里读到,也许会更受触动,但在旅途中读完,越读越觉得那些细腻的心理体验有些小题大做了。
刻薄、自恋,"我"的孤独是何其丰饶,去你妈的
第一部分,在隐形之中找到父亲,在谈论孤独时不再孤独。不再编织精致故事的奥斯特,文字竟也可以如此深沉而动人。第二部分,私人性的记忆与独特的文体交织成思想的茧,空气的蛹,处女之作,奥斯特的文字迷宫就已初现端倪。译文很棒,尤其是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直接而喜欢 第二部分呈现哲思状态
还是b叔翻译的~不错,这死宅的生活啊~
the first part was great!
他的缺乏热情,他的不在现场。儿子在父亲故居里找到的所有细节,整个地将情绪完美展现。身体和身份在生死间是不同的存在。“他无法谈论它,所以他将之推向沉默。”P59对实用主义(感知的原始主义)的论述精到。不可能毫无保留地说任何东西。(借自骡子)
大赞隐形人那部分。记忆之书实在是太先锋太实验了看得好懵懂。
孤独的全然形式
把在场的缺席写得如此明晰,这算是第一本。
大家都一樣
当一切都无迹可循,当一切都与世隔绝全无影踪的时候,人们能做的就只有观察了。但人们能否从观察到的东西里找出意义,则全然是另一回事。
虚无与幻象。要相信其存在。
或者孤独便是万物彼此间的联系——你是孤独的,我是孤独的,因孤独而产生虽不能完成却仍抱希望被理解的需求——有时候我们喜欢读书,正是出于这种需求的感召,在妄图去理解作者的同时,完成一种或深或浅的自我理解——由此,我们彼此靠近,并不指望相互消融孤独。
他缺乏热情,无论对一件事、一个人还是一种想法,在任何情形下,他都无力或不愿显露自己,他成功地使自己与生活保持一段距离,以免深入事物的核心。他吃东西,他去工作,他交朋友,他打网球,然而尽管如此,他并不在那儿。就最深刻、最无法改变的意义而言,他是个隐形人。对他人隐形,很有可能对他自己也是如此。|等你设法和他建立了共同立场的时候,他会掏出他的铲子,从你脚边把它挖走。|拥有金钱不仅意味着有能力购买东西;它也意味着世上的需求永远不会影响你。于是,金钱意味着保护,而非乐趣。|曾经如此。以后不再。要记得。
>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121 有用 劉咳暝 2016-01-10 23:06:34
隐形人太棒了。与生活和热情保持着距离的人几乎是最悲惨的一类人,其实并不是有意为之,只是情绪的阈值太低,与世界的联动很难真正地被牵引起来,于是演变成冷漠以待。嫌恶极少出现,爱意也难以降临。而且这样的情绪往往是双向的,最终世界也对你冷眼旁观。我也是这样。
27 有用 达达ZEN 2012-08-09 02:15:28
1、更喜欢第一个关于父亲的碎片拼贴式的故事;2、当你开始讲述孤独的时候,孤独就已经不存在了;3、语言的核心,即由韵脚、谐音和多义组成的网络,每一样都可作为桥梁把世界截然相反、相互映照的各个方面连接在一起;4、人对于父亲所怀的情感,某种程度上而言同对人类原初的乡愁,是一样的
28 有用 娅 2011-06-06 14:31:44
当一个人有幸生活在故事之中,生活在一个想象的世界里,这世界的悲苦也就消失了。只要这故事不断延续下去,现实也就不再存在。
22 有用 Ying 2012-07-24 22:17:31
要进入另一个的孤独是很难的,他可能永远在一片迷雾里,那扇门随时可能砰的一声被关闭。这本书把这种感觉描述得是那么到位,好几处我都被它定定罩住,手臂上满是鸡皮疙瘩。
7 有用 海洋小饼干🍪 2012-06-05 16:14:59
这本还没读完的书,被我不小心拉在了飞机上。。。。。
3 有用 子文东🤪👻 2014-08-26 15:22:48
如果是在家里读到,也许会更受触动,但在旅途中读完,越读越觉得那些细腻的心理体验有些小题大做了。
3 有用 辽东胖尊者 2015-05-07 01:48:40
刻薄、自恋,"我"的孤独是何其丰饶,去你妈的
2 有用 渡边 2012-03-31 13:03:40
第一部分,在隐形之中找到父亲,在谈论孤独时不再孤独。不再编织精致故事的奥斯特,文字竟也可以如此深沉而动人。第二部分,私人性的记忆与独特的文体交织成思想的茧,空气的蛹,处女之作,奥斯特的文字迷宫就已初现端倪。译文很棒,尤其是第一部分。
2 有用 阿梦 2010-11-14 09:34:54
第一部分直接而喜欢 第二部分呈现哲思状态
2 有用 玻璃柔术街 2015-01-23 15:59:43
还是b叔翻译的~不错,这死宅的生活啊~
1 有用 甤特 2009-12-22 20:36:40
the first part was great!
1 有用 大头绿豆 2010-03-28 20:31:08
他的缺乏热情,他的不在现场。儿子在父亲故居里找到的所有细节,整个地将情绪完美展现。身体和身份在生死间是不同的存在。“他无法谈论它,所以他将之推向沉默。”P59对实用主义(感知的原始主义)的论述精到。不可能毫无保留地说任何东西。(借自骡子)
4 有用 叶酱 2013-06-20 12:57:51
大赞隐形人那部分。记忆之书实在是太先锋太实验了看得好懵懂。
1 有用 丝绒陨 2010-09-13 17:17:56
孤独的全然形式
1 有用 无风 2013-01-21 01:07:24
把在场的缺席写得如此明晰,这算是第一本。
1 有用 Zephyrance 2009-03-12 20:28:28
大家都一樣
2 有用 苏宁 2012-03-18 23:18:21
当一切都无迹可循,当一切都与世隔绝全无影踪的时候,人们能做的就只有观察了。但人们能否从观察到的东西里找出意义,则全然是另一回事。
2 有用 见龙卸甲频率妞 2011-01-17 13:26:31
虚无与幻象。要相信其存在。
1 有用 菱夏 2013-03-22 16:21:53
或者孤独便是万物彼此间的联系——你是孤独的,我是孤独的,因孤独而产生虽不能完成却仍抱希望被理解的需求——有时候我们喜欢读书,正是出于这种需求的感召,在妄图去理解作者的同时,完成一种或深或浅的自我理解——由此,我们彼此靠近,并不指望相互消融孤独。
2 有用 水仙操 2020-07-25 16:17:37
他缺乏热情,无论对一件事、一个人还是一种想法,在任何情形下,他都无力或不愿显露自己,他成功地使自己与生活保持一段距离,以免深入事物的核心。他吃东西,他去工作,他交朋友,他打网球,然而尽管如此,他并不在那儿。就最深刻、最无法改变的意义而言,他是个隐形人。对他人隐形,很有可能对他自己也是如此。|等你设法和他建立了共同立场的时候,他会掏出他的铲子,从你脚边把它挖走。|拥有金钱不仅意味着有能力购买东西;它也意味着世上的需求永远不会影响你。于是,金钱意味着保护,而非乐趣。|曾经如此。以后不再。要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