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评论·诗人访谈 短评

热门 最新
  • 61 吴起 2019-12-09 20:03:33

    请问打一二三四星的读者,你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你自己知道么?

  • 14 陈斯文 2019-12-03 01:08:22

    译者们的副产品。编校错误实在太多了

  • 14 晁澄伟 2019-12-09 06:46:41

    失望。两星半,想来世间所有诗人最好的聊天场景还是在酒桌上。

  • 8 成知默 2020-02-06 16:29:02

    #2月1打#收录的诗人读过大半,没读过的那些都在网上搜了一些代表作读了读。“诗歌的精髓是一定程度的不可理解”,诚如阿巴斯所说,诗歌所包蕴的丰富内涵、它的不确定与未完成,将阐释的自由留给了读者,而看诗人谈论诗歌,仿佛将破解密码的程序又交到了诗人手中,带我们领略一首诗歌的诞生与被解读甚至被误读的命运。看诗人谈诗、谈其他诗人,有着不一样的体验,那不仅是一个诗人的来处与去处,也是诗人在自然节奏和韵律雕琢之间的经营轨迹。诗歌的自由凌驾于词语的秩序之上,对风格和形式的探求,也是对自我的探索,对精神的关照,同时也提供了诗人观看世界的方式。最喜欢桑德拉尔、塞菲里斯、塞克斯顿、博纳富瓦诸篇。错别字以及前后翻译不一致等编校错误不少,如玛可欣·库明/库敏,《假释的自由》《自由的假释》等,希望加印时能够修正。

  • 3 把噗 2019-12-25 17:01:39

    博纳富瓦谈最好

  • 3 Sapere aude 2019-12-18 22:21:48

    杰克吉尔伯特真的是个自由快活又深情的灵魂呀

  • 5 反山 2020-04-20 18:13:59

    太好看了,舍不得读完的那种,一边读诗人访谈,一边看他们的作品,感受更好,可能是巴黎评论序列里最有趣最驳杂的,不得不说,仅就访谈来说,诗人就是比其他写作者有意思(虽然作为写诗的自己说这个话不合适,但看完后你会相信我),也许诗人更善于运用即时性的语言?整本书大概就是一个世纪的文学史(绝不仅仅是诗歌史,交叉点极多);每个诗人都有自己完全独立的谈话语调,分明、清晰、生动,很多诗人的谈话和交友圈都是交叉的,大家共通构建了一些“新传统”;同时引人注目的是诗人们和政治与艺术的关系,十分密切;以及所有的诗人几乎都面临谋生的问题,解决起来也是五花八门;诗人们都比想象的谦卑,都很认真,哪怕看起来最随意的作家思考问题也相当深刻。这本书可能是给写诗这门快消亡艺术的年轻同行的最佳礼物,时时翻看,如见好友。

  • 2 Alain 2020-06-05 12:39:47

    把丈夫和孩子晾在一边写诗的塞克斯顿、用写诗锻造种族的良知的塞菲里斯、通过写诗的祷告来响应宗教天命的沃尔科特、与中国诗歌产生“业力共情”的斯奈德、不着急奔赴结尾的高潮却钟意写诗的开场的希尼、“仍然快乐地醒来但又清醒自己终有一死”的吉尔伯特……他们谈论生活(从政治流亡到安逸隐居)、谈论诗艺(或追求音乐性与形式化,或渴求释放丰沛的情感),也不吝赞美或不屑一顾地谈及诗歌道路上的先人、同侪与后辈,在同样被冠以诗人或诗歌的面目模糊中显示出种种差异的个性,而在这张密布诗人个性星体的诗歌宇宙幕布之下,也犹如星体运行遵循同一套法则那般显示出某种根本的相似性。

  • 2 森森 2020-01-31 00:10:47

    “你这问的都是些什么问题”

  • 2 K. 2019-12-14 23:47:49

    稍微有点失望。收录的诗人不少,也有很多喜欢的诗人。然而,能从里面看到的关于诗歌或写诗的“干货”是如此少。反而谈了太多作者生平的故事,历史,或者政治。包括希尼,米沃什,帕斯,沃尔科特,这四位诺奖获得者。其中,默温,塞菲里斯,塞克斯顿反而说得很好。《巴黎评论》:“那有什么建议要和年轻诗人说的吗?”塞克斯顿:“把耳朵贴在你的灵魂上,用力听。”

  • 1 malingcat 2021-01-25 20:47:03

    对诗人们不是很熟悉,挑着看了安妮·塞克斯顿的一篇,有关洛威尔、普拉斯,精神病和心理治疗,都谈到了,分外坦诚。

  • 0 库索 2020-01-31 17:20:47

    博纳富瓦果然是夏日里的明媚阳光。

  • 1 R2D2 2020-07-24 08:09:50

    纠正勃莱一点,特拉克尔比聂鲁达更伟大。

  • 1 飞吧 2020-06-01 18:12:11

    好几位诗人的访谈,收入了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4》中了。另外,其中法国诗人blaise cendrars 好传奇,有兰波的灵气,也有兰波的行动决断力……居然没有专著中文译本

  • 1 都柏林的斯蒂芬 2019-12-03 18:25:01

    “我们很清楚,生命是有限的,也可以说没有希望——你总是要死的。可是我们继续生活,我们的希望就寄托在度过的每一天里,我们睁开眼,见到朋友,聊天,阅读诗歌,望着光芒来去。我们的希望不是未来的东西;它是看见此刻的方式。”(W. S. 默温)最好的文学访谈,每一集都是。

  • 1 念青 2020-02-08 21:28:37

    2020006:读了大部分读过和熟悉的诗人访谈,其中帕斯说过:语言的最高形式是诗歌,如果社会废除诗歌,那就是精神自杀。所以读的时候自始至终都在思考诗人为什么要写?也许是像里尔克说的:到了不得不写的地步,所以我必须写。也像顾城说的:我写诗是心里有个声音要流淌出来。而每位诗人似乎都存在于自我意识的不同世界里,似乎他们也像博尔赫斯一样,站在时间之外。大部分诗人也都是二十世纪的产儿,经历了最沉重的灾难,所以诗歌显得格外必要,作为时代伤口的拯救和治愈,所以他们的诗更为深刻和独特对自身与世界的关系也有更清晰的认识。但每位诗人又迥然不同,光是博纳富瓦诗歌的契机,战争和民族意识对米沃什,希尼,阿米亥有更深的诗歌烙印,他们都在试图创造自我,而又一直在摆脱自我,并走向大地,靠近自我。

  • 1 Summer 2020-02-20 14:43:03

    一半诗人都是图书管理员

  • 3 少年戈多 2020-05-27 08:09:07

    对照着读原版。顺便学英文。简直不敢相信真的有错译和漏译。参差不齐的翻译害人不浅。

  • 1 宁芙😈 2020-05-19 00:21:26

    帕斯谈聂鲁达有意思;阿米亥谈诗人与政治、犹太的历史记忆有意思;博纳富瓦谈诗歌有意思。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