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部从方法论和工程实践双维度阐述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的著作。
作者是一位资深的业务架构师,在金融行业工作超过19年,有丰富的大规模复杂金融系统业务架构设计和落地实施经验。本书在出版前邀请了微软、亚马逊、阿里、百度、网易、Dell、Thoughtworks、58、转转等10余家企业的13位在行业内久负盛名的资深架构师和技术专家对本书的内容进行了点评,一致好评推荐。
作者在书中倡导“知行合一”的业务架构思想,全书内容围绕“行线”和“知线”两条主线展开。“行线”涵盖企业级业务架构的战略分析、架构设计、架构落地、长期管理的完整过程,“知线”则重点关注架构方法论的持续改良。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
业务架构基础篇(第1~3章)
介绍了业务架构的发展历程、作用、与IT架构的关系,以及业务模型的相关知识。
业务架构设计篇(第4~7章)
详细讲解了战略分析、对标分析、...
这是一部从方法论和工程实践双维度阐述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的著作。
作者是一位资深的业务架构师,在金融行业工作超过19年,有丰富的大规模复杂金融系统业务架构设计和落地实施经验。本书在出版前邀请了微软、亚马逊、阿里、百度、网易、Dell、Thoughtworks、58、转转等10余家企业的13位在行业内久负盛名的资深架构师和技术专家对本书的内容进行了点评,一致好评推荐。
作者在书中倡导“知行合一”的业务架构思想,全书内容围绕“行线”和“知线”两条主线展开。“行线”涵盖企业级业务架构的战略分析、架构设计、架构落地、长期管理的完整过程,“知线”则重点关注架构方法论的持续改良。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
业务架构基础篇(第1~3章)
介绍了业务架构的发展历程、作用、与IT架构的关系,以及业务模型的相关知识。
业务架构设计篇(第4~7章)
详细讲解了战略分析、对标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业务架构设计方法、标准化方法,并以一个虚拟案例综合演示了业务架构的设计过程。
业务架构落地篇(第8~13章)
演示了业务架构方案制作、基于业务架构的实施、项目完成后的管理机制,比较了与敏捷开发的异同,集中讨论了企业级项目的实施困难,最后以一个设计实例展示了业务架构设计对提升企业开发效率的作用。
架构方法改良篇(第14~16章)
系统总结了如何进行面向构件化的业务架构设计、如何构建轻量级架构设计工具、如何基于构件模型提升传统企业产品创新效率,该部分属于对之前方法的改良设想,需要读者对此多加思索,切勿生搬硬套。
业务架构与中台篇(第17章)
将业务架构设计方法与当前热点——“中台”模式进行了对比,“传统”方法并不一定会因新技术、新概念的发展而黯然失色,对方法论的深入探索和积极思考往往会让“传统”焕发新的“生命力”,深度思考比追逐热点更重要。
作者简介 · · · · · ·
付晓岩
资深的企业级业务架构师,有超过19年的金融行业工作经验,目前就职于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加入建行从事金融业务,2012年调入建行总行成都开发中心,2016年调入建行总行北京开发中心,各中心2018年整体转制,成立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从事金融业务期间,多次作为核心业务人员参加业务系统开发工作,并就此转入技术开发部门,多年专职从事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
工作期间,认真钻研软件过程、系统设计与分析、架构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将其与实践相结合,不断融合设计思路,逐渐超脱原有工作经历和指导理论的限制,形成对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一般方法的认知。
InfoQ中文站专栏作家,发表《中台之上》系列文章,累计阅读量超过10万。维护着个人微信公众号:晓谈岩说,与各行业读者广泛交流,持续提升方法的普适性。
目录 · · · · · ·
前言
第一部分 业务架构基础篇
第1章 业务架构的发展历程2
1.1 Zachman模型2
1.2 TOGAF4
1.3 FEA和DODAF5
1.4 沉吟至今6
1.5 业务架构的定义8
第2章 业务架构的作用及与IT架构的关系10
2.1 业务架构的作用10
2.2 业务架构与IT架构的关系14
第3章 架构伴侣:业务模型18
3.1 模型与业务模型18
3.2 常见的建模方法21
3.3 建模原则与模型思维的应用25
第二部分 业务架构设计篇
第4章 业务架构的设计起点33
4.1 企业战略分析33
4.2 对标分析38
4.3 组织结构的影响不容忽视40
第5章 业务架构的设计过程44
5.1 价值链分析44
5.2 行为分析:业务领域和业务流程46
5.3 数据分析:企业级数据模型49
5.4 组件分析:行为与数据的结合51
5.5 业务架构的整体逻辑关系53
第6章 业务架构的设计难点56
6.1 基本的标准化方法56
6.2 避免“过度整合”59
6.3 何以解忧,唯有“融合”59
第7章 虚拟案例:商业银行业务架构设计61
7.1 价值链设计61
7.2 存款领域的模型设计63
7.3 贷款领域的模型设计65
7.4 跨领域的标准化67
7.5 组件设计70
7.6 案例总结73
第三部分 业务架构落地篇
第8章 从业务架构模型到业务架构方案76
8.1 业务架构设计不是为了替代需求分析76
8.2 制作业务架构方案77
8.3 小团队的应对之道83
8.4 需要充分解释架构方案84
8.5 努力打造“通用语言”85
第9章 基于业务架构方案的实施过程88
9.1 基于业务架构的设计89
9.2 基于业务架构的协调94
9.3 处理架构调整的原则96
9.4 企业级物有所值吗?100
第10章 建立转型后的长期应用机制103
10.1 项目结束了该怎么办?103
10.2 促进深度融合的需求管理机制106
第11章 这个“笨重”的过程与敏捷沾边吗?110
11.1 传说中和现实中的双模开发110
11.2 与正宗的敏捷对比112
11.3 与非正宗的敏捷对比114
11.4 且行且珍惜115
第12章 企业级的“五难” 117
12.1 捷径难寻118
12.2 文化难建119
12.3 预期难控120
12.4 权责难定121
12.5 长志难立123
第13章 实战:实现了快速设计的案例124
13.1 项目背景及需求124
13.2 设计思路和业务架构方案125
13.3 案例总结129
第四部分 架构方法改良篇
第14章 如何支持面向构件的设计132
14.1 “乐高积木”式的软件设计132
14.2 “颗粒度”问题134
14.3 构件模型的设计方式136
14.4 建立构件模型的虚拟案例139
14.5 构件模型的技术设计建议146
14.6 本章小结148
第15章 构建轻量级架构管理工具150
15.1 构件模型的抽象要素及逻辑关系150
15.2 轻量级架构管理工具的设计原理153
15.3 采集项目信息的价值155
15.4 轻量级架构管理工具的优缺点155
15.5 应用轻量级架构管理工具管理新需求156
第16章 基于构件模型谈谈传统企业的产品创新159
16.1 信息传导:打造信息传递高速公路160
16.2 信息分析:创造高维数据162
16.3 创新平台:扩展构件模型165
16.4 构件模型及其应用设想的不足169
第五部分 业务架构与中台篇
第17章 中台之上172
17.1 阿里中台简介172
17.2 企业文化的作用174
17.3 由业务架构方法可以推导出中台设计吗?176
尾声 对实践的再次思考179
附录A 位置、力量、资源183
附录B 积木式创新187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方法论与实践"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方法论与实践"的人也喜欢 · · · · · ·
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方法论与实践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举一反三,能运用到实处。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8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方法论与实践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liuwill 2021-11-01 01:07:54
曾经业务不用管技术怎么实现,技术能听懂需求就足够的时代已经过去...从思维方式转变开始的互相理解...就如同农业时代战车到工业时代坦克的变化,无论战术还是对操作者的技能要求,都发生巨大的变化。 作者有完整而清晰的分析框架,将业务架构和企业数字化战略讲的很清晰。 大型架构,好的架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设计,而是根据实践不断磨合,调整的产物。 建模的原则无非是把握整体、穿透现象、保证落地,既不能死守规则,... 曾经业务不用管技术怎么实现,技术能听懂需求就足够的时代已经过去...从思维方式转变开始的互相理解...就如同农业时代战车到工业时代坦克的变化,无论战术还是对操作者的技能要求,都发生巨大的变化。 作者有完整而清晰的分析框架,将业务架构和企业数字化战略讲的很清晰。 大型架构,好的架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设计,而是根据实践不断磨合,调整的产物。 建模的原则无非是把握整体、穿透现象、保证落地,既不能死守规则,也不能信马由缰。但是这个领域又没有秘籍,就是熟练度和经验。 跟我们自己的实践一致,做过建模的人都能理解,建模是一件枯燥又繁琐的事情。 如何减少重复劳动,实现活的文档,也算是一种改善研发效能的尝试 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敏捷宣言里正统的敏捷尚且如此,何况是企业级业务架构,我觉得成熟的商业模式是基本要求 (展开)
2 有用 王中军 2019-09-07 05:56:45
捷径是迷路的最快方法。文化能将战略当午餐吃掉。在战场上最为巧妙的灵感往往不外乎回忆而已。巨大的成果只有经过巨大的努力方能获得。
0 有用 手留十三香 2023-03-14 23:32:12 北京
原准备认真研读一番,结果30分钟翻完,内容既没有设计、也没有方法,更没有实践,或避重就轻、或浅尝辄止,实在是对不起书名,京东原价69,花了31.5,希望后来人避雷!希望作者改进!
0 有用 Hotdancing 2023-02-12 20:12:20 江苏
作者架构实践经验很丰富,适合大公司的做法
2 有用 冰凰 2020-04-24 11:38:20
感觉就是个博文重编
0 有用 哎吆訶 2023-09-10 14:17:03 湖北
理论的东西多,不太实用
0 有用 马酥酥 2023-08-16 16:44:31 北京
很多内容讲的有点泛泛,内容再充实一点就好了
0 有用 Docarey 2023-08-03 12:53:36 上海
软科学真的是知易行难,而从“知”到“表达”之间又是一道鸿沟
0 有用 星火燎原 2023-07-25 10:57:37 广东
泛泛而谈,过于概况,不够贴地,不够透彻
0 有用 iv5215 2023-06-09 10:39:56 四川
方法论完整,但就像书中所写方法和工具无差异,关键在于怎么做,谁来做,一以贯之地说。这得看“位置、力量、资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