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生存指南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winniechan8 2021-12-19 22:04:15

    经济能力完全独立后,离开家庭,重建自己,重新生活。若父母缘还在,再重新相处,人与人之间关系,只有遇见和分开

  • 0 C绿子 2022-07-09 21:35:57

    本来想看看怎么拯救原生家庭结果发现书里面的案例更离谱,哈哈哈对比得到缓解

  • 0 长假海滩 2022-12-27 11:01:02 山东

    幸福的一生由童年治愈,不幸福的用一生治愈童年!原来需要治愈的只是自己!

  • 0 康康istj版 2023-07-29 14:41:51 北京

    实在无法苟同里面的一些观点,看了一半弃了。

  • 0 2023-08-20 19:46:57 北京

    好好活下去 从摆脱别人给你规定的剧本开始

  • 0 时间都哪儿去了 2023-04-12 21:17:14 北京

    来看看原生家庭究竟是指什么?

  • 0 Christinaaa 2019-08-12 12:47:16

    看了14季犯罪心理之后,觉得很有必要读一读

  • 0 四味菜有点咸 2020-05-27 15:12:26

    看了一半多了,不是非常认真地在看,很多理论和结果是不太记得住的,边看边回忆自己的成长环境,同时边告诫自己在养育Ivy时要注意的地方。 很大的触动点在于,看到书里描述的负面消极的人格\性格,想起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人或事,以前我总是会想当然地judge这个人,看书中对他们的分析,会恍然可能这些人经历了跟我不一样的童年、被不同的养育方式对待过。今后对不同的人,希望可以更多一些理解。 年过而立,希望可以有更平和的心态,更宽容地对待这个世界。

  • 0 一条鲨鱼 2019-12-09 18:04:00

    只有被原生家庭折磨过的人才会懂吧

  • 0 番茄加糖 2021-02-12 16:50:54

    忘记过去的人注定会重蹈覆辙

  • 0 Faye 2019-12-03 14:51:16

    喜欢作者客观冷静的态度。

  • 0 喵喵喵喵喵 2021-01-13 19:03:36

    刚读了开头,就觉得有些醍醐灌顶。待全读完后再来补充总结。

  • 0 Tranquility 2020-11-15 06:14:14

    内容太惊悚了,感觉自己在看恐怖书

  • 0 silence 2019-11-10 00:29:35

    探讨了成长经历对个体的影响,作者认为,环境对个体的性格和性取向起着更关键的作用,比如基因相同的同卵双胞胎,因为抚养经历不同也会发展出截然不同的性格。这本书和苏珊xxx得相比更符合我的需求,之前那本原生家庭主要讲的都是些特殊的原生家庭,缺乏共性,还有很多很无谓的话。

  • 0 喜宴佳佳 2020-02-14 18:28:22

    和之前的自私的基因恰好是针锋相对的观点。先天基因与后天教养间的对决,等我看完再说。

  • 0 Vin 2021-03-25 01:10:26

    很好一本书。 “除此之外,艺术还有一个控制其他人的元素(通过作品来影响受众的情绪)——作品中表达的情绪往往是艺术家本人无法应对的。” “依赖型的抑郁症患者获得自我价值感的方式是幻想在人际关系中被爱,“目标重心”型抑郁症患者获得意义和自尊的方式是幻想自己获得了成就。” “我们可能发现自己对下流的、不合法的性行为感到特别兴奋,但是对爱无感,因为它太靠近家庭(我们的原生家庭)了。我们情不自禁地与不被世俗接纳的性对象纠葛在一起:例如,制服护士学生妹,下流痞子小瘪三。”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