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四库的书评 (8)

哪里欠缺着点独立精神?
1 一个大型的文化工程,当然有其目的。有的说是宣传,有的说粉饰太平。第2章,谈乾隆皇帝修撰四库全书的目的,但是啰里八嗦一大堆,还是没讲清楚。 但如果仔细观察案例,就会有所发现。第3章第47页,主要以朱筠为例,讲他1000多名学生,而且生活非常舒适,然后章学诚,邵晋涵,...
(展开)

黄修志评《皇帝的四库》︱十八世纪中国的皇权与“知识分子”
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的中国史研究呈现出“溯流而上”和“由外而内”的变化。受“教父”费正清的影响,学者们从关注近现代中国到关注清代中国,六七十年代主要关注十九世纪,侧重清朝与西方相遇后的历史,确立了费正清的“冲击-反应”解释模式和列文森的“传统-现代”二分法。但...
(展开)

细节问题很多,人文关怀很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首先,译得很糟糕,不仅引文没有还原,对原文也很乱来,例如P24将“Even these, the most famous literary cases in early Ch’ing history, were brought about as much by squabbling among the literati as by imperial absolutism.”译为“实际上,甚至清代早期一些著名的... (展开)
【转】杜泽逊:乾隆皇帝与“四库全书”
【作者简介】杜泽逊,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讲席教授。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当选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2010年至2012年担任文史哲研究院副院长,2012年至2018年担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