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得到“自由”的同时,也会被“自由”本身所束缚。“自由”是所有人终生追寻的伪命题,是永远无法抵达的悖论。
戏剧独白式的心理活动,哲学思辨光彩熠熠。浪荡子、有骑士风度的痴情种、交了好运的失败者,帕斯卡尔说不上多么讨人喜欢,可他的絮絮叨叨多么诚恳,在成功学至上的今天显出忠厚至可笑的善良。社会意义上的自由、自我与他人,皮兰德娄使闹剧也有不凡的纵深。“生活有特权”“生活从艺术创作中抄袭了这些事实,当然它并不知道是在抄袭。”文论上极有启发。
诺奖得主、一代文学大师皮兰德娄必读经典,一本“幽默里透着悲凉,怪诞中蕴含哲理”的小说,主人公两次抛弃“自我”,制造自己的“死亡”,开一场泛着阴暗色彩的大玩笑!
一幅细节琐碎的小镇风俗画。
太精彩了,一两句话不足以形容皮兰德娄的伟大
少看译后记提升生活质量
突然被世界除名(被死亡),获得一笔意外之财,丢掉所有过往,做一个新的我,开始一段新的人生,开始会觉得很兴奋诶!想当然的觉得这就是自由,然而~自由?不存在的,只要活着,就不可能自由,更别说没有身份的活着了。参与琐碎的日常也许比追求梦想中的自由更能体察到幸福,学会对荒诞的事冷眼旁观,对自己的生活具体负责。为纪念作者,12369小星星被命名为“皮兰德娄星”。
阅读体验真的不好,全书三百多页,前面九十多页真的是硬着头皮读下来的,或者是因为书是帕斯卡尔以叙述者的姿态来讲自己的故事的原因吧。帕斯卡尔一边想摆以前的生活,一边又想做真实的自己。人活在谎言当中又怎么能做真正的自己呢?!
元小说和戏剧式独白,戏剧张力饱满,不露声色地反转再反转:第一次死亡之后,兴奋地更名换姓,开启新的人生,发现还是在凡尘俗世间纠缠,于是重启死去的身份,狼狈不堪地在时间的废墟上找到一处缝隙终老。意大利作家迪诺.布扎蒂1940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魔法外套》,其中有个故事《错误的死讯》,短小精悍地讲述了画家被错误宣布死去后的际遇,最后他选择主动走进自己的棺木,结束“第二个”人生,相似的主题:当“向死而生”成为“死而复生”真的就是找到解药?未必,生之所以生,是因为向死,而非抵达。
我的影子就在地上,谁都可以在我的影子上踩过去,踩我的头,踩我的心,而我只能默默忍受。
基尔凯戈尔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人在阳光明媚的早晨一觉醒来发觉自己已经死了,才知道他自己的存在。听起来是一个悖论,其实基本概括了这本小说的主旨。 存在主义再一次证明人只有在痛苦中,才会思考存在的意义。现实所有外物赋予的意义,分崩离析后,人才会回到最初的思考,那就是存在的意义。 因为这个时候人想的是死亡。而死亡是和存在相依的。 主角在阴差阳错下被死亡,获得新的身份,抛弃了所有外界赋予的意义。带着一大笔钱过上遵循内心的生活。 却囿于法律身份的阻碍,于是回到故乡直视过去,发现找回法律身份过程,已经可以直视和反抗过去的生活。 小说人的存在意义有两层,一个是自身内心的存在,一个法律赋予的存在。法律存在是不可变得,xx之子,xx之妻。而人能改变的是重新审视内心的存在。
帕斯卡尔的第一次死亡,仿佛在我的梦中常常出现,带着负罪感在人群前消失,告别过去,遁入自由,一干二净。
读了两遍,上帝啊我要祷告了,红灯笼那一章带给我的感受与佩德罗巴拉莫是一样的,这样独语的思考,模糊了小说中一切人物经历的边界线;这对话其实是自我同自我进行的,长着如普遍生活一般的嘴脸,读了想哭,能治我的病。
翻译读起来特别吃力,特别不顺畅。故事也一般,讲一个人获得完全的自由后,体验到的绝对孤独。
语言读着很舒服顺滑,后面情节却有一点点像复仇爽文?
作者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展现了一个游离于社会与法律之外的“局外人”。对文章的解读其实译后记分析的十分透彻。(翻译也不是说不好,至少做到了“信”跟“达”但还有提升优化的空间。)
本来对题材很感兴趣,但是描写的侧重点好像跟想象的不同,翻译也…… 其实很多时候低分不是打给原著
太 有 意 思 了
一想到“我变成了我的影子”,整个顺理成章而荒诞真实的故事又突然变得荒谬起来。很老派的笔法,但一丝不乏趣味性。
这本书太伟大了。好书,总是让你看清自己自欺欺人的另一面。混乱是人为的,机制也是人为的。一般人(生物学社会学)并不存在,只存在特殊具体荒诞不经的个人,正常生活是种面具个人情愿成为自己的木偶,直到他们再也不能忍受这一面具,最后会把它撕得粉碎。
> 已故的帕斯卡尔
41 有用 宁测测 2019-07-24 16:34:20
得到“自由”的同时,也会被“自由”本身所束缚。“自由”是所有人终生追寻的伪命题,是永远无法抵达的悖论。
15 有用 毛绒绒 2019-08-09 12:47:40
戏剧独白式的心理活动,哲学思辨光彩熠熠。浪荡子、有骑士风度的痴情种、交了好运的失败者,帕斯卡尔说不上多么讨人喜欢,可他的絮絮叨叨多么诚恳,在成功学至上的今天显出忠厚至可笑的善良。社会意义上的自由、自我与他人,皮兰德娄使闹剧也有不凡的纵深。“生活有特权”“生活从艺术创作中抄袭了这些事实,当然它并不知道是在抄袭。”文论上极有启发。
9 有用 后浪 2019-08-20 14:43:13
诺奖得主、一代文学大师皮兰德娄必读经典,一本“幽默里透着悲凉,怪诞中蕴含哲理”的小说,主人公两次抛弃“自我”,制造自己的“死亡”,开一场泛着阴暗色彩的大玩笑!
6 有用 何宇轩 2020-08-20 16:55:40
一幅细节琐碎的小镇风俗画。
2 有用 蔡粘粘 2019-09-02 16:47:43
太精彩了,一两句话不足以形容皮兰德娄的伟大
5 有用 Pakchenko 2020-08-30 19:49:19
少看译后记提升生活质量
1 有用 問風 2023-01-14 17:46:59 四川
突然被世界除名(被死亡),获得一笔意外之财,丢掉所有过往,做一个新的我,开始一段新的人生,开始会觉得很兴奋诶!想当然的觉得这就是自由,然而~自由?不存在的,只要活着,就不可能自由,更别说没有身份的活着了。参与琐碎的日常也许比追求梦想中的自由更能体察到幸福,学会对荒诞的事冷眼旁观,对自己的生活具体负责。为纪念作者,12369小星星被命名为“皮兰德娄星”。
5 有用 fansy 2019-11-15 21:09:08
阅读体验真的不好,全书三百多页,前面九十多页真的是硬着头皮读下来的,或者是因为书是帕斯卡尔以叙述者的姿态来讲自己的故事的原因吧。帕斯卡尔一边想摆以前的生活,一边又想做真实的自己。人活在谎言当中又怎么能做真正的自己呢?!
1 有用 跳房子 2020-05-22 18:13:20
元小说和戏剧式独白,戏剧张力饱满,不露声色地反转再反转:第一次死亡之后,兴奋地更名换姓,开启新的人生,发现还是在凡尘俗世间纠缠,于是重启死去的身份,狼狈不堪地在时间的废墟上找到一处缝隙终老。意大利作家迪诺.布扎蒂1940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魔法外套》,其中有个故事《错误的死讯》,短小精悍地讲述了画家被错误宣布死去后的际遇,最后他选择主动走进自己的棺木,结束“第二个”人生,相似的主题:当“向死而生”成为“死而复生”真的就是找到解药?未必,生之所以生,是因为向死,而非抵达。
2 有用 smile 2019-12-01 18:59:01
我的影子就在地上,谁都可以在我的影子上踩过去,踩我的头,踩我的心,而我只能默默忍受。
2 有用 拎 2021-02-07 01:54:17
基尔凯戈尔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人在阳光明媚的早晨一觉醒来发觉自己已经死了,才知道他自己的存在。听起来是一个悖论,其实基本概括了这本小说的主旨。 存在主义再一次证明人只有在痛苦中,才会思考存在的意义。现实所有外物赋予的意义,分崩离析后,人才会回到最初的思考,那就是存在的意义。 因为这个时候人想的是死亡。而死亡是和存在相依的。 主角在阴差阳错下被死亡,获得新的身份,抛弃了所有外界赋予的意义。带着一大笔钱过上遵循内心的生活。 却囿于法律身份的阻碍,于是回到故乡直视过去,发现找回法律身份过程,已经可以直视和反抗过去的生活。 小说人的存在意义有两层,一个是自身内心的存在,一个法律赋予的存在。法律存在是不可变得,xx之子,xx之妻。而人能改变的是重新审视内心的存在。
2 有用 Rapheal 2020-07-11 15:57:50
帕斯卡尔的第一次死亡,仿佛在我的梦中常常出现,带着负罪感在人群前消失,告别过去,遁入自由,一干二净。
4 有用 InIandFIoating 2021-08-16 11:56:06
读了两遍,上帝啊我要祷告了,红灯笼那一章带给我的感受与佩德罗巴拉莫是一样的,这样独语的思考,模糊了小说中一切人物经历的边界线;这对话其实是自我同自我进行的,长着如普遍生活一般的嘴脸,读了想哭,能治我的病。
4 有用 好好看电影 2022-03-04 23:45:50
翻译读起来特别吃力,特别不顺畅。故事也一般,讲一个人获得完全的自由后,体验到的绝对孤独。
1 有用 江枫 2022-01-28 22:11:34
语言读着很舒服顺滑,后面情节却有一点点像复仇爽文?
1 有用 超人不会飞 2022-09-17 09:20:17 浙江
作者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展现了一个游离于社会与法律之外的“局外人”。对文章的解读其实译后记分析的十分透彻。(翻译也不是说不好,至少做到了“信”跟“达”但还有提升优化的空间。)
2 有用 水杉 2022-04-06 13:32:39
本来对题材很感兴趣,但是描写的侧重点好像跟想象的不同,翻译也…… 其实很多时候低分不是打给原著
0 有用 狐不歸 2020-01-22 18:30:45
太 有 意 思 了
0 有用 庆祝无意义 2019-11-11 00:33:10
一想到“我变成了我的影子”,整个顺理成章而荒诞真实的故事又突然变得荒谬起来。很老派的笔法,但一丝不乏趣味性。
0 有用 小熊QQ 2020-12-08 17:29:07
这本书太伟大了。好书,总是让你看清自己自欺欺人的另一面。混乱是人为的,机制也是人为的。一般人(生物学社会学)并不存在,只存在特殊具体荒诞不经的个人,正常生活是种面具个人情愿成为自己的木偶,直到他们再也不能忍受这一面具,最后会把它撕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