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才女友 短评

热门 最新
  • 749 我是恁娘 2020-02-28 14:49:30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女性,向上走的路上,总有千万只手把你往下扒,总有千万种看似是捷径的诱惑让你偏离真正自我实现的道路。

  • 502 马铃薯和土豆 2020-03-07 01:32:56

    “可爱的姑娘啊,请多读一点书,请把自己的脊梁挺直,请不要过早的透支自己的人生。你要想的清楚,你要走的正。请你获得一个你可以做主的人生。”

  • 446 蒹葭 2020-04-28 23:00:05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 211 懿罂 2020-02-19 16:58:30

    莉拉最后给埃莱娜说:一定不要停止学习。

  • 59 Wang小王同学 2020-03-04 09:52:50

    教育的重要性,想到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 35 小曾是条鱼 2020-07-11 16:29:59

    再天才的莉拉,也会想通过嫁给一个男人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处境,才发觉并不可靠....女人的选择也是被“女性”这个角色塑造的

  • 32 喜宝 2020-03-18 14:09:45

    作者的语言很厉害,特别容易让人共情,翻译应该也有功劳,唯一一本读起来没有别扭翻译感的外国小说。

  • 40 Scarlett 帖 2020-04-24 09:51:01

    埃莱娜顶多算是学霸,因为她学习很努力、很刻苦,听老师话,喜欢被老师表扬。稍微不努力,成绩就下滑很明显。而且她学习时按部就班,教条主义,老师怎么教她就怎么学。莉拉就不同,她反叛、勇敢(胆大包天)、果决、坚定,新知识、未知领域都会对她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所以,她即使没法去上学,需要帮妈妈干家务,帮爸爸打理鞋铺,她想尽办法每周搞到四本书,并且读完再借新的。只要她感兴趣的内容,她总能在最短时间内研究的明明白白。所以莉拉是学神,学霸与学神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她俩互相爱对方胜过任何人,却一直暗地里比拼。据说看过这部小说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小时候的影子,我也不例外。

  • 48 简慢人生 2020-05-25 22:00:23

    读书的目的是走出原生家庭的局限,找到人生的意义。作为女性,尤为不易。那些通过婚姻赋予你的,必是短暂的,且代价巨大。

  • 31 输入昵称 2020-05-02 11:04:07

    即便接受了各种文化教育,但女孩思想上的懦弱和黑暗,却让我觉得可悲又厌恶。这是两个那不勒斯女孩的故事,也是无数女孩的故事,我们何尝不是在在一个一口痰一样大的地方长大结婚生子,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或者努力挣扎试图逃离这里和这一切…

  • 14 袁可可可可燃 2021-02-20 14:01:38

    庶民就是活在粗俗的惯性里任时光从身上碾过去。要有意识地活着,智慧之美不畏惧时间。别怕困难。

  • 15 xxxxxxxx8xixixi 2020-09-03 00:30:13

    爱与嫉妒 成就彼此的模样

  • 9 Quasar. 2020-08-24 08:18:42

    【10】最近读的几本书碰巧都体现着相同的主题:教育如何改变人,尤其是女孩。 为莉拉被浪费的天资惋惜,她那么好学,聪明又敏感,骄傲又坚毅。贫民窟的小社会里,女孩子的成长避免不了被当做私人财产,充满暴力、监视、堕落的诱惑,逃不脱变成“庶民”的命运;唯有受教育,赋予女性冲破枷锁的力量。 作者的笔触有着恰到好处的真实,我在莱农和莉拉的成长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既有友情中的嫉妒、青春期的变化、对闺蜜的爱恋、被猥亵后羞耻与满足并行的怪异感觉这样身体性的感受,也有沉迷于讨论复杂问题、陶醉于探索语言的力量,不被旁人理解的心智性感受。 总之是一部非常好的小说,阅读体验非常流畅。

  • 13 Monica 2020-02-29 13:51:23

    即使是天才,如果没有接受足够的教育,终将会沉沦于世俗,容易被简单的满足。因为自身格局小,以为目前小小的所得便是最大的幸福,以为找到了自己终身值得托付的人。所以更加体现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只有走出去看世界,多读书,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所处的高度,不然天才也会被埋没,泯然若众人。

  • 8 闻人林 2021-03-03 03:39:09

    呃,纠结了好几年,终于开始了。故事性很强、语言简单直白、内容无需用脑,一手翻完。文学性一般。文学性本不用强求,比较明显的是除“主要”人物外,其他几家人物性格面目模糊。译本水平一般,手机翻页水平。吸引我的单只其时南意大利人的生活。单为这一点,也不能再图手机翻页方便看中译本😓

  • 11 方青 2021-01-13 15:46:22

    文笔平实但可读性很好,章节短小阅读流畅,很像那种下笔自成书的人,不需要考虑结构的写法。 幽微的情感诸如嫉妒与摧毁心理表露的勇敢又坦诚,自伤自戕自揭伤疤也不手软,毫无顾忌的书写,才能成就一把直插人心的利刃。中间有很多情节与我的童年与少年经历有一定的重合度,读的时候被一种暗流涌动的悲伤笼罩,随时想哭出声,我猜在埃莱娜意识到眼前的一切愈发陌生的十六岁前,也是这样的。 最后莉拉的婚礼描写,明明笔法没变,压迫感却随着埃莱娜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一同倾压过来,恍如暴风雨前摇摇欲坠的一切。我也有我的“莉娜”,父母也曾是那不勒斯筒子楼里的父母,但我确实没有过一位奥利维耶罗老师,这让我觉得埃莱娜太幸运。 这位老师披着紫色披肩,固执又奇怪,似乎毫无界限,但爱才惜才,为天才的自我放弃切身愤怒,至少在这本中,实在是可敬。

  • 11 Bloodie 2020-11-28 22:22:49

    用剃刀写出的文字,毫无遮掩的刻画少女的自私自负自卑,心理描写露骨到令人发指。我做为一个男生,结合书中的情节回忆自己的中学时代,就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这感觉可一点也不舒服。我不敢想女孩子读完这本书会如何如坐针毡,毕竟如此鲜血淋漓的剖析自己的文学作品,简直是真实到过分,过分到让你无法直视。

  • 8 还要再瘦十斤 2020-02-12 22:56:53

    费兰特的叙事方式太让人惊艳,撇开第三人称,直接用小女孩莱农的观点去记事,孩子气的自卑,自私统统铺开在读者面前,有很多共鸣。 也让人忍不住抛开小女孩片面的观点,尝试在内心里还原一个更加客观的事情的全貌。成长是相互扶持的,莉拉和莱农互相以为对方是天才女友,相互攀比,相互成长,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童年的样子。

  • 6 bigeast 2020-04-19 20:05:17

    太精彩了。将人在幼年和青春期的各种想法都进行了无情的剖析,读到后来竟然发现很多呼应的伏笔。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莉拉想让自己完全消失,和“界限消失”理论。迫不及待要看下一本了。

  • 8 和书籍来场约会 2020-01-04 16:06:17

    让人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读书的情形、和要好的朋友间的友谊&“嫉妒”、做过的“丑事”&幸灾乐祸…… 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讲述着相同又不同的成长故事;有焦虑、有疲惫、有欢笑、有分离、有相聚,展现出意大利贫穷人们的生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