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4页
引 言---------------------------------------------------------5页
导 论 清季至民国的“反迷信运动”与乡村社会的失序---------------7页
上 篇 超越现代认知机制的“乡土中国”想象--------------------26页
第一章 一种现代认知机制的生成及其对文学的重组----------------27页
第二章 鲁迅的乡村想象及其对现代认知机制的拆解----------------39页
· · · · · ·
(
更多)
内容提要---------------------------------------------------------4页
引 言---------------------------------------------------------5页
导 论 清季至民国的“反迷信运动”与乡村社会的失序---------------7页
上 篇 超越现代认知机制的“乡土中国”想象--------------------26页
第一章 一种现代认知机制的生成及其对文学的重组----------------27页
第二章 鲁迅的乡村想象及其对现代认知机制的拆解----------------39页
第三章 底层视角的建立与乡村社会危机的重新呈现----------------58页
第四章 乌托邦想象与“乡土中国”形象的再生产-------------------77页
下 篇 基于“乡土中国”的本土现代性方案诉求------------------89页
第五章 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困境与矛盾----------------------90页
第六章 重新发现传统乡村社会的特殊结构-----------------------103页
第七章 “韦伯命题”与“过密化难题”--------------------------113页
第八章 “乡土中国”与反现代的现代性建构----------------------121页
余 论 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制度实践:可能性及其限度------131页
结 语------------------------------------------------------- 141页
参考文献-------------------------------------------------------144页
· · · · · · (
收起)
1 有用 别理这只河豚 2022-12-14 12:26:16 山东
从文学史到思想史,何以乡土中国。这本书的写作是很扎实的,缘起论文而读,收获不少。
0 有用 继革 2020-12-30 22:03:17
王晓明老师高足的博士论文,问题意识很好。作者试图通过重新发现现代中国文学与思想中”反现代性”的案例来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寻找可能性。但似乎没有明确辨析反现代性思想内部的裂隙、分歧与不同指向。作者认为梁漱溟的反现代性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但也没有否定共产党的农村实践。尽管同属反现代性,但两者之间有巨大不同,到底哪种更有价值?
0 有用 兰陵 2021-03-29 14:11:48
作者最主要的观点是认为,在晚清以来的现代性叙事浪潮中,乡村被放置在了一个较低的位置并被认为是愚昧的代名词,而这样的危险在于脱离了中国现实语境。包括鲁迅废名沈从文在内的作家对于乡村的描写使得乡村重新被纳入到了现代性的叙事体系之中,并且使得乡村在文学和现实中的意义被重新发现。但是随着晚清以来的启蒙思想的勃发,旧有的乡村宗法伦理被打破,直至今天却都未曾建立起一个新的有效的类似于乡村宗法制的管理机制。
0 有用 蔲槿 2024-05-25 18:25:49 浙江
很不错的书,下篇转入文化研究,感觉作者有点力不从心
0 有用 Ladecuuue 2025-03-31 17:04:37 河南
可读性还行。“对于中国来说,农民革命的动力并不是来自于某个主义,而是来自于乡村生活世界的崩盘”,看到这句话,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