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李安宅先生一生致力于民族学、社会学、藏学、人类学等方面研究,成就卓著,是中国早运用西方科学知识和方法实地考察和研究藏区的学者之一,可谓开中国现代藏学研究的先河,为中国西南边疆社会研究的开拓、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李安宅自传》撰写于1961年,是在那个特殊政治背景下的“交代材料”,并被单位存档,其年代、事件叙述详细,履历上几无遗漏,真实性高。
《<李安宅自传>的整理与研究》作者王川依托以对《李安宅自传》这一学术遗产的整理,将其学术活动、成就、价值、贡献做了细致的梳理、解读和深入的研究,不仅向读者呈现了李安宅先生的心路历程和学术人生的轨迹,也揭示了与学术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物、环境、社会背景、政治形势的内在联系,对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至解放初期中国近现代边疆学研究的历史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后附的“李安宅大事记”,及其亲属简况、论著目录等,对《自传》亦是不可或...
(展开全部)
《<李安宅自传>的整理与研究》作者王川依托以对《李安宅自传》这一学术遗产的整理,将其学术活动、成就、价值、贡献做了细致的梳理、解读和深入的研究,不仅向读者呈现了李安宅先生的心路历程和学术人生的轨迹,也揭示了与学术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物、环境、社会背景、政治形势的内在联系,对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至解放初期中国近现代边疆学研究的历史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后附的“李安宅大事记”,及其亲属简况、论著目录等,对《自传》亦是不可或缺的补充。
王川,教授,四川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出版多部学术专著。
李安宅寫過4份“檢討”類自傳,分別是1951年7月兩份(4頁、20頁)、1961年9月(21頁,即此書主幹)、1966年(8頁)。雖説是“整理與研究”,實際近似箋注,人名、地名、事件名等專有名詞均出注,大概用了政協文史資料(超星可檢索)、名人文集(如蕭乾)等材料,缺點在於有的内容近似百度百科,且去臺人士之後行跡過簡。文中1920年代參與早期組織、1940年代在川藏主持邊疆研究,游走政學,比較可看。... 李安宅寫過4份“檢討”類自傳,分別是1951年7月兩份(4頁、20頁)、1961年9月(21頁,即此書主幹)、1966年(8頁)。雖説是“整理與研究”,實際近似箋注,人名、地名、事件名等專有名詞均出注,大概用了政協文史資料(超星可檢索)、名人文集(如蕭乾)等材料,缺點在於有的内容近似百度百科,且去臺人士之後行跡過簡。文中1920年代參與早期組織、1940年代在川藏主持邊疆研究,游走政學,比較可看。1926-27經北李介紹到張家口蘇聯領事館做翻譯、1940年代和顧頡剛、朱家驊的聯絡、1951年得見賀龍,參軍後得師級待遇,有趣但一筆帶過。于道泉是他人際關係的核心人物。總的感覺,得看李上綫的材料,才能看出全景。 (展开)
因为里面正文是李安宅先生的自传,就不打分了。作者靠着给自传中一些名词、人物加以注释,硬生生凑一本书出来。与其如此,不如把四份自传全部整理出来放在一起,前后对照更有益于后辈。
客观的说,只是整理,并无研究。
对自传加以注释,有助于深刻理解传主的人生。
在《后记》中说是注释,没有如书名所体现的研究。自传内容重要,但如要体现1949年之后一位学者心迹之变化,应该把1949年后的四份《自传》都呈现出来,而不是这1961年的单个自传,这原本21页的内容似无出书的必要,为了扩充成一本书,加了一些重复,可有可无的注释。
> 更多书评 1篇
> 1人在读
> 11人读过
> 38人想读
订阅关于《李安宅自传》的整理与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Binns 2025-01-28 00:17:38 北京
李安宅寫過4份“檢討”類自傳,分別是1951年7月兩份(4頁、20頁)、1961年9月(21頁,即此書主幹)、1966年(8頁)。雖説是“整理與研究”,實際近似箋注,人名、地名、事件名等專有名詞均出注,大概用了政協文史資料(超星可檢索)、名人文集(如蕭乾)等材料,缺點在於有的内容近似百度百科,且去臺人士之後行跡過簡。文中1920年代參與早期組織、1940年代在川藏主持邊疆研究,游走政學,比較可看。... 李安宅寫過4份“檢討”類自傳,分別是1951年7月兩份(4頁、20頁)、1961年9月(21頁,即此書主幹)、1966年(8頁)。雖説是“整理與研究”,實際近似箋注,人名、地名、事件名等專有名詞均出注,大概用了政協文史資料(超星可檢索)、名人文集(如蕭乾)等材料,缺點在於有的内容近似百度百科,且去臺人士之後行跡過簡。文中1920年代參與早期組織、1940年代在川藏主持邊疆研究,游走政學,比較可看。1926-27經北李介紹到張家口蘇聯領事館做翻譯、1940年代和顧頡剛、朱家驊的聯絡、1951年得見賀龍,參軍後得師級待遇,有趣但一筆帶過。于道泉是他人際關係的核心人物。總的感覺,得看李上綫的材料,才能看出全景。 (展开)
2 有用 筹边楼上 2021-12-24 18:59:09
因为里面正文是李安宅先生的自传,就不打分了。作者靠着给自传中一些名词、人物加以注释,硬生生凑一本书出来。与其如此,不如把四份自传全部整理出来放在一起,前后对照更有益于后辈。
0 有用 手艺青年 2022-01-11 13:12:57
客观的说,只是整理,并无研究。
0 有用 子明 2023-01-04 21:21:31 上海
对自传加以注释,有助于深刻理解传主的人生。
0 有用 玛乃 2019-12-25 10:45:11
在《后记》中说是注释,没有如书名所体现的研究。自传内容重要,但如要体现1949年之后一位学者心迹之变化,应该把1949年后的四份《自传》都呈现出来,而不是这1961年的单个自传,这原本21页的内容似无出书的必要,为了扩充成一本书,加了一些重复,可有可无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