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的书评 (2805)

生活是甜蜜 2022-06-02 20:14:47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版

读书笔记|赫尔曼·黑塞《悉达多》

“你的灵魂就是整个世界。” 🕵🏻‍♀️“悉达多” 黑塞曾为“悉达多”一词作过解释:它是由梵语的“悉达”(siddha)和“多”(artha)组成,前者表示“获得”,后者则为“找寻到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就是“他找到了(生存的)意义”。 作为婆罗门之子,主人公悉达...  (展开)
小金刚 2022-03-03 13:06:51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版

Seeking and Finding

When a person seeks, it can easily happen that his eye sees only the thing he is seeking; he is incapable of finding anything, of allowing anything to enter into him, because he is always thinking of what he is looking for, because he has a goal, because he...  (展开)
看天下 2021-12-01 19:55:12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版

智慧无法言传

德国诺奖作家黑塞的作品。 看书名和目录还以为是佛陀传记类的作品,读后发现写的是一位佛陀时代的婆罗门修行者的传奇经历。 感触较深的是主人公年迈时总结的一个观点:智慧无法言传。 作者表达的另一个观点是:每个人的修行之路是不同的,不可强求一致。 有人说:“ 这本书和佛...  (展开)
clumsy moon 2021-11-20 20:19:32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版

殊途同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好到我几度想站起来鼓掌…… 悉达多青年时同友人到舍卫国孤独园听法,这正是世尊传法金刚般若波罗密之处,也就是《金刚经》的传法之处。悉达多不信任何法义,同世尊交谈,他说这明晰的法义中不包含世尊的历程,所以他要继续他的求道之路,并非是寻找更好的法义,而是为了摆脱所...  (展开)
万延元年的足球 2021-11-18 17:04:03

李雪涛:欧洲文明的东方神话

一、以基督教思想为基础的欧洲人文主义传统 作家黑塞所建构的悉达多故事,其实是一个异质的多元文化的统一体,它将断裂的时间和空间重新“安排”在了这个虚构的“印度”中,其中并没有连续的时间和历史,是一个古典主义与浪漫派的冲突与融合,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式的狂想,以及...  (展开)
霍尔顿 2021-10-31 21:50:34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版

《悉达多》- 通往快乐的圆融之路

前言 我极喜欢黑塞的作品,他爱描写自我觉察和醒悟之旅,而这类故事让我深有共鸣。自我觉察是稀有品质。如今,人们拥有丰富到冗余的物质生活,骄傲地沉迷于其中而不自知,自觉便更显稀有。而黑塞和他的主人公,带着勇敢的自我灵性故事,穿越百年时空,抨击着人们的心。了解卡门...  (展开)
薛同 2021-10-27 15:01:19

万物皆我

对比过几个译本,杨武能译本更偏直译,明显的词不达意,忽略了太多潜层寓意;姜乙译本已经比较注重贴合原意了,但时而直译,时而意译,看的我迷糊又着急;张佩芬译本又太注重意译,这就导致很大程度上张佩芬是以自己的理解重新写了一遍《悉达多》。综合而言,这版在直译和意译...  (展开)
Blue Bohemian 2021-09-18 14:16:40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版

树影婆娑,知更翩舞,兜转轮回,树影犹在

说起这本拥有诗的体裁的小说,通读一遍之及,是一个人的历程,意犹未尽,再而次之,品出无尽无休的思念与渴望—对于这世界的渴望。以此便知:“一脚踏出,便难回头,坠入三千世界的血海” 曾读博尔赫斯大受震撼之余,“强劲的想象产生现实”之际,何谓非想象之现实?又何谓现实...  (展开)
Yvette 2021-07-30 01:36:53

与本书无关,与黑塞有关

把乔达摩与悉达多拆分成两个角色确实是绝妙的想法,让乔达摩去代表所有的理论,让悉达多去实践所有的经验,但悉达多实践的显然不是佛法,而是黑塞自己的人生哲学。 黑塞的世界观是高度自洽的,概括起来也很简单——唯心主义+实践论+东西方文化糅合的神秘主义。就读过的有限几本...  (展开)
Mo 2021-07-07 17:39:19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版

我为什么推荐姜乙译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俗语言,大道至简。姜乙的译本是最精炼平实,而具有黑塞禅意和韵律的。开头寥寥数笔的遣词,就勾勒出一位优雅清朗的婆罗门之子,被拥戴于所有人兴致勃勃的热爱中。而往下则令你疑虑,为何如此完美的悉达多也会怅然和痛苦,他会找到他的阿特曼,即“神我”吗?于此,你就有了读...  (展开)
月球百香果 2021-04-15 21:42:41

《悉达多》

一味禅思无法参透一切,总是听从他人说道也无法取得真理,只有靠亲身经历和行动才能补全感官上的空缺。经历过,体验过,却依旧能放下繁华和虚荣、金钱和享乐,回归真我,回归尘土,回归空无一物,才能算是真的悟道吧。 不知为何,读书过程中我折服于作者的文笔,沉醉于他所描述...  (展开)
茶壶嘴 2021-03-04 15:52:28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版

修行在人世间

度过一生并非漫步穿过田野,我们必须变蠢、习恶、犯错,必须经历厌恶、失望、痛苦,最后繁华落尽,一切反璞归真,幡然醒悟,才能找到自己的阿特曼。 这篇简短的长诗,写完了芸芸众生的一生。读完此书,心中似有无数的感慨想宣之于口,却又觉得言辞太过薄弱,亦是自己阅历太浅,...  (展开)
盐茶 2020-11-28 20:07:08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版

黑塞给我们的自我和解之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本小说集,分为《盖特露德》、《克诺尔普》和《悉达多》三篇小说。篇幅实在是长,足足花了我七个多小时才看完。 黑塞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老天,为什么这么无聊。在我熬夜看《盖特露德》看了一小时四十分钟的时候我忍不住这么想。无聊的点在哪里呢?大概是由于黑塞文笔的克...  (展开)
花想容 2020-09-07 11:12:54

荣格与黑塞《悉达多》(又译流浪者之歌)

引 言 赫尔曼·黑塞的《流浪者之歌》写的是悉达多苦苦求道最后悟道的体证之旅。1921年,黑塞的心理危机曾导致这本书的创作受到阻碍。因此他直接向荣格求助,进行了数周的心理分析。黑塞后来对这一系列的心理分析做出了积极的评价,称自己得到了他所需的帮助。其实自1916年始 ,...  (展开)
人品是有点问题 2020-07-03 22:44:49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版

《悉达多》

20年第19 这本书刚好是在毕业旅行的那一周看的,特别短,所以在旅途中基本上就看完了,剩了个结尾,没舍得看,因为不知道如何整理情绪形成文字。于是留到了今天。 看这本书就好像在看自己的心路历程,这种挣扎与追寻,仿佛找到了知音,把我内心最深处最深刻最无法言说的情绪与...  (展开)
卡布奇诺花蜜 2020-01-02 23:53:44

在黑塞的悉达多上涂抹几笔

我所证悟的东西与我的信仰无关。 作为一个不太正经的,喜欢看藏传佛教书籍的人来说,《悉达多》这本书,真的让我感受非常非常深刻,就印度、佛教的流变,写作,诗意化已写的明明白白。有了这本书的脉络,之后的《玻璃球游戏》综合了人类全部文化,其思想图景一跃巅峰。 就对于...  (展开)
ami 2019-11-27 20:30:21

《悉达多》讲述的不是佛法修行之路

不少读者认为,《悉达多》讲述的故事是佛法的修行,实则,书中悉达多所追求的是印度婆罗门教的“梵我”。 禅宗有一则著名的公案:“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说的就是这个“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其中的“心”与“识”,指向的也都是这个“我”。这个真我就是涅槃本际,...  (展开)
momo 2019-09-17 15:45:19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版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整本书给我的感觉实在是太舒服了,从译者序到正文再到初版译者序......我实在是太羡慕了,书其中的一些道理我有意会到,但他们能用通俗且美的语言把这样的道理表达出来。看到书最后两章真的直教人拍着大腿喊牛逼。 上一次写王安忆先生为短经典系列做的序改变了我对序言的看法,...  (展开)
S🌈 2019-08-29 15:11:29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版

《悉达多》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悉达多》赫尔曼黑塞 看了两个译本的,个人感觉各有所长,苏念秋的译本胜在通俗易懂,可以用简单明了的句子让你体会作者的思想,姜乙的译本是小伙伴推荐,文采斐然,精彩纷呈。在我阅读的过程中两个译本总在理解上互相补充,看完这本的翻译,就特别想知道另外一本会怎样表达,...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40 141 后页> (共2805条)

订阅悉达多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