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他者》的原文摘录

  • 我们被诸存在者和事物所围绕,我们和它们一起维系着各种关系。通过观看、触摸、同情和合作,我们与他者在一起。所有这些关系都是可传递的( transitive)……我是完全孤单的(seul)。这就是在自我之中存在( I'être en moi),我实存的事实,我的实存( exister)构成了绝对不可传递的。……存在者之间可以交换任何东西,唯独不可交换实存。在这个意义上,存在/去是(être)就是通过实存而被孤立……我没有窗户也没有门。不可交流是因为这根植于我的存在,那里有我之中最私人的东西。 (查看原文)
    梧鸣室 5赞 2021-05-05 16:04:09
    —— 引自章节:实存的孤独
  • 让我们想象一下,所有事物,所有存在者和所有人,都回归虚无……在这种对所有事物的想象性毁灭之后所留下的不是某物,而只是有(il y a)这一事实。这种所有事物的不在场回归为一种在场:就像一个所有东西都沉没了的地方,就像一种空气的稠密,就像一种空无的满盈或沉默的窸窣。在所有物和存在者毁灭之后,只有一种无人称的实存之“力场”( le champ de forces)。这是一种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实体的东西。当什么都不再有的时候,实存的事实自身定自身。它是匿名的:没有任何人或任何物承担着实存。 ……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迂回而接近这一状况。也就是从失眠的角度来接近。这一次,我们讨论的不再是某种想象的经验。失眠由永不完结的意识所构成,这也就是说,在其中没有任何办法让我们从我们保持的警醒中抽身而出。警醒没有终点。只要人们被铆钉在这一时刻,就丧失了起始点和结束点的概念。与过去焊接的现在,是这一过去绝对的遗产,它什么也不能更新。一直在延续的是同样的现在和同样的过去。对这种过去来说,一段记忆——都将已经是一种解放。在这里,时间无处开始,无物可被移开或被淡化。唯有外部的噪音能够标记失眠,在这一没有起始或终结的状况中引进起始,在这种无止无休中,人们无可逃遁,所有这些都与“il y a”,以及我们刚刚说过的无人称的实存极为相似。 (查看原文)
    梧鸣室 5赞 2021-05-05 16:04:09
    —— 引自章节:没有实存者的实存
  • “il y a”这一观念带来的结果,它构成了对“没有虚无的存在”概念的推进,它既不会留有出口,也不允许逃脱。而且这种虚无的不可能性剥夺了自杀的掌控功能,而自杀是人对存在所能拥有的最后的掌控。人们不能再掌控任何事,也就是说,人们处在荒诞之中。…… 这种掌控,这种通过自杀的可能性来为实存找到一种意义的可能性,是一种悲剧的常规。……我们可以说悲剧在一般意义上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命运对于自由的战胜,因为通过在所谓命运之胜利那一刻被承担的死亡,个体也逃脱了命运。存在是恶,不是因为它是有限(fini)的,而是因为它是没有限度(sans limites)的。 (查看原文)
    梧鸣室 5赞 2021-05-05 16:04:09
    —— 引自章节:没有实存者的实存
  • 实显的事件,就是现在。现在离开了自身,甚而言之,它就是与自身的分离。在实存那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的无限框架中,它是一个裂口。现在断裂又重新连结,它开始,它就是开始本身。它有一个过去,不过是在回忆形式中的过去。它有一段历史,但它却不是历史。 …… 这正是因为现在是一种完成“从自身出发”的方式,而这种“从自身出发”一直都是转瞬即逝(évanescence)的。如果现在是延续的,那么它就可能从某个先于它之物中接受了其实存。它就可能得益于一种遗产。但它其实是基种来自于自身之物。一个事物要来自自身,就必须不从过去中接受任何东西。这样,转瞬即逝就成了开始的基本形式。 (查看原文)
    梧鸣室 5赞 2021-05-05 16:04:09
    —— 引自章节:孤独和实显
  • 孤独……并不来自任何一种对于他者的预设。它并不显现为一种与他人关系的丧失,而这种关系预先已被给予。它来自实显的运作。孤独正是实存者的统一体,是在实存中有某物这一事实,这一事实开始于实存所做的事情。主体是孤单的,因为它是一。为了有一种开始的自由,为了让实存者掌控实存,也就是说,简言之,为了有一个实存者,孤独就是必要的。这样,孤独就不只是一种绝望和离弃,而同时也是一种男子气概、一种骄傲、一种主权 (查看原文)
    梧鸣室 5赞 2021-05-05 16:04:09
    —— 引自章节:孤独和实显
  • 虽然自由关乎过去和未来,但现在却是一种之于自身的東缚。现在的物质特性并不来自它所负担的过去,也不来自对未来的担忧。它来自作为现在的现在。现在已然撕裂了无限实存的框架,它忽略了历史,它从当下出发。尽管如此或因为如此,它约束于自身本身,并由此认识到了一种责任,转换成了物质性。…… 所有事务都是一种做家务的忙乱( remue-menage),我不是作为一种精神而存在,就像一丝微笑或一阵轻风,我不是不怀责任的。我的存在因为一种拥有而变得双重化,我被自我本身所堵塞。而这,就是物质性的实存。故此,物质性并不显现为一种精神在坟墓或身体之囚禁中的偶然跌落。物质性在其实存者的自由中,必然与一种主体的浮现相伴。…… 孤独的悲剧性并不是因为缺乏他者,而是因为它被禁闭于它的同一性的囚禁中,因为它是物质(matière)……孤独是时间之缺场 (查看原文)
    梧鸣室 5赞 2021-05-05 16:04:09
    —— 引自章节:孤独和物质性
  • 为了有一种开始的自由,为了让实存者掌控实存,也就是说简言之,为了有一个实存者,孤独就是必要的。这样,孤独就不只是一种绝望和离弃,而同时也是一种男子气概、一种骄傲、一种主权。存在主义者分析孤独的特点,在于他们将孤独排他性地导向绝望,却成功地进行抹除,导致人们遗忘了所有浪漫主义和拜伦式诗歌和心理学的主题:骄做的、高贵的和天才般的孤独。 (查看原文)
    詅痴符 2赞 2020-07-27 14:34:55
    —— 引自章节:孤独和实显
  • 在这种对孤独的存在论根基的回溯中,我希望瞥见这种狐独以何种方式被超离。让我先说明这种超离不是什么。它不会是一种认识,因为通过认识,无论是不是出于人们的意愿,客体都会被主体所吸收,二元性则会在其中消失。它也不是一种迷狂( extase),因为在迷狂中,主体会为客体所吸收,并且使自身在其统一性(unité)中复原。所有这些关系,都将以他者的消失作为结束。 (查看原文)
    RS 1赞 2021-08-29 15:09:11
    —— 引自章节:目标和纲要
  • 我们可以把本真的时间思考为一种原初地绽出,然而我们却为自己买了一块手表。虽然实存是赤裸的,我们却应该尽可能得体地装着。而当我们写一本关于焦虑的书时,它却是为某人而写的,我们穿过了所有分离草稿与正式出版物的环节,有时候我们表现得就像一个焦虑的生意人。一个被宣判死的人在他最后的旅程将衣服弄匀称,抽完最后一根香烟,在枪响前找到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字眼。 (查看原文)
    一张 1赞 2022-04-22 22:05:59
    —— 引自章节:日常生活和拯救
  • 面对孩子,父母所应该做的不是哀叹“时间都去哪儿了”,而是遥望“时间将去往哪儿”。 (查看原文)
    懒风 2020-07-30 14:52:07
    —— 引自章节:译者导读
  • 这个系列讲座的目标在于展示,时间并不是一个孤立和单一的主体的所作所为,而是主体和他人的关系本身 (查看原文)
    懒风 2020-07-30 16:07:52
    —— 引自章节:目标和纲要
  • 通过实存,而不是通过什么在我之中而不可[与外界1交流的内容,我没有窗户也没有门。不可交流是因为这根植于我的存在,那里有我之中最私人的东西。据此,我的所有认识或自我表达方式的延展,对我和实存的关系都没有影响,这是一种无可比找的内在关系。 (查看原文)
    懒风 2020-07-30 16:40:29
    —— 引自章节:目标和纲要
  • 存在是恶。不是因为它是有限(im)的,而是因为它是没有限度( sans limites)的 (查看原文)
    懒风 2020-07-30 17:14:22
    —— 引自章节:目标和纲要
  • 同一性不是一种与自身的无争斗的( inoffensive)关系,而是一种对自身的束缚,它是专注自身的必然性。开始被自身变得沉重,它是存在的现在,而不是梦的现在。它的自由立即为其责任所限制。这就是它最大的吊诡之处:个自由的存在已经不再是自由的,因为它要为它自己负责。 (查看原文)
    懒风 2020-07-30 17:58:56
    —— 引自章节:孤独和物质性
  • 去散步就是要去呼吸清新的空气,不是为了健康,而是为了空气。正是这些食物定义了我们在世界之中的生存。这是一种绽出的生存一一外在于自身——但是又为客体所限。 我们可以用享受来刻画与一个客体的关联。所有享受都是一种存在的方式,也是一种感觉( sensation),也就是,光和认识。它是一种对客体的吸收,但也是一种与它的距 离。知识和光照( luminosite)本然地属于享受。在享受中,主体,在供给自身的食物面前,位于空间之中,并与其存所必需的诸客体持有距离。虽然在实显的纯粹和简单同一性中,主体在世界之中陷于自身,但与这种回归自身不同的是,还有一种“与存在所必需的万物之关系”。主 体从自身中分离。光是这种可能性的条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日常生活已经是一种从原初的物质性中解脱的方式,主体通过这一物质性才得以完成( accompli)。它已经包含一种对自身的遗忘。 (查看原文)
    懒风 2020-07-30 23:09:49
    —— 引自章节:孤独和物质性
  • 物质是实显的不幸。孤独和物质性密不可分。孤独并不是一种高级层次的焦虑:当一个存在的所有要求都被满足之后,这种焦虑就展现在其面前。它并不是一种向死而在的特别经验,如果我们可以这么说的话,它是种为物质所萦绕的日常实存的伴随物。在物质性的操心来自实显本身,并表达了我们作为实存者的自由这事件本身的意义上,日常生活远没有构成一种堕落,也远不显现为一种对我们形而上学命运的背叛,它发源于我们的孤独并形成了一种孤独的实现形式,形成了一种回应它那深刻不幸的无限深沉的企图。日常生活是一种对拯救的关切。 (查看原文)
    十月之水 2020-12-26 23:30:18
    —— 引自章节:II.
  • 一些肤浅的反对意见,会让我们回想起某些现实主义者对理想主义者说的话,前者责备后者在一个幻想的世界中饮食和呼吸。当他们反对的不是一种导向空想( metaphysique)的行为,而是一种导向道德的行为时,这些反对意见却并非微不足道。每一种敌对的经验都是道性的。他们彼此反对,不是由于对方的错误,而是由于对方的非本真性。当大众关切面包甚于关切焦虑的时候,他们会驳斥上层阶级,在这种驳斥中有一种并不天真的东西。从这里开始,高尚的语调在种人本主义中激起,这一人本主义源自经济问题;从这里开始,工人阶级拥有追还( revendication)的权力在人本主义中树立起来。那种将[日常生活视为]只是在非本真性中堕落的行为、只是消遣,或者甚至只是我们动物性的正当诉求的观点一一对此是无法解释的种建构性的和乐观的社会主义而言,孤独和它的焦虑却意味着在一个吁求团结和清醒的世界之中,逃避现实的立场。[孤独和它的焦虑]是一种社会转型时期的附带,一种奢侈或残余的现象,是精神失常的个体的无意义的梦境。,是一种与集体之身躯的脱节这里有一种与孤独哲 学所利用的权利对等的权利:社会主义人本主义也可以把对死亡和孤独的焦虑称作“谎话”、“瞎扯”,甚至“故弄玄虚”和“夸大其辞”、“不切实际”和“衰朽无能”( deliquescence)。 一种二律背反:既反对自我拯救的需求,也反对自我满足的需求ー一雅各和以扫。不过拯救与满足之间的真正关系却不是古典观念论所认为的那样,而现代存在主义的主张也同样没有得其要领。拯救不需要对需求的满足,仿佛其是种高级形式一样,这种高级形式要求确保其基础稳固。我们日常生活的常规运作当然不是一种我们动物性的简单延续这种动物性为精神活动不断地超离。但是对拯救的不安,也不再在需要所带来的痛苦( la douleur)中涌现:这种需要的痛苦本来可能会是这一不安的偶然原因,就好像贫穷和无产... (查看原文)
    十月之水 2020-12-26 23:51:16
    —— 引自章节:日常生活和拯救
  • 埃利亚学派的存在概念主宰了柏拉图的哲学,在其中,多样性是附属于太一的,而在那里,女性的作用只以被动和主动的范畴而被思考,并被还原为物质。柏拉图没有在其独特的爱欲概念中把捉女性。在他的爱的哲学中,他留给女性的作用只是提供一个理念的范例,而只有理念才能是爱的对象。而所有一者(un)与另一者( autre)之关系的特殊性却被视而不见,柏拉图构建了一个必须模仿理念世界的理想国,它构建了一种光之世界的哲学,这是一个没有时间的世界。从柏拉图开始,社会的理想模式就是寻找一种融合的理想模式。人们认为在主体与他者的关系中,通过沉浸到种集体表象中,一种共通的理想模式中,主体会倾向于与他者相同一。正是集体性在说“我们”,它转向理智的阳光,向真理,感受他者在自身旁边,而不是在自身对面。这种集体性必须让自身围绕一个策三项而建立起来,这个第三项作为中介而发挥作用。共/与在也保留着与(avec)的集体性,它围绕着在其本真形式中解蔽的真理。它是一种围绕某种共通之物的集体性就像在所有共契( communion)的哲学中一样,社会性在海德格尔那里是在孤单的主体中被发现的,并且通过有关孤独的诸概念,延续着对在其本真形式中的此在的分析。 与这种肩并肩的集体性相对,我试图比照一种“我你”的集体性,这不是在布伯意义上而言的,在他那里,交互性保持为在两个分离的自由之间的组帯,而且孤立的主体性之不可回避的特性在他那里是被低估的。我已经探究了一种朝向将来之神秘的现在之时间性超越。这不是一种通过第三项的分有,无论这一第三项是一个人、一种真理、一种工作,还是一门职业。这是一种不是共契的集体性。它是一种没有中介的面对面,而且它是在爱欲中被提供给我们的,在[爱欲]中,在他者的临近中,距离被完整地维持着,它的哀婉既在于这种临近性,也在于这种二元性。 人们在爱的交流中呈现的失败正构成了这种关系的积极性,这一他者的缺场正... (查看原文)
    十月之水 2020-12-26 23:55:46
    —— 引自章节:日常生活和拯救
  • 爱不是一种可能性,它不源于我们的主动性,它也没有理由,它侵我们并刺伤我们,但是我(je)却在其中存活。” (查看原文)
    Berlin_柏林 2021-01-11 00:19:32
    —— 引自章节:译者导读
  • 时间不只是我自己的时间,时间随时都有他者的介人,被死亡、爱欲和生育等事件所刺破和分离,而且它们都指向一个完全超越“现在”的将来,也就是,不只是“另一个现在”,而是代表彻底新异之时间的“将来”。 (查看原文)
    Berlin_柏林 2021-01-11 00:19:32
    —— 引自章节:译者导读
<前页 1 2 3 4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