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修订第8版)》试读

导读

这是一部最近出版的较新的西方哲学史。本书全名为《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的哲学史》。我国读者过去所习见的西方哲学史一般都是从古希腊前苏格拉底的自然哲学家讲起,下迄19世纪末20世纪初。本书作者为当代学人,内容则下迄20世纪末叶。本书的规格仍然是以历来各个哲学家为主,而于各个流派的传承、传播及其影响则涉及不多,所以严格说来仍是一部哲学家的历史,而不是一部哲学本身的历史...

  1. 中文版序
  2. 第八版译者序
  3. 第七版译者序
  4. 前 言

苏格拉底的前辈

人类已经在这个星球上生活了千百万年。当然,我们不能知道最早的人们的所有经历和思想。然而,我们还是有理由设想,那时的人们就像现在一样被一种想要解释世界的欲望所驱使。或许我们最早的先人们思考过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他们在动物中是否是独一无二的,在包围着他们的大地之外是否还有一个世界。他们或许也曾经想知道,对于道德行为或社会秩序,是否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适用于...

  1. 苏格拉底的前辈
  2. 什么东西是持存的?:泰勒斯
  3. 什么东西是持存的?:阿那克西曼德
  4. 什么东西是持存的?:阿那克西米尼

智者派与苏格拉底

第一批希腊哲学家关注的是自然;而智者派和苏格拉底则将哲学的关注点转到了对人类的研究。他们不去问"事物的终极原则是什么"等一些关于宇宙的大问题,而是提出一些与道德行为有着更直接关系的问题。哲学由主要关注科学问题转而关注基本的伦理问题,这一转向能在下述事实中得到部分解释: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们彼此之间并没有能达成任何一种统一的宇宙概念。他们对自然提出了各不相...

  1. 智者派与苏格拉底
  2. 苏格拉底
  3.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生平
  4. 作为哲学家的苏格拉底
  5. 苏格拉底的知识理论:思想的助产术
  6. 苏格拉底的道德思想
  7. 苏格拉底的审判和死亡
  8. 柏拉图的生平
  9. 理念论
  10. 道德哲学
  11. 灵魂概念
  12. 恶的原因:无知或遗忘
  13. 政治哲学
  14. 政治哲学:巨人般的国家
  15. 政治哲学:哲学王
  16. 政治哲学:国家中的德性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84年生于色雷斯东北海滨的小城斯塔吉拉。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医生。很有可能亚里士多德对生物学和一般科学的兴趣在他幼年时代就得到了培养。在他17岁的时候,亚里士多德前往雅典进入柏拉图学园。他作为一位学生和学派的一个成员,在那里一直待了20年。亚里士多德在学园里有"博览群书"之称并被誉为"学园的头脑"。虽然为了形成他自己对于一些哲..

  1.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2. 形而上学
  3. 形而上学:界定形而上学的问题
  4. 形而上学:质料和形式
  5. 变化的过程:四因
  6. 变化的过程:不被推动的推动者
  7. 政治学
  8. 政治学:国家类型

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十分关注自己的个人命运,这为他的哲学活动提供了推动力。从很小时候开始,他就苦于一种道德上的深刻的困扰。这种困扰激发了他内心对智慧和精神上的宁静的毕生追求。354年,他出生在非洲努米底亚省的塔加斯特城。虽然他父亲不是基督徒,但是他母亲莫尼卡却是这个新信仰的虔诚信徒。16岁时,奥古斯丁在迦太基开始学习修辞学。迦太基是一个生活放浪成风的港口城市。虽然他母亲向他..

  1. 奥古斯丁的生平
  2. 历史和两座城
  3. 阿奎那的生平
  4. 哲学与神学

大陆理性主义

虽然哲学很少以极其突然的方式改变自己的方向,但有因为新的关注和新的重心而把自己与刚刚过去的时代清晰地区别开来的时候。这就是17世纪大陆理性主义的情况,它的创立者是笛卡尔,而它的新方案开始了所谓的近代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大陆理性主义者想做的很多事情都已经由中世纪哲学和培根与霍布斯尝试过了。但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形成了一种新的哲学观点。由于受到科学进步的影响...

  1. 大陆理性主义
  2. 笛卡尔:笛卡尔的生平
  3. 笛卡尔:作为方法的怀疑
  4. 笛卡尔:上帝和外部事物的存在
  5. 笛卡尔:心灵和身体

英国经验主义

虽然经验主义学派是以不事张扬的方式出场的,但它还是注定要改变近代哲学的航向和关注点。如果说培根的目的是"一切人类知识的……整体重建"的话,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奠基人洛克所定的目标则更为审慎,即 "做一点地基的清理工作,并且扫除一些挡在知识道路上的垃圾。"但在"清理"和"扫除"的过程中,洛克却弄出了一种对心灵如何运作的大胆而独创的..

  1. 英国经验主义
  2. 洛克:洛克的生平
  3. 洛克的道德和政治理论
  4. 卢梭:卢梭的生平
  5. 卢梭:社会契约

康 德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活了80岁,一生都是在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城度过的。他的父母都不是有钱人,他们受自虔信派熏陶的宗教精神对康德的思想和个人生活产生了终生影响。他在当地的腓特烈学校开始接受教育,这个学校的校长也是一个虔信派教徒。1740年,康德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在这所大学里,他学习了古代经典、物理学和哲学。这一时期德国大学的哲学讲坛被哲学家克里...

  1. 康德的生平
  2. 康德的哥白尼革命
  3. 黑格尔:黑格尔的生平
  4. 黑格尔:绝对精神
  5. 尼采:尼采的生平
  6.  "上帝死了"
  7. 阿波罗精神与狄俄尼索斯精神
  8.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和遵守规则
  9. 马丁·海德格尔:作为在世的此在
  10. 译者跋
  11. 出版后记

>西方哲学史(修订第8版)

西方哲学史(修订第8版)
作者: [美] 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 [美] 詹姆斯·菲泽
副标题: 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
isbn: 7506287102
书名: 西方哲学史(修订第8版)
页数: 508
出品方: 后浪
译者: 邓晓芒, 匡宏
定价: 68.00元
原作名: Socrates to sartre and beyond :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09-2
装帧: 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