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欧文亚隆的自传,深刻体会到了那句“It's about what you are being, other than what you are doing.” 就如这本自传的书名《成为我自己》,回顾亚隆的一生,践行着存在主义的人生哲学。不是因为他选择了这个治疗流派,然后去学习它的技术。而是因为他正是这样的人,所以即便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根本没有什么方法论,他也能和来访者在存在主义的层面相遇、相谈,进而产生影响。他的专注、笃定、耐心令人敬佩,他阅读量的丰富让人向往,他面对自我的勇气令人尊敬。他的作品我基本都读过,搭配着回忆录里写的每一本书的成书背景,又让我对他的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
119 有用 世彦君 2019-05-26 23:54:51
读《弗洛伊德自传》,如其人格一般,我们读到的是极其克制与收敛。读《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亦是文如其人,带给我们满篇的奇幻和神秘。读亚隆的自传《成为我自己》,则让我们了解到大师生活中的平凡、真实和欢乐。(顺便推荐罗洛梅传记哈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847944/)
73 有用 Rod 2019-08-30 22:20:04
阅读的过程中好几次想到尼采那句“这就是人生?好啊,再来一次!”,没想到书的结尾也是这句话。亚隆的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共鸣和慰藉,他的真诚也很打动我。现在他也到了直面死亡,与恐惧和解的时候,但他所激荡的涟漪还会持续传递下去
35 有用 Gustav 2019-07-15 13:33:46
并没有以往看亚隆的书那么“收获良多”,似乎这只是他自己的人生总结,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偶像”。但这种对于收获的追求,是否也是死亡焦虑的一部分呢?
34 有用 臥東懷西 2019-07-01 23:02:55
可能是老亚隆最后一本书了,谢谢你!
15 有用 fatbird 2019-11-03 22:08:54
“涟漪”指的是,把我们自己的一部分传递给别人,甚至是我们不相识的人;就像投掷到池塘里的鹅卵石引起的涟漪一直扩散下去,直到不为肉眼所见,但它们仍在纳米水平上继续着。——这就是欧文·亚隆一直在做的事
13 有用 meiya 2020-04-15 11:57:25
看了这本亚龙的回忆录,我更加佩服这个老头了,一生都在探索、分析、重建自己,一生也在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生了好几个小孩,做到斯坦福教授,做心理咨询,带领团体,写教科书也写小说,充分活出了自己。
10 有用 ABC 2020-05-17 20:36:40
要么在未开化的愚昧和麻木中生活,既然思维触及了更远,那就接受和面对不确定性和无力掌控带来的焦虑。 其实意义是什么或许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相信并非无意义。存在是什么?生前、死后,两个虚空之间的生命的践行和体验。去发展自我,努力触及更遥远、更深层的自己。为什么而活?为死亡来临时不惧、无憾。
7 有用 Chou 2020-06-12 20:24:23
看完马上搜了一下维基,亚隆快90了。我好难受。看了四本他的书之后,感觉他现在就像身边的一个熟悉的老人一样,娓娓道来他的一生。想到可能即将不久于世,就难受,有些害怕。朋友问我对死亡的恐惧是什么。我说,是消失。就是消失。
10 有用 八月的可乐 2020-01-08 10:22:12
看欧文亚隆的自传,深刻体会到了那句“It's about what you are being, other than what you are doing.” 就如这本自传的书名《成为我自己》,回顾亚隆的一生,践行着存在主义的人生哲学。不是因为他选择了这个治疗流派,然后去学习它的技术。而是因为他正是这样的人,所以即便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根本没有什么方法论,他也能和来访者在存在主义的层面相遇、相谈,进而产生影响。他的专注、笃定、耐心令人敬佩,他阅读量的丰富让人向往,他面对自我的勇气令人尊敬。他的作品我基本都读过,搭配着回忆录里写的每一本书的成书背景,又让我对他的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
5 有用 米小豆豆豆豆豆 2020-07-30 17:49:07
心理学比如容易入门的书籍 但是讲真 大部分自己的故事 能学到的东西不算多
7 有用 莞尔和丸子 2021-01-21 23:48:59
第四章关于和父母,我应该会反复重读。有深深的共鸣。很喜欢的一本书。读到后面都有些不舍,还好亚隆还有其他的书等着我来读。对我而言我团体治疗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在这里大家彼此信赖,绝对的保守秘密,互相帮助,倾诉分享,治愈,这真的太棒了。相较于亚隆,我觉得他的妻子更伟大,攻读博士还生育了几个孩子,整个过程都是自己和兼职工搞定,无疑她承受不非常多。还有她是行走的百科全书,对于欧洲历史文化应该了如指掌,和她一起去逛博物馆美术馆一定非常幸福。最后希望自己记住要不留遗憾的活,这样才不会惧怕死亡。
2 有用 鼓鼓脸揍是媛宝 2024-05-01 12:15:12 新疆
书末用尼采的一句话结尾:「这就是人生?那么再来一次」怎样的人生才如此无憾呢 「你也许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但可以更好地成为自己」
3 有用 林窗 2019-08-03 22:54:17
“我围绕着一个圆圈而行,越接近终点,也就越接近起点。” 事实上,欧文亚隆是一个幸运且幸福的人。所以我一边在怀疑——这种无法亲身体验极端边缘和痛苦的经历是否是他治疗中缺失的一部分能量之时,一边又感叹他的人生经历和写作天赋赋予他的自信与平和,以至于在“直视骄阳”时,都可以坦然自若,镇静书写。
3 有用 素人苗苗酱 2019-12-28 01:57:20
本书是亚隆先生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亚隆先生从十二岁同理心的诞生谈起,其求学生涯、和玛丽莲亲密关系的建立,到思想体系的形成及一系列作品的诞生过程;从惶恐不安、自我怀疑的移民杂货铺的儿子成长为一代人本主义治疗大师。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平凡、真实、坦诚的偶像。亚隆先生在书中提到,一个人一生中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写一本优秀的小说。他本人就已经做到了,他将自己的思想通过故事的形式传递给读者,让“亚隆涟漪”以文字的形式影响千世万世。 当亚隆回忆起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时如是写道:我一生都在探索、分析和重建我的过去,但现在我意识到,我的内心充满了泪水和苦难,我可能永远也无法摆脱。对于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我们只能够全盘接受。能够做的就是接纳这部分的自己。正如封面所写,或许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可以更好的成为自己。
4 有用 Fulanlan666 2021-02-07 13:51:13
这可能是亚隆的最后一本书,但是我读亚隆的第一本,非常丰富,回望了亚隆的一生,其中有他的生活、工作、作品、思想。这给我启发非常多,一是如何读书,书是一辈子的东西,沉浸其中很幸福;二是生活,要追求一种无悔的生活,这位充满智慧的老者给了我们生活的建议;三是对于死亡的态度,直视死亡并坦然面对要有很大的勇气;最后就是成为自己的一些问题,如何处理亲密关系?选择何种生活方式?选择什么样的伴侣?如何面对疾病、死亡和焦虑?我想书中有一些答案。
2 有用 河 2020-12-21 03:22:53
在异乡熬夜读完,几乎要流泪。按照顺序大致讲了作者有些阴郁的童年和青春期、成年后的生活,以及他的学术生涯、写作生涯。感慨作者的成长经历,从开篇的梦境(作者写了不少体现自己无意识活动的梦境,并分析它们是如何体现自己内心的想法的)便被文字的真诚所打动,向往他相对自由的知识和经验探索,找到自己所擅长又热爱的领域,羡慕他和妻子定期的旅居写作生活,同时也因为看到他的烦恼与痛苦感到一种安慰的力量,读他对自己其他书的描述也让我对它们兴趣大增(例如终于明白《当尼采哭泣》的定位),并且了解到更多的哲学和精神分析可以切入的点,收获颇多。值得一提的是,开始读此书后,做了一个信息量超大的梦,几乎完全吻合最近内心所想之事,我为其丰富又准确的元素而惊叹,这为作者所相信的无意识自我在梦境的体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 有用 Ray 2021-05-15 19:56:24
欧文·亚隆的作品对我来说就像里程碑。读完《当尼采哭泣》之后,我第一次认真写了篇长评藉以纪念。读完《直视骄阳》之后,我抑制不住强烈的共情,给平日交流并不深的父亲拨通了电话。读完《成为我自己》,之前亚隆教授所有作品就像白描线稿,今天终于被涂上了颜色,那个温暖坚定却远在天边的神,以一副世俗、亲切、鲜活、真诚的样子站在了我眼前。这部作品有太多太多让我共鸣的地方了,很难用一两句话来形容它带给我的感受,是我今年第一本读完想打六星的作品。
4 有用 greatabel 2020-03-07 17:10:53
和父亲关系好,母亲关系不佳,作者的经历我有深深的体会啊,有时候觉得父亲死后和母亲缘分快尽了,早就过了需要父母认同我的阶段,但纠缠起来时还是很难过,希望自立到能和所有上一代人拉开更远距离的时候早点到来
3 有用 银手镯 2019-08-12 10:16:33
没有读完,散文,太散,需要集中精力阅读,用心体会。有难度的书。
1 有用 知名不具 2023-09-15 21:43:37 云南
羡慕得死去活来,这样的人生,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