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好读!非常精彩的生活故事集。作者是个学会了中文并用中文写作的日本人,生活履历太精彩了。从北京八十年代的摇滚,跟丁武互称小武子小三子,写到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跟蔡澜许鞍华聊客途秋恨,再到新加坡加拿大的华语文化,以及全世界范围内中餐的各种精妙,还有各种对比中国和日本在语言上的文化差异。有意思的是,作者把中文对比为拉丁文,觉得欧洲的知识分子得学拉丁文,亚洲的知识分子就得学中文。作者真的把学会中文变成了哆啦A梦的任意门,可以自由前往华语世界的各种角落。学外语能吃饭啊!!
枯燥的流水账,硬着头皮看
学好一门语言果然是件无比幸福的事情,打开了一扇超级大的门: 可以旅行,可以读书,可以写作,可以结识朋友,还可以看原汁原味的电影,体会最本土渊源的文化。 提到了很多作家与很多经典的华文电影,书倒是差不多都读过了,电影却是很大的盲区,尤其是WW早期与新加坡近期的,新加坡电视剧从小看了很多很多很多,电影真的是没有印象,嗯,我知道我要赶紧补课了!
No.8 太流水賬了吧....
读几篇还行,要不是日本人写的,肯定读不下去,乏味。
只有个别句子有意思,大部分是流水账。作者觉得重要,读者看着无聊
关于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摇滚,真是一段独特的记录。
一本有趣的日本人写的有趣的随笔故事集。说是和中文谈恋爱,其实是在通过学习中文后,和遍布各地的华人文化谈恋爱。本以为这本书里写的是关于如何对中文感兴趣以及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作者普及中文,因为中文结识大陆、香港、台湾不同地区的中国人,以及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等不同国家的华人,体验相似却又不尽相同的华人文化。最惊喜的是读到了新井与中国八十年代摇滚乐队们的结缘,从一个日本人眼中看到文革后中国摇滚音乐的起步和发展。此外,新井对中国美食的赞赏和了解,以及对于华语电影和日本电影的联动,都能让人读到亚洲各国文化的交融,以及她对华语文化的真诚的喜爱。这是一本适合睡前阅读的小书,许多片段,比如“五花肉的不同做法”等,都能让人会心一笑。
读新井一二三老是让我一会质疑自己到底为什么要买这本书,一会觉得以后新井一二三再写的文章我还会再看。新加坡日记实在很无聊,摇滚和电影部分还值得一看。最喜欢的是谈新加坡语言冲突的那篇。
目前看了30%。她的生活好有意思啊!從東京到北京 到廣州 到香港 到加拿大 到台灣⋯用中文寫作 親身經歷台灣大選 香港回歸等歷史事件 ⋯往來有張北海等好友~用中文交流 遊歷中國邊境⋯作者的經歷豐富 豁達的人生觀 很令人敬佩!在YouTube上找了視頻來看 中文說得很好 優雅知性的女士!14/3看完了全書。語言背後的文化和思維方式 才是真正有趣的地方。
典型的贩卖经历的作品,不是贬义,但总感觉缺了点什么。茶余饭后可以读读。
新井的世界很宽广。她与中文初见时是她小学五年级的时候(1972年),看中国送去日本的一对大熊猫兰兰和康康。长长的人龙排队看熊猫这事使她印象特别深刻。从此她对中文有了初印象:“好听好看又好玩”。她走出国门,学习中文,用中文这把外语钥匙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门。书里面写到她学着去学习俗语理解人生真理,用学到的中文认识不同领悟的朋友(摇滚乐队“唐朝”的成员、港台的导演作家朋友等等),思考新加坡推广华文教育的事情,反思为何当地华人的华文教育的很难推行问题等。新井还使用中文写作,挣脱母语写作的束缚,令她更能在作品中自由发挥创作。中文学习给了她一个广阔的舞台去接触精彩灿烂的文化。她劝年轻朋友们:趁机学外语,趁机到远处玩,多交朋友,深层次交往,以便年老时回顾人生时确信,人生终究值得活。
没有中文什么事,主要是作者回忆跟中国音乐人(她居然认识丁武)打交道,看中文电影,
凤凰读书
这个味儿吧……有点隔着一层
挺喜欢她的书,这本讲述了她学习中文的故事以及学习中文之后给自己带来的各种改变,前半部分挺有趣,后半部分稍有些无聊。
除了关于作者自我经历的部分有重复啰嗦之嫌,其他都很有启发性,从中了解到了新加坡人对待国文的态度等。
有些内容还是很有意思的,文笔扣分,有一些段落文理很是不通。
就我的阅读审美喜好来说 这本书真的太无聊了...文字又扁又平,说是作者有主题的半自传散文集都可以
试图寻找一种联系和一种热爱
> 我和中文谈恋爱
5 有用 余小岛 2020-04-16 17:42:41
好读!非常精彩的生活故事集。作者是个学会了中文并用中文写作的日本人,生活履历太精彩了。从北京八十年代的摇滚,跟丁武互称小武子小三子,写到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跟蔡澜许鞍华聊客途秋恨,再到新加坡加拿大的华语文化,以及全世界范围内中餐的各种精妙,还有各种对比中国和日本在语言上的文化差异。有意思的是,作者把中文对比为拉丁文,觉得欧洲的知识分子得学拉丁文,亚洲的知识分子就得学中文。作者真的把学会中文变成了哆啦A梦的任意门,可以自由前往华语世界的各种角落。学外语能吃饭啊!!
3 有用 vita 2020-04-18 13:16:30
枯燥的流水账,硬着头皮看
2 有用 訚愔 2020-03-12 23:18:32
学好一门语言果然是件无比幸福的事情,打开了一扇超级大的门: 可以旅行,可以读书,可以写作,可以结识朋友,还可以看原汁原味的电影,体会最本土渊源的文化。 提到了很多作家与很多经典的华文电影,书倒是差不多都读过了,电影却是很大的盲区,尤其是WW早期与新加坡近期的,新加坡电视剧从小看了很多很多很多,电影真的是没有印象,嗯,我知道我要赶紧补课了!
2 有用 AlbertZ1011 2020-03-18 19:34:47
No.8 太流水賬了吧....
3 有用 少年 2020-08-25 07:00:50
读几篇还行,要不是日本人写的,肯定读不下去,乏味。
2 有用 苍耳 2020-10-31 13:23:38
只有个别句子有意思,大部分是流水账。作者觉得重要,读者看着无聊
2 有用 朏朏 2020-03-12 18:29:10
关于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摇滚,真是一段独特的记录。
3 有用 DaYaYa读读书吧 2020-03-09 17:41:31
一本有趣的日本人写的有趣的随笔故事集。说是和中文谈恋爱,其实是在通过学习中文后,和遍布各地的华人文化谈恋爱。本以为这本书里写的是关于如何对中文感兴趣以及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作者普及中文,因为中文结识大陆、香港、台湾不同地区的中国人,以及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等不同国家的华人,体验相似却又不尽相同的华人文化。最惊喜的是读到了新井与中国八十年代摇滚乐队们的结缘,从一个日本人眼中看到文革后中国摇滚音乐的起步和发展。此外,新井对中国美食的赞赏和了解,以及对于华语电影和日本电影的联动,都能让人读到亚洲各国文化的交融,以及她对华语文化的真诚的喜爱。这是一本适合睡前阅读的小书,许多片段,比如“五花肉的不同做法”等,都能让人会心一笑。
2 有用 阿菇菇 2020-10-01 23:28:52
读新井一二三老是让我一会质疑自己到底为什么要买这本书,一会觉得以后新井一二三再写的文章我还会再看。新加坡日记实在很无聊,摇滚和电影部分还值得一看。最喜欢的是谈新加坡语言冲突的那篇。
2 有用 蒸汽司机 2020-03-08 23:28:05
目前看了30%。她的生活好有意思啊!從東京到北京 到廣州 到香港 到加拿大 到台灣⋯用中文寫作 親身經歷台灣大選 香港回歸等歷史事件 ⋯往來有張北海等好友~用中文交流 遊歷中國邊境⋯作者的經歷豐富 豁達的人生觀 很令人敬佩!在YouTube上找了視頻來看 中文說得很好 優雅知性的女士!14/3看完了全書。語言背後的文化和思維方式 才是真正有趣的地方。
1 有用 MARIRIN 2020-06-01 17:01:48
典型的贩卖经历的作品,不是贬义,但总感觉缺了点什么。茶余饭后可以读读。
1 有用 Eva 2020-03-15 23:14:58
新井的世界很宽广。她与中文初见时是她小学五年级的时候(1972年),看中国送去日本的一对大熊猫兰兰和康康。长长的人龙排队看熊猫这事使她印象特别深刻。从此她对中文有了初印象:“好听好看又好玩”。她走出国门,学习中文,用中文这把外语钥匙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门。书里面写到她学着去学习俗语理解人生真理,用学到的中文认识不同领悟的朋友(摇滚乐队“唐朝”的成员、港台的导演作家朋友等等),思考新加坡推广华文教育的事情,反思为何当地华人的华文教育的很难推行问题等。新井还使用中文写作,挣脱母语写作的束缚,令她更能在作品中自由发挥创作。中文学习给了她一个广阔的舞台去接触精彩灿烂的文化。她劝年轻朋友们:趁机学外语,趁机到远处玩,多交朋友,深层次交往,以便年老时回顾人生时确信,人生终究值得活。
0 有用 双笔青年 2020-04-07 08:46:05
没有中文什么事,主要是作者回忆跟中国音乐人(她居然认识丁武)打交道,看中文电影,
0 有用 Sofie 2020-05-17 01:54:35
凤凰读书
0 有用 青梧 2020-10-11 22:22:16
这个味儿吧……有点隔着一层
0 有用 仙人掌 2020-06-23 18:32:43
挺喜欢她的书,这本讲述了她学习中文的故事以及学习中文之后给自己带来的各种改变,前半部分挺有趣,后半部分稍有些无聊。
0 有用 唐璜璜 2021-04-03 12:56:09
除了关于作者自我经历的部分有重复啰嗦之嫌,其他都很有启发性,从中了解到了新加坡人对待国文的态度等。
0 有用 D 2022-03-19 20:51:57
有些内容还是很有意思的,文笔扣分,有一些段落文理很是不通。
0 有用 Gabriel 2022-03-21 16:03:24
就我的阅读审美喜好来说 这本书真的太无聊了...文字又扁又平,说是作者有主题的半自传散文集都可以
0 有用 公山羊腿中将。 2021-11-01 18:36:33
试图寻找一种联系和一种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