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人,或所有的士兵》是著名作家邓一光历时五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是邓一光自2008年推出《我是我的神》之后又一重磅原创作品。十年磨一剑,这是一部值得期待的作品。
《人,或所有的士兵》讲述了一个关于战俘的故事。1941年12月8日,即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第二天,日军突袭香港。香港守军经过18天的抵抗宣布投降。中华民国第7战区兵站总监部中尉军需官郁漱石在这场战争中不幸被日军俘虏,在位于燊岛丛林中的D战俘营度过三年零八个月非人的生活。作者以细腻的文笔和悲怆的情感书写出这个故事,揭露了战俘内心鲜为人知的隐秘世界。
故事从一个庭审开始,以多人多角度的叙事展开。从被告郁漱石、审判官封侯尉、郁漱石的养母尹云英、郁漱石的上司梅长治、李明渊、战俘营的次官矢尺大介、律师冼宗白、战俘营的战友亚伦的叙述中,两条线索逐渐清晰。一条线索为郁漱石日本留学,美国工作及回到国内工作卷入...
《人,或所有的士兵》是著名作家邓一光历时五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是邓一光自2008年推出《我是我的神》之后又一重磅原创作品。十年磨一剑,这是一部值得期待的作品。
《人,或所有的士兵》讲述了一个关于战俘的故事。1941年12月8日,即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第二天,日军突袭香港。香港守军经过18天的抵抗宣布投降。中华民国第7战区兵站总监部中尉军需官郁漱石在这场战争中不幸被日军俘虏,在位于燊岛丛林中的D战俘营度过三年零八个月非人的生活。作者以细腻的文笔和悲怆的情感书写出这个故事,揭露了战俘内心鲜为人知的隐秘世界。
故事从一个庭审开始,以多人多角度的叙事展开。从被告郁漱石、审判官封侯尉、郁漱石的养母尹云英、郁漱石的上司梅长治、李明渊、战俘营的次官矢尺大介、律师冼宗白、战俘营的战友亚伦的叙述中,两条线索逐渐清晰。一条线索为郁漱石日本留学,美国工作及回到国内工作卷入香港战役并最终被俘,一条线索为D战俘营的三年八个月生活。两条线索的交织,架构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勾勒出郁漱石平凡孤独渺小却高贵的一生——郁漱石是一个中国男人和一个日本女人的孩子,这是作者为他精心设置的身份,使得在中日战争中成为俘虏的他,身负双重痛苦和煎熬。他的父亲是国民政府国防委员会高级参议,上将军衔,他的母亲在文中只有很简略地描写,相当于从未出场。这样的身世留给郁漱石的印记是:良好的教育,母爱的缺失,性格的隐忍,充满智慧和才情,独立、坚定、孤僻、友善。郁漱石的一生,几乎就是一个天生的基督教徒的一生,高贵而卑微,就像卡西莫多。
书中人物众多,有历史人物,也有虚构的人物;有历史事件,也有虚构的情节。在作者精心剪裁下,这个虚构的故事具有了非虚构的真实和沉重,残酷和冰冷。
当然,这部小说的意义和价值,远不止以上所述,作者欲通过这部作品表达出的思考,也远不止郁漱石这个人物的命运。还有更多的对国家、时局、战争、人类等各方面的思考,需要我们用时光去慢慢品咂。
综上所述,这是以1941年香港保卫战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小说,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完整呈现这场战争的小说。这部书稿以战俘为主角,但它不是单一题材的战俘小说,它同样也是一部主人公个人生长史的虚构作品,一部国家和国民成长史的虚构作品,一部描写香港战争的虚构作品,一部描写二战期间香港归属冲突的虚构作品。
作者简介 · · · · · ·
邓一光,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曾任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武汉市文学院院长。2009年被深圳市政府认定为高层次专业人才,并被引进落户深圳。现为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文联文艺创作室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其长篇小说《我是太阳》荣获第五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长篇小说《我是我的神》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其他作品还分别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首届冯牧文学奖、首届郭沫若文学奖、小说选刊首届最佳优秀作品奖、小说月报第八届百花奖、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首届柔石文学奖、第二届及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第七届十月文艺奖、第五届屈原文学奖等,其创作的电影电视剧本多次获得华表奖、百花奖、飞天奖。
目录 · · · · · ·
一、法庭陈述:我应该活着
二、法庭调查及其他:被告没有在内地任何战场上作过战
第二部
三、法庭陈述及其他:他和同伴充满幸福的聚集地
四、四法庭外调查:没有过去和未来,只有地狱般的现在
· · · · · · (更多)
一、法庭陈述:我应该活着
二、法庭调查及其他:被告没有在内地任何战场上作过战
第二部
三、法庭陈述及其他:他和同伴充满幸福的聚集地
四、四法庭外调查:没有过去和未来,只有地狱般的现在
五、法庭外供述及其他:我愿意接受诅咒,永世不再变成人
六、法庭举证及其他:吡啵,一个气泡破裂了
第三部
七、法庭外调查及其他:陆军省俘虏情报局的冈崎小姬
八、法庭外调查:他们向英国人和美国人宣战了!
九、法庭调查及其他:我有足够的理由退出战争
十、法庭外调查:我身边那些尸首,他们会不会突然坐起来
第四部
十一、法庭外调查:摆脱麻木的最好办法就是找死
十二、法庭外调查:炖猪肉、烤鱼和青菜酱汤,超过四盎司大麦饭
十三、法庭外陈诉:唯一的喜悦和幸福就是我的男人
十四、法庭外调查:我身处两座战俘营中
第五部
十五、法庭外调查:卑鄙是会传染的,而且它会上瘾
十六、法庭外调查及其他:我被自己出卖了
十七、法庭外调查:死亡有很多方法,活下去只有一种
十八、法庭外调查:影子武士后代,影子武士后代
十九、法庭外调查:不管战争什么时候结束,人们总要结婚
第六部
二十、法庭外调查:我只选择一种方式活下去
二十一、法庭外调查:君不见樱花明日落尘埃,倾尽全力瞬间开
二十二、法庭外调查:花期结束后长出黑色浆果的植物
第七部
二十三、法庭外调查:如露之临,如露之逝
二十四、法庭陈述及其他:“抬头,看上面!”
二十五、结案报告和遗书:妈妈,我坚持不下去了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没有英国人的纠结。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战争对于人们结果不同,它制造死亡和伤残、家破人亡,却给政客和投机商创造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成为新的国家和时代的代言人,而士兵的全部工作就是杀人——杀掉敌人,越多越好,无论间接还是直接,他们要做的就是这个。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十、法庭外调查:我身边那些尸首,他们会不会突然坐起来 -
德顿有一次对我说,战争像一把考古铲,放大了人们内心中的善良和邪恶,把最真实的人性暴露在光天化日下。我不这么看。我觉得人们的内心比我们知道的复杂,不光有善良和邪恶,还有别的。我觉得真实的人性是不存在的,因为它们总在变化,变得难以把控,人们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他们到底是谁,在他们身上,哪些事情是真实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十一、法庭外调查:摆脱麻木的最好办法就是找死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人,或所有的士兵"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人,或所有的士兵"的人也喜欢 · · · · · ·
人,或所有的士兵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0 条 )

在战争面前,文学究竟还有什么意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家邓一光的长篇小说《人,或所有的士兵》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战争小说。 故事篇幅近80万字,长达九百页,要驾驭这么庞大的大部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然而看完整个故事,我们会发现作者的完成度非常高。 在谈具体内容之前,《人,或所有的士兵》首先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 (展开)
编辑回音||离散,或永别……

不管你多么努力,命运已将你固定成型
> 更多书评 50篇
论坛 · · · · · ·
看到最后一页,如鲠在喉,想痛快地哭一场! | 来自泳群 | 3 回应 | 2022-04-27 21:23:19 |
我还是纠结于郁漱石的原型 | 来自五五五 | 1 回应 | 2021-12-23 11:05:57 |
战俘营部分剧情 | 来自灵动的片段 | 2021-01-02 19:04:50 | |
这本书和《记忆的证明》有关系吗? | 来自灵动的片段 | 2020-12-05 17:53:2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9.6分 17人读过
-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暂无评分 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国小说排行榜历届获奖作品(长篇) (spartacus)
- 豆瓣五星图书【中国文学】 (爱玛·包法利)
- 每月一本大部头 (野原新之助)
- 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天蝎小猪)
- 2019《晶报》深港书评十大好书百本候选名单 (Shirleysay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3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人,或所有的士兵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只是当时已惘然 2021-03-21 23:56:45
虽然是虚构作品,却让我相信世界上曾经真有过郁漱石的存在。只是一个呼唤妈妈的稚子,却在过了三年战俘营的炼狱生活后,以通敌罪站上法庭接受审判。在坐诸君无一人有资格审判郁,郁比任何一个人都有资格活下去,他在战争中的每一天,都恪尽职守,行应行之事,灵魂始终纯洁无暇。但郁最终自杀了留下一封给不知晓名姓的妈妈的遗书,将不能说的话,无人可解的疑问倾诉给她。“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但不是卑... 虽然是虚构作品,却让我相信世界上曾经真有过郁漱石的存在。只是一个呼唤妈妈的稚子,却在过了三年战俘营的炼狱生活后,以通敌罪站上法庭接受审判。在坐诸君无一人有资格审判郁,郁比任何一个人都有资格活下去,他在战争中的每一天,都恪尽职守,行应行之事,灵魂始终纯洁无暇。但郁最终自杀了留下一封给不知晓名姓的妈妈的遗书,将不能说的话,无人可解的疑问倾诉给她。“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但不是卑鄙杀了郁,是战争杀了郁,也许做一个文学青年和加代子在一起,找到妈妈,郁还能活下去,而不是在哪都不合时宜,但终究没有这样的命运。而在这场战争中,被抛弃的又何止是郁一个人。就像郁收集的名字那样,那该是多少人,多少命运,多少苦楚。 (展开)
0 有用 BrianGao 2022-12-03 16:20:50 北京
巧妙利用法庭记录构建出一个战争悲剧,重现香港保卫战到香港光复的历史。作者功课做得足,众多历史人物的出现使得故事更加真实。战争的残酷和人的恐惧一点点地展现,让人绝望。战争中盟军各方的勾心斗角刚愎自用尔虞我诈令人愤怒。主人公的遭遇令人唏嘘,总为他永不磨灭的单纯善良捏把汗。合上书,心中的压抑挥之不去!
0 有用 克里诺维奇 2021-07-29 21:24:24
瑕不掩瑜,当代文学中最好的战争小说。可以和《战场上的快乐圣诞》对读。
11 有用 这里 2019-08-25 17:39:33
最大的感受是,邓一光的历史知识太扎实了。
1 有用 小四 2020-07-22 15:34:27
郁不从属于任何一个团体,他忠于自己,忠于良好的品格,他只属于他自己。受战争的裹挟,不得已的在各方游走,他不想经历这一切,他付出不少而所获甚少,追寻自己的生母也最终无果,各方都想从他身上索取榨干吃尽。他拥有和坚守自我的小宇宙,对人世间的索取很少,他不怯懦,他是伟岸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