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言西语》的原文摘录

  • 在新疆和田地区一个叫艾努人的维吾尔人支系中,就有一种堪称登峰造极的替换式隐语。他们的语法遵循维吾尔语的框架,但几乎所有的实词都采用波斯语的说法,一般的维吾尔人闻之如听天书。 (查看原文)
    东四牌楼王师傅 4回复 11赞 2020-06-20 22:31:34
    —— 引自章节:中国历史上的黑话,与电视剧中的可不一样
  • 这样的歌唱传统就是所谓的吟诵,简而言之就是拉起嗓子来把古代诗文的字句都唱出来,而不用日常说话的语调。五四时期,旧式文人反对白话诗的一个理由就是白话诗不能吟,所以不能叫诗。不难看出,吟诵本是辅助记忆的手段,没什么神秘可言,不是用来表演的艺术形式,更不应该是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上甚至可以说,吟诵的作用机理和近年在以Bilibili为代表的网站上流行的“鬼畜”视频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不断重复的语音和乐段配合,达到让人印象深刻的目的。 (查看原文)
    震林 2024-01-05 20:35:12
    —— 引自章节:语言与文化
  • 最后,还有些散见于文献中,并不系统的描写。如《吕氏春秋》中,东郭牙观察到齐桓公口型“呿而不唫”(开而不闭),成功判断出齐桓公“所言者‘莒’也”,由此将齐桓公和管仲谋划讨伐莒国的事泄露了出去;与之相反的是,今天的普通话呼“莒”的口型甚小。由此可以看出,古书中的类似描述可以帮助人们推断古音。 通过以上方法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回溯古代汉语的读音体系。 举例来说:“塔”来自于巴利语थूप(thūpa),在《广韵》中为“吐盍切”,一般认为属于盍韵,而在现代方言粵语中读作taap,朝鲜汉字音读作탑(tap),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塔”和同韵母的所有盍韵字(如阖、盍等字)在古代韵母非常有可能均为ap。 (查看原文)
    关彳山 2020-05-15 20:05:02
    —— 引自章节:前言
  • 和现代一样,古代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语音差别。唐朝时,广东还属于中原人眼中的“蛮荒”地区,韩愈被贬至潮州时绝望到写出了“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的诗句。当时的广东话和其他地区,特别是“高大上”的中原口音存在着显著差别。 禅宗六祖慧能出生于新州(今广东新兴),他初见五祖弘忍时,弘忍责曰:“汝是岭南人,又是獠,若为堪作佛?”后来慧能拜弘忍时也自称:“慧能生在边处,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其实,慧能本籍为河北范阳,家在岭南不过一两代人的工夫,但是已经“语音不正”,说明至少唐朝中原人氏并不觉得岭南人讲话与自己相同。 (查看原文)
    关彳山 2020-05-15 20:05:02
    —— 引自章节:前言
  • 东晋永嘉南渡后,士大夫诵读的口音被称为洛生咏,备受推崇。《颜氏家训》中谈及语音时称:“榷而量之,独金陵与洛下耳。”唐宋时期,洛阳读书人的发音仍然有极高的地位。北宋寇准和丁谓一次谈及语音,论及天下语音何处为正,寇准说“唯西洛人得天下之中”,丁谓则说“不然,四方皆有方言,唯读书人然后为正”。到了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仍有“中原唯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的说法。 但是即使粵语不是唐朝官话,相对于北方官话,粤语仍真实地保留了不少中原旧音。中唐以后,北方陷入长期战乱,汉语由中古汉语演变为近古汉语,唐懿宗时胡曾作《戏妻族语不正》一诗,其内容就生动反映了当时的语音变化。此时,偏居一隅的岭南却很少受到北方发生的音变影响。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中有如下评价:“四方声音多讹,却是广中人说得声音尚好,盖彼中地尚中正。自洛中脊来,只是太边南去,故有些热。若闽浙则皆边东南角矣,闽浙声音尤不正。”可以看出,当时的读书人认为广中人继承了中原洛阳地区的语音,所以“尚好”。 (查看原文)
    关彳山 2020-05-15 20:05:02
    —— 引自章节:前言
  • 广州人陈澧在《广州音说》里面就明确指出“广州方音合于隋唐韵书切语,为他方所不及者,约有数端”,并举例论证:广州话能分阴上阳上阴去阳去,有-m尾,“觥公”“穷琼”读音不同等。(不过广州“九”“狗”无别,“呼”“夫”不分等不合古音的方面就被选择性地无视了。) 由此他提出了一个我们很熟悉的论断:“至广中人声音之所以善者,盖于余年来中原之人徒居广中,今之广音实隋唐时中原之音,故以隋唐韵书切语核之而密合如此也。”陈澧可算是以粤语为唐朝官话说法的滥觞了。 (查看原文)
    关彳山 2020-05-15 20:05:02
    —— 引自章节:前言
  • 清朝末年对东北的开发也让北京话迅速扩展至东北,而且越是靠北、本地居民越少,当地的口音就越与北京话接近。 (查看原文)
    散淡的人 1赞 2020-10-20 16:44:22
    —— 引自章节:滦平人说普通话比北京人更标准
  • 让民国时期的读书人怎么都想不到的是,后来的国人学会了一种新的旧体诗词,即所谓的“老干体”。它以豪放大胆出名,对格律要求完全不顾,押韵、平仄随心所欲。从此普通话克服了曾经最大的障碍,“续接传统有望”,老国音可以彻底退出历史了。 (查看原文)
    Melpomene Ad 1赞 2021-06-13 08:07:02
    —— 引自章节:差点成为普通话的,是你没见过的老国音
  • 但即便是这样的吟诵,在当下也已属难能可贵。由于吟诵被神秘化和高雅化,不少本不会吟诵的“大师”对其趋之若鹜,于是各种新创吟诵层出不穷:如文怀沙的“啸叫式吟诵”竟被不少人追捧,公开宣称不会常州话的周有光也成了常州吟诵的代表人物,甚至有“文化学者”以子虚乌有的“国子监官韵”吟诗。 然而吟诵诗词毕竟是“国学大师”的事,而对绝大多数新一代中国年轻人来说,每天登录Bilibili视频网站,观看各式各样的“鬼畜”视频可能才是他们觉得更加重要的事情吧。 (查看原文)
    震林 2024-01-05 20:40:37
    —— 引自章节:语言与文化
  • 这类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差一点选择德语作为官方语言的传闻。18、19世纪,大批德国人移民海外,美国是其重要选择。如今,全美人口的17.1%自称德国后裔,比例远高于爱尔兰、英格兰、苏格兰,徳裔遍布美国,特别在中西部有相当大的人口优势,当时也是一样一一北美殖民地中,德国移民的比例高于英国移民。正因为德裔在美国的重要地位,德语差点成为美国官方语言的传闻似乎颇为可信。传闻中也有一个孙中山、毛泽东式的人物一一美国首任众议院议长弗雷德里克・米伦伯格。为顾全局,身为德裔的弗雷德里克·米伦伯格也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查看原文)
    关彳山 2020-05-15 20:41:48
    —— 引自章节:普通话与拼音
  • 这与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可谓相差十万八千里。1794年,一些德裔移民要求美国政府提供部分法律的德文版,该提案以42比41的票数比被否决,米伦伯格在投票中弃权,但事后评价道“德国人越快变成美国人就越好”。 (查看原文)
    关彳山 2020-05-15 20:41:48
    —— 引自章节:普通话与拼音
  • 明朝传教士利玛窦在给欧洲同僚的信件中描述:“中国十五省都使用同样的文字,但是各省的语言不通。还有一种通用的语言我们可以称它为宫廷和法庭的语言,因为它通用于各省法庭和官场。”他还在回忆录中说道:“各省的方言在上流社会中是不说的学会了官话,可以在各省使用,就连妇孺也都听得懂。”例如,以明朝官话演唱的昆曲就在全国流行。 明朝的官话与现在的官方语言不同,其散播以自然传播为主,真正由官方推广通用语言始于清朝。明末清初的浩劫之后,官话在全国的流行度大大降低,在远离北方的闽粤地区更趋于萎靡,这引起了雍正的不满。《癸巳存稿》记载:“雍正六年,奉旨以福建、广东人多不谙官话,着地方官训导,廷臣议以八年为限。举人生员贡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 (查看原文)
    关彳山 2020-05-15 20:41:48
    —— 引自章节:普通话与拼音
  • 当时既缺乏对官话的系统性整理,更没有编写体例科学的教科书。如福州正音书院因为没有师资,迫于无奈只得找了几个驻防福州的旗人。 这样的老师自然不可能会教,据记载福州驻防旗人上课头几句就是“皇上,朝廷,主子的家;我们都是奴才”,这样的教法只会沦为笑柄,反倒加重了汉族士子对北京话的反感。 (查看原文)
    关彳山 2020-05-15 20:41:48
    —— 引自章节:普通话与拼音
  • 这造成了另一个奇怪的对立格局:北京口语音和北京读书音。一直到民国初年,老北京读书人并不用市面上的北京口语音读书,而是另用一种北京读书音。其特点在于所有的入声字都读成短促的去声,韵母上也模仿南支官话,人为重现了在北京口语中已经消失了几百年的入声。 现代这种读书音已然式微,但留下了零星的痕迹。北京话的部分多音字,如“剥”皮一“剥”削、“削”皮一“削”弱、“择”菜一选“择”、家“雀”—“雀”鸟,后一个读音正是源于读书音。 所以北京口语音并不能获得读书人的认同。著名学者傅斯年在北京学了ー口京片子,却被家人指责为在说“老妈子的话”。祖籍常州,生在北方的赵元任幼时在家里说北京话,读书却被要求用常州话。一次,赵家请的北方先生把入声字“毓”读成了去声,赵父大惊失色,旋即将其辞退。民国初期确立的国音,正是在北京读书音的基础上,恢复了入声的修改版本。 但是京音势力并不买账。主张纯用北京话的京音派仍有强大力量,不少学校甚至出现了国音派、京音派的互殴。1924年,民国官方的国语统一筹备会改弦更张,决定以京音为国音。京音派胜利了,国音派主张的语音就成“老国音”了。 (查看原文)
    关彳山 2020-05-15 20:41:48
    —— 引自章节:普通话与拼音
  • 天无绝人之路。让民国时期的读书人怎么都想不到的是,后来的国人学会了一种新的旧体诗词,即所谓的“老干体”。它以豪放大胆出名,对格律要求完全不顾,押韵、平仄随心所欲。从此普通话克服了曾经最大的障得,“续接传统有望”,老国音可以彻底退出历史了。 (查看原文)
    关彳山 2020-05-15 20:41:48
    —— 引自章节:普通话与拼音
  • 两支官话最主要的区别在对入声的处理上,北系的入声消失较早,甚至演化为双元音,而南系的入声仍然保留,如白字,北系bai,南系读beh;鹤,北系读hau,南系读hoh;黑,北系读hei,南系读heh;瑟,北系读shy,南系读seh。此外,两系官话虽然都有翘舌音,但在语音系统中的分布范围却不一样。如知、支、淄三字北系为知≠支=淄,后两者同音,而南系则为知=支≠淄,反倒是前两者同音。 (查看原文)
    关彳山 2020-05-15 20:41:48
    —— 引自章节:普通话与拼音
  • 清朝成书的《儿女英雄传》中有个非常有趣的片段:(……)原来他说的这“底样卧,底样卧”六个字,底字就作何字讲,底样,何样也,犹云何等也;那个卧字,是个话字,如同官话说“甚么话,甚么话”的个谦词,连说两句,而又谦之词也。 (查看原文)
    关彳山 2020-05-15 20:41:48
    —— 引自章节:普通话与拼音
  • 1906年春,在上海举行的帝国邮电联席会议决定设置一套拉丁字母拼写中国地名的系统,这套系统被后人称之为邮政式拼音。邮政式拼音充分体现了晚清时代标准语的乱局:方案总体上采纳用来拼写北京话的威妥玛拼音,但又对老官话进行了相当大的妥协。 如邮政式拼写分尖团音,新疆用 Sinkiang表示,天津则为Tientsin。而人声字也在相当程度上得到保留,如承德拼Chengteh,无锡拼Wusih。甚至为了区分陕西、山西这对省份,在陕西的拼写上用了非常保守,当时已经消亡的老官话音Shensi以和山西 Shansi区分。在闻、粤、桂这三个方言特别强势的省份,则采用当地方拼写,如厦门拼Amoy,佛山拼 Fatshan等。 (查看原文)
    关彳山 2020-05-15 20:41:48
    —— 引自章节:普通话与拼音
  • 读音统一会讨论过程相当激烈,会员中江浙代表占了多数,甚至出现了“浊音字甚雄壮,乃中国之元气。德文浊音字多,故其国强;中国官话不用浊音,故弱”之类令人啼笑皆非的说法。这令北方各省会员极其不满,以“是否苏浙以外更无读书人”为由,强烈要求采用一省一票制度。最终北方代表的呼声被采纳,读音统一会以一省一票的方法表决出了6500多字的老国音。 (查看原文)
    关彳山 2020-05-15 20:41:48
    —— 引自章节:普通话与拼音
  • 现今最早用大段拼音文字记录的汉语可能当属唐朝时吐蕃汉人用藏文拼写的汉语。 (查看原文)
    关彳山 2020-05-15 20:41:48
    —— 引自章节:普通话与拼音
<前页 1 2 3 4 5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