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宋朝的书评 (55)

一蓑烟雨 2022-05-17 22:48:07

《细说宋朝》:如沐春风,别开生面的历史著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是黎东方讲史系列的一种,亦是我看的第一本这个系列的著作。 本书文风简洁而通俗,体例简明而严密。通篇都很少引用原始史料,但其中所描写的人物对话却都是据史料而译成白话写就的,可谓既如沐春风又不失严谨,即便使用,也非常简练独到,不仅不会影响到叙述的连贯性,反而...  (展开)
霍姆斯基 2020-02-11 17:52:52

崖山之后,再无中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2020年疫情假期,断断续续利用将近一周时间读完这本宋史大部头。不同于一般编年体史书,作者虞云国采用“纪事本末体”的形式,将宋朝时期(不局限于宋朝,亦含辽、金、西夏、大理等)历史上九十四个事件或者人物,各成章节,构成全书,比如“烛影斧声”、“元丰改制”、“庆...  (展开)
Fal Conde 2023-12-12 15:23:20

宋高宗退位后对宋孝宗朝的郑智影响

我们主要还是看政治。 政治上主要有这么几点: 1.宋孝宗住在大内南面,太上皇住在北面,大臣们都称北内、南内,实际上变成两个政治中心。他在政治上的表现,第一个是干预重大的任命和政事,比如新宰相任命以后——任命是当然要经过宋孝宗的手——必须到北内去朝见太上皇,太上...  (展开)
边走边想 2020-12-21 09:54:16

从忿忿不平到心静气和

严格意义上这是我第一次通读宋史,对于这段屈辱和软弱著称的朝代史,以前都下意识地选择了回避。论屈辱程度,前有五胡乱华肆虐、唐有吐蕃祸长安,后有明朝萨尔浒、清之辛丑甲午,同样不遑多让,为何偏对宋朝耿耿于怀,大概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守着历代封建王朝中最文明开...  (展开)
白胡子 2022-09-14 17:51:55

细说宋朝

87,高梁河战败时,军中见太宗不知去向,竟有人打算拥立太祖之子赵德昭,这令太宗深感皇位未稳,于是转而注意内政。到雍熙初年,不仅太祖之子都已死去,连居于准皇储地位的皇弟廷美也已贬死,太宗最后一块心病已经除掉,因而可以放心去攘外了。 202,君主制是家长制的放大。一...  (展开)
此恨无关风与月 2024-02-03 19:03:37

小感~

以前读其他朝代都是厚厚的几卷书,读《细说宋朝》就一册九十四篇倒也简明爽朗,本书不仅细说了两宋三百一十九的历史,也有对同时期大辽、西夏、金、大理的概述,风格总体较为正统,点评分析相对较少,但质量很高。 宋朝真是一段让人扼腕叹息的历史,从治国疆域来讲,宋朝都不算...  (展开)
二兜 2024-02-01 23:57:09

细说宋朝之不想写书评

一本讲得超级细致但是不想写书评的书 书是昨天读完的,豆瓣书评是“书评拖会写”后面又不想写了。因为这本书看的时间太长了。基本上天天在看。他讲得真的很细致。让我晓得了原来玉皇大帝这个道教神仙人物的由来居然是宋真宗为了让自己的皇位继承上看起来名正言顺一点。玉皇大帝...  (展开)
Roc Li 2024-01-20 11:27:09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文化最辉煌的时代,也是最屈辱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也是失望之冬。 从赵匡胤黄袍加身到崖山之战幼帝自杀,历时三百余年,每一代宋帝的故事都很独特。石敬瑭为了当儿皇帝,拱手把幽云十六州送给辽国。这让几百年打造的防御工事不复存在,...  (展开)
麦田1989 2023-08-07 21:24:18

值得推荐

很多人喜欢宋朝,觉得宋朝经济发达,国家富饶,而且文人地位很高。但宋朝是我比较不喜欢的朝代之一,主要是因为周边强敌环伺,宋朝政治和军事太弱,多数皇帝暗弱无能、仰人鼻息,长期处于被动挨到的局面,生活在那样的朝代会很憋屈。 宋太祖赵匡胤算是宋朝唯一一个雄才大略的皇...  (展开)
聂小色 2023-01-25 12:20:52

日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细说宋史》虞云国 洋洋洒洒五十万字道尽了大宋朝三百一十九年的起起伏伏,虽然我觉得从赵匡胤之后,大宋就“伏”来着,没怎么“起”过,跟金国和辽国打来打去,领土却越打越小,皇上都被抓走好几个,打输了赔款称臣,打赢了也赔款,怪...  (展开)
逍遥客乐逍遥 2021-06-25 21:23:17

时间会带走一切,但历史会铭记

看史书,看什么?历史就像一碗面,每个人都能从中拉一根出来。同样一本书,有人看的是故事,新增了不少谈资;有人看的是军事、经济、人文、政治等;有人看的是历史进程,朝代的更迭,天道循环。 我看完本书最深的感受“时间会带走一切,但是历史会记录一切”。我们不能遗忘历史...  (展开)
Gaiseric 2020-04-17 17:46:30

另一种形式的“盛世”

三百年的宋朝,十八位皇帝,宋太祖踌躇满志,征战四方,选贤任能,豁达贤明,一举终结了唐末乱世,但他的后继者却没能建立起一个与汉唐媲美的大一统帝国,反而是在经济与思想文化上,创造了一个盛世。赵光义之不义、宋真宗之懦弱或为宋积贫积弱之始,他们外战无能,转向对内文...  (展开)
怪兽 2019-11-13 22:31:44

对宋朝的一些小看法

宋朝从地理上说并不是大统一王朝,其实也是三国时代的另一个版本,只是另外两个国家并不是由汉文化统治区域,我们大多数人对于同时期辽国和西夏到后来的金国都只是一知半解.有幸拜读这本书也是对于宋的好奇,毕竟书里也说宋是自战国时期后另一个中国历史上文化涌喷的朝代.宋建...  (展开)
听雨 2025-03-17 20:09:39

意难平意难平还是意难平!

宋朝算不上是完整的中原王朝,主要因为燕云十六州被后晋石敬瑭献给了辽国。而且同时期还有多个政权存在。 祖宗家法,杨文而抑武。因为太祖十分清楚自己的皇位是从后周手里夺来的,只要有武将足够强大就可以取而代之。所以宋朝在释兵权、分兵权上下足了工服。“不杀士大夫及上书...  (展开)
Ada Pan 2025-01-25 14:55:27

读宋史有感

历史近两月,读完了虞老师的细说宋朝,说是宋史,其实对同时期的辽夏金元蒙也有不少的篇章详述,以便了解北宋南宋的更替和外交。 书中讲史,真是让人感叹历史的相似性,南宋联蒙灭金,与靖康之难时,北宋联金灭辽何其相似。我们总认为统治阶级会吸取历史的教训,实际他们常常会...  (展开)
桃童默默呛 2025-01-01 10:48:58

目前读到最喜欢的宋史方面的书

书写既重人(记得钱穆先生強调过中国史学在于人,“天人合一”)。也对辽、西夏.金、元有所交化。序言里虞云国先生自己也提到了解宋朝不可不知先后同时存立的4个朝代。(有点像地中海史学,强调对大环境对历史的推动)。 要把握好这2点,感觉会好难写,书一定也比较难啃的那种...  (展开)
书还得是自己读 2024-12-25 20:58:06

有趣的不是历史,而是讲诉方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看完《明朝那些事儿》后,一直想看宋朝的历史,经书友推荐,在活动期间买了这本《细说宋朝》。 这个作者把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变迁与周边国家的恩怨纠缠都写了。输出的好多观点都特别棒!(见图) 还特别有梗。 ✨说熙宗“也似惧内的胚子,内心不平,无处发泄,便酗酒狂怒,...  (展开)
书还得是自己读 2024-12-25 20:58:05

有趣的不是历史,而是讲诉方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看完《明朝那些事儿》后,一直想看宋朝的历史,经书友推荐,在活动期间买了这本《细说宋朝》。 这个作者把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变迁与周边国家的恩怨纠缠都写了。输出的好多观点都特别棒!(见图) 还特别有梗。 ✨说熙宗“也似惧内的胚子,内心不平,无处发泄,便酗酒狂怒,...  (展开)
快乐小狗🐶 2024-08-13 00:00:17

积贫积弱or经济繁荣

这本书对宋朝这段历史时期的描写较为严谨细致,很像高中的历史教科书,读起来略枯燥乏味了些,很多地方读完就忘了。作者用词考究专业,细细读下来能感受到他的严谨用心,当然相应的也提高了阅读门槛,对读者的历史基础有一定要求。 之于我,整本书读下来很多地方似懂非懂,似乎...  (展开)
周涛 2024-07-15 00:08:56

读后的一点感想吧

我读书向来讲究一口气读到底,唯宋史与南明史稀稀拉拉拖了好久,只因为需要鼓太多次勇气读下去。尤其是几个重点:檀渊之盟、靖康之耻、绍兴和议、嘉定和议等等。每个都要缓上好几个星期。 从书的内容讲,本书既有详实的史实,也有犀利的史观,通俗却不失严谨,让人全面地了解有...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55条)

订阅细说宋朝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