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人 短评

热门
  • 17 Rosynap 2020-01-30 06:22:58

    不会对默索尔的遭遇感到愤懑或同情,因为他不是个弱者。书后照片中看到加缪会在桌上放尼采的照片,加深对默索尔的理解。

  • 20 Liangyu Von 2020-06-08 22:18:33

    一切特立独行的人格都意味着强大。

  • 18 栗子啵啵 2020-06-30 18:46:46

    多年后的重读 这个译本很不错

  • 11 小兔蹦蹦 2019-07-30 10:12:54

    “毫无英勇之处的人,甘愿为真理而死的故事,……,我们所应得的唯一基督。”

  • 13 土拨拨拨拨拨 2021-03-10 22:38:26

    我觉得加缪在这里偷换概念:缺乏同理心,完全忠于自我这些特质也许被大众所厌弃,但是本质上这不是什么坏事,因为没有其他人受到实质性伤害,但是杀人可就不一样了?而且扣完一枪再扣四枪?书评里一堆人说社会因为一个人没有在母亲葬礼上哭泣而判处他死刑,excuse me?他明明是因为杀人才被判死刑好吧,也是不懂九分怎么打出来的¯\_(ツ)_/¯大概大家一边感慨:啊,我也是个异乡人,一边看着其他人的高分做了个“同乡人”。

  • 7 程雪衣 2019-09-09 17:20:46

    网易蜗牛上花了五六个小时翻完。 按说我也像默尔索一样是社会舞台的“局外人”,这样的书应是为我预备的。或是由于绝大部分篇幅是颠簸的车途中在心烦意乱中读完的,或是由于我对这种淡化情节的寓言式的小说不能适应,再或是我虽身处此境地而缺乏此方面的思考——总之这次阅读没带给我很大的触动。我只能说,我读完了它,毕竟它够薄。

  • 4 momo 2020-06-08 16:14:39

    第二次读,越发能体会到主人公的处境。在一个鼓吹多元化的社会,其实质不过是党同伐异,还远做不到求同存异。只要你不符合主流价值观,无论对错,无论是否合理,我都要将你视作异端,进行道德审判,从各个方面摧毁你。

  • 8 ziggy 2020-05-18 09:04:18

    原来世界上真的存在这种冷漠又固执的人,他不是故意要和对方对着干,只是他不在乎。

  • 4 人有所操 2020-12-10 22:14:12

    该译本不错。且附有加缪在美国版序及加缪年表。另,看到书后加缪照片的一瞬想到了《鼠疫》中的塔鲁。补记,默尔索因为没有在母亲葬礼上落泪被判死刑;我因为没有配合老师的做戏将被挂科。

  • 2 君向潇湘我向秦 2020-02-22 18:47:59

    结尾对牧师的咆哮实在是太畅快了

  • 2 蓝天漂猪 2020-04-07 13:01:03

    加缪对人性的探索让我脊背发凉。

  • 3 momo 2020-04-06 17:04:45

    看了才发现这本之前看过,也就是《局外人》,开始看的时候还年轻,很顺当地接受了这个故事,情绪也跟着主角走。现在看我发现自己竟然在思考:主角当时为什么没哭呢?然后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变成了审判的一员。这里的法院与其说是真正的法院,倒不如说是社会。如果说法律还有明确的判决依据,那社会上则是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主角最后活成了自己,我们却越来越活得像别人。别人的眼光是这个社会添加在我们身上的尺度,只要人还是社会性动物,这一条就永远不可避免。

  • 2 麦浪Lake 2023-03-31 15:11:51 上海

    读完之后倒是有一种淡漠的感受,刺眼的夏日似乎给予了文字一种曝光的焦灼感,不同于动物凶猛,而是一种冷清的漠然。一个人死后在世界上会不会存留些什么,在他对于死去母亲的看望中其实就已经有了答案,不再去追溯过去的回忆,其实也就放弃了未来,对于当下的感受即便真切却也是灰色的,像笑不出来的黑白喜剧默片一样,有着俯瞰世界的悲情。

  • 1 yoourrrrun 2022-10-04 14:23:14 澳大利亚

    “为了替一切画上完美的句点,也为了叫我不觉得那么孤单,我只企盼行刑那天能聚集许多观众,以充满憎恨和厌恶的叫嚣来送我最后一程。”

  • 2 Elaine 2020-03-30 12:18:46

    第二遍读,加缪的文字精炼简洁,如同主人公一样真实。哪怕被判死刑也绝不说谎,因为母亲过世没有流泪的就给灵魂判刑,没有按照世人的标准去做那就是不被接纳。那就用生命坚持自己最后的真实吧

  • 3 momo🌳🌿🐾 2020-08-14 01:36:43

    张一乔译本是最好的译本。第一次阅读存在主义小说,我得像默尔索一样诚实,承认阅读期间的不习惯和不适,各种评论也没有让我发自内心地深刻理解这部小说,待将来重读。

  • 1 逃跑吧兄弟 2020-05-20 22:24:41

    2020.5.20-75.一个活在他自己世界里的社会异类,他不是泯灭天量、十恶不赦之徒,他只是不愿意说谎。 他言必属实,毫无保留,拒绝掩饰自己的情感,却让社会大众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恐慌…… 翻开才知道这是《局外人》的另一个翻译版本。这个版本的作者自序深得我心。之前看过一版,解读之所以叫局外人,主要是因为美国司法上的一些问题。里面确认大篇幅描写司法审判过程,但是我觉得主要是是在讲生活,在讲个体和世界的关系。这本书之所以是经典,因为他让很多人在里面看到了自己。我也会因为害羞,因为不好意思,因为迟钝,而产生很多不及时不合适的反应,但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并不是一个恶人。

  • 2 電子螞蟻 2021-11-19 04:09:04

    人学会自我感动比较像人

  • 1 Naiie 2020-01-05 20:33:59

    大三时社团有个年终分享会,针对人生选择这一主题,我说“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但我知道我不想要什么” 四年过去了,看到这句话从默尔索的嘴里说出来时,熟悉的疏离感让我猛然发现其实我从来都没走出这场局外。

  • 1 沐柠 2021-02-06 12:31:20

    想到鲁迅的一句话,非常适合那群人:“从来如此,便对么?”为了替一切画上完美的句点,也为了叫我不觉得那么孤单,我只企盼行刑那天能聚集许多观众,以充满憎恨和厌恶的叫嚣来送我最后一程。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