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伤时代的书评 (18)

人和人之间接近于神的救赎
看童伟格真的很好哭哦。 《无伤时代》里写了好多滞后于时间的「废人」,比如有一位鬼伯,每天走很长一段路去拉屎,拉完整天就好啦没事了,然后鬼伯就踱回树下,冒着雨,在一颗大石头上呆坐一整天,每天如此。后来大家经过树下,觉得鬼伯你真的好臭,一股尸臭味,就把他抓住,掀...
(展开)

谁的青春无伤痕? ——评童伟格《无伤时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赵铁柱 略萨和马尔克斯是为数不多雅俗共赏的严肃小说家,他们全心创作自己企望而非市场渴求的作品,并不忧虑因技法上的别出心裁而失去读者,结果作品带来的收益甚至能够支撑他们专职写作。两位大师的经历较为特殊,有志于严肃小说创作的人不妨借鉴一下格雷厄姆·格林的方法... (展开)
我们在伤痕累累中寻求慰籍
挑了一个下午读完了《无伤时代 》。陷入不断暗示不断跳跃不断抗衡 且充满灵性的文字里不可自拔。高度精简的文本穿梭在时间的褶皱里 话语在不断得蔓延 原本转瞬即逝的时间也因此漫长成永恒 不同视角的叙述 断裂的回忆在结尾形成了完整的故事。我沉迷于童伟格的痛苦和不堪。 在书...
(展开)

伤痕累累的《无伤时代》:一部有关和解与救赎的遗忘之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阅读童伟格,你会收获复杂的感情。他是一个令人错愕且令人痛苦的作家,一方面,你会沉醉在由记忆碎片建构起的属于他自己的迷宫之中无法自拔,另一方面,你又会为华语作家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天才"而感到欢欣雀跃,这种夹杂着喜悦的悲伤如同漫山遍野绽放的罂粟花一般,令人无比痴... (展开)
在时间的两端原地踏步
“的确曾有过那么一段时光,我们认为自己是毫发无伤的。那是一个短促经过、容不下任何转折——遑论折痕——的纯粹年代,我们不知道,有一天,我们熟识的任何人都将不再硬朗,我们都将活得比我们想象的久。” 一本讲述小地方人物对这个世界无伤无碍的生活状态的书。也是第一次认...
(展开)

小说测评《无伤时代》|那些被时代抛弃的废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者:Jay 校对:litcave 工作室 配图:Online 人类社会崇尚「前进」和「发展」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如果把「现代化」比作一台机器,那么作为人类的个体,我们享受着它的成果同时,也义无反顾地充当了燃料。 一旦在狂飙突进的发展中我们把自己消耗殆尽,燃料,也就变成了废料。 ... (展开)
《无伤时代》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Chap1新生活 1.最后回想起来。江明白,也许那些早晨,祖母只是在借那些翻拣(将口袋里的零食、纸币给予江)的手势,借众人凝望的目光,重新确认她与他的关系;江明白,祖母只是想对他提出一个要求——祖母在默默地对江说:“你要记得我。” 江明白,会有一些时候,人们就只能用... (展开)
在记忆迷宫中自由地“飞”
童伟格是后浪文学出版的华语文学中非常值得一读的作家。 正如“垮掉的一代”,在文本中,童伟格书写了“废人自由录”,他依靠回忆走进乡土,在他最熟悉海滨,顺着母亲的记忆迷宫,解构掉自己包括自己的祖辈。 他封闭了那个空间,只在一小部分里依然带着母亲(或者母亲带着他)...
(展开)

“無傷時代”裡的那一陣“西北雨”
不知不覺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半,看著窗外霧濛濛的青山,似近似遠,忽然想起了自小長大的鄉村和初中畢業那天我一個人站在高處看人群離散時的心情,某些思緒在腦海裡越是想驅散竟越是清晰,莫名與童偉格小說中的主人公的思緒混雜在一起,不吐不快。 西北雨其實是臺灣夏天常見的雷...
(展开)

无伤时代:没有人能够幸存
相比《西北雨》,《无伤时代》更加故事化,因为更接近于实存的现实而更难,或者说更难理解——彻底的心灵化或者彻底的故事化都不难理解,互相纠缠如静脉动脉那般相辅相成又唇齿相依,才难以理解。我现在也大概理解那些厌烦魔幻现实主义的人的心思了,这种对读者不怎么友好的写...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