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国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俞天立 2021-11-07 15:35:29

    2021年第71本。统治者的逻辑向来和官方意识形态有所龃龉。比如君王热衷于削弱权贵,推行平民化的人才制度和法律制度,但长期占据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则是要维护贵族门阀的尊严和体面。而义利之辩,向来是当利足够大时,也可以取代义,成为政治正确的决定。

  • 2 山抹微云 2021-10-30 22:45:48

    看完了还是没懂儒家的逻辑,到最后还是逃不开赢家论。作者有句话说得很对:儒家思想所诞生的土壤是一个文明程度较低的社会,先秦百家之学,只有儒家的原创性最弱,很大程度上只是试图恢复周初宗法基础之上的礼制。所以它其实并不完全合适秦汉之后,宗法制度瓦解的社会。中国两千年的中央集团官僚政体体系状态下意识形态并没有太大改变,但是短短一百多年却是天翻地覆。 儒家以血缘天伦为理论基石,并且把它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理想的施政纲领就是以家法治国,以父母养育子女的姿态治理庶民。儒家理想的政治是不治之治,理想的法律是无法之法。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必定是尊卑有序的,所以也是不应该随便打官司的。尊卑有序的社会就注定有阶级的,不给庶民以权柄,不提升庶民的政治地位,反而是正确的护民养民之道,正是“为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哦。

  • 0 maclane 2022-06-04 11:24:14

    两难,想要万能实在难

  • 0 kokdemo 2022-10-13 21:05:17 北京

    聊的点其实不多,但作者用了大量的史料来论述。看着挺过瘾,没啥条理性。作者对于儒家价值观中的冲突描述的很细致。

  • 0 TT大圣 2022-06-20 22:08:44

    有种之前看《公正》时的那种感觉。所谓正义,是多么的相对,有时候还显得虚伪。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还真是挺难的,会有权衡,有摇摆。作者旁征博引,把各种人物和案例都摆出来,给读者留下很多思考空间。

  • 0 江南无所谓 2023-05-24 16:05:24 江西

    很通达了——义利化一。

  • 0 黄山张老师 2023-06-23 18:57:27 安徽

    文中论点并不多,多的是各时代的史实论据,即所谓“思辨”。有两个问题待解决: 1大义灭亲的“大义”,究竟有多大?为家和为国都作了阐述,可是如果扩展到全人类又该怎么说? 作者在开头和最后都作了简单探讨,但显然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既然是借古喻今,因此讨论全人类是必要的。 2《周易》里到底是“义者利之和也”还是“利者义之和也”?二者意思截然相反。查阅各种资料也难得到解答。

  • 1 豆九 2020-05-26 12:29:45

    何为对与错,何为正义与邪恶。无非都是人们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具体事件上的投影。人的世界观是一块块拼图拼合而成,价值观也随着世界观的完成而完成。所以当你觉得有人干出来你根本无法理解的事时,可能只是因为你们拼图不一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一套自洽的逻辑支持自己的行为。哪怕是宗族灭绝这种反人类罪行,具体的执行人可能也不会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 这个事儿让我想起了那年的范跑跑,孰是孰非,不知道啊不知道。

  • 1 崔斯坦Tristan 2021-07-02 04:17:57

    挺好 融会贯通后看 很多东西都穿起来了,熊师穿越回去在朝堂上绝对是搬弄是非的好手

  • 0 北洛 2024-03-27 15:06:48 北京

    汇集了儒家的一些经典辩经,既然是辩经,就不那么容易辩明,当你觉得这样说有道理,可是换个角度,似乎又有另外一番光景。儒家脱胎于等级分明的宗法社会,也维护着等级分明的宗法社会,它是一种历史现实,没必要唾弃或拘泥。

  • 0 远哥远哥快来迪迪拉克 2024-05-13 23:20:27 重庆

    写得很好,确实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局限性,哪怕是2024了,也没有一个万能的制度能规避组织人类中遇到的问题,甚至内核在这几千年里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 0 Matrix 2024-05-31 22:40:15 上海

    #思辨是真思辨,内耗也是真内耗# 用“以儒为教+以儒为法”的源于封建宗法时代的设计,作为专制郡县时代的主架构。怎么说呢,感觉有点像拿8位单片机的架构跑32位程序,那自然是需要极其聪明的人去处理无处不在的“两难”,皓首穷经,殚精竭虑,都还摆不平这无穷无尽的 trade- offs。哪还有精力顾得上抬起头来看外面那些以前看不上的蛮夷竟然设计出了新架构,更别谈自己设计了。于是,关老将军绞尽脑汁设计的铁链阵和高炮台被轻易撞开,自此现实也罢、迷梦也罢,终是碎了。

  • 0 咦时竹 2020-12-08 23:55:42

    一如既往的散漫。

  • 0 豆友179765483 2020-05-14 20:59:59

    越读越觉得某些传统文化就是假仁假义。

  • 0 易怀沙 2021-04-15 10:07:33

    依然不是一本适合大众的读物,还是如作者所说,最好是毫无功利心的思辨爱好者才来读这本书。全书通过一个又一个或互相印证或互为矛盾的故事,反复讨论着古代中国儒学价值观,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一以贯之的中心思想,很多东西,其实就是因利势导,或者是一种预设立场的自我求证。

  • 0 云笑天 2024-01-15 16:44:34 浙江

    儒家伦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其自身的演绎逻辑,有些确实迥异于目前的思维的伦理。当然某些方面因为异族的统治,有过一些逻辑上的变化。

  • 0 黄芥舟 2022-11-15 19:04:44 广东

    道义,迟到的正义。朝三暮四朝四暮三的齐物论,田忌赛马的胜利。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