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与罗马的国家权力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羨漁 2021-03-18 14:46:57

    本来应该看完再评,但第四章翻译的实在是太差了!忍不住吐槽。往后看了下译者究竟是何方神圣,结果发现原来是研究生专业英语的作业??好吧……

  • 5 艽艽丫丫 2020-10-14 11:18:47

    美国学者的论文集,但很明显,在叙述中国历史时,美国人总有隔岸观火、隔靴搔痒之感,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不深入,甚至还有很多常识性错误。不过,借此看看古罗马历史还是可以的。所以只能给3星。

  • 1 TickMark 2022-02-04 21:13:55

    其中的一个收获是,古罗马并没有建立真正的官僚机构,其本质上是榨取-分配机制,从公民中征兵役而且依靠征服的行省资源来外化战争的财政开支。所以你更多的能看到的是罗马公共建筑很多是战争胜利的纪念碑的颂扬,而且都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彰显。而汉朝恰好相反,非常早的就建立了从人民征税、调动兵役、劳力和物资的官僚体系,而公共建筑均是由国家建立。沿着这两条体系发展,现在的美中就是这样一种文化体系的发展。

  • 1 永夜 2021-12-19 17:05:46

    初步阅读的感觉是,收录的大部分论文都并不成型,的确接近会议论文,仅仅能提供一些启发

  • 0 Hypnos 2021-11-17 16:23:20

    比较研究真的难做… 感觉这里面只有“预算”研究的沙伊尔德的选取比较项目是真的把两个帝国拉到一个比较视阈里了。剩下的其实都很割裂。普鸣那篇就非常明显,天师道和基督教完全拉不到一个比较视阈里。

  • 0 诚明 2022-05-13 22:23:53

    当面对有关共性的宣称时,在这个学术传统中工作的观察者往往会习惯性地回应:“确实是这样,但它必然更复杂。”他们更喜欢频繁提及基于语义学的论据。例如,有人会从中国不存在“帝国”一词着手;“天下”——普天之下——的含义稍有不同。但这与罗马并无太大不同。“imperium”也并不严格匹配现代社会学与分析性概念的“帝国”。简而言之,真正的危险是唯名论会拒斥分析,意图强调甚至赞扬差异与复杂性。学者应该停止简单地阐述那些显而易见的要素,特别是说拉丁文有而中文没有,反之亦然。【57-8】

  • 0 benben 2022-09-24 14:03:54 云南

    这本书八篇文章有六篇是国际会议发表的论文,读的时候预备着会没那么好读,但实际读下来,更明显的感觉是浅,像是论文作者汇报研究进展互通有无;再者是有些地方文字表述很怪,大概是翻译的缘故,而且各篇翻译有各篇的别扭,别扭法还不太一样;结论是这本论文集可能对学校里做相关研究或者写论文的人有指引作用,我的阅读期待和这本书不太相符。

  • 0 豆叔叔 2024-01-12 12:28:01 北京

    符合我对比较研究都很浮光掠影的刻板印象。

  • 0 Avaykn 2022-06-23 16:24:26

    好有趣啊,尤其是讲罗马澡堂子那块

  • 1 頤眞 2022-08-31 22:32:21 上海

    比较史学之难行,可见一斑

  • 0 南极旅行家 2023-03-18 16:03:41 上海

    感觉挺有道理的,相比罗马,汉代的制度《优越性》的确太明显了

  • 0 稼轩门下走狗 2023-02-01 12:07:00 北京

    比较研究,应该在某个主题的观照之下,尽可能多地涵盖比较对象,在同一个角度或线索上进行,最后取得1+1>2的效果。切忌毫无目的的机械比较。本书恰是后者。仅仅选取罗马和中国,在同一个领域展开横向比较,只有1+1=2的效果,跟分开读罗马史、中国史没大差别。

  • 0 殷顽民 2021-03-16 18:03:07

    沙伊德尔以城市地位和城市传统的差异来对比两汉与罗马的帝国体制及帝国遗产,由此提出的“第一次大分流”基本上说服了我 引言、第三五六七章不乏洞见,一些视角和结论颇可观(行文中由于要介绍基础知识,因此不够精炼,可跳读) 本书的学术质量超过另一场讨论会的结集《罗马与中国》,可能也是因为后者翻译太烂,印象分大减。本书的翻译可以给七分,罗马部分基本避免了低级错误,秦汉部分语境还原不足

  • 0 漂流野犬万岁 2021-08-09 21:26:08

    书本身还是不错的,选题有意思。不过最后一篇普鸣的比较很鸡肋。翻译真不敢恭维。第五和第六篇的比较描述较多,论证偏少,选取的切入点还行。

  • 0 L'anonymat 2024-04-25 12:47:34 陕西

    重点读了官僚制度与行政决策相关比较研究。该书认为蔡邕相关研究为罗马政治史研究带去了新灵感,有点意思。罗马帝国晚期官僚制度还是说得比较浅,层级这个根本性问题没有好好介绍。翻译要扣分

  • 0 不知远 2024-05-02 05:37:40 比利时

    很喜欢第六和第七对城市空间的比较,当将对罗马成的空间想象和自己的中国古代都市经验结合起来,某些字句确实会有“哇还可以这样想”的赞叹。比较不是目的,是工具,共同点和不同点的背后是结构,借他者观自己。

  • 0 Eno 2020-12-12 20:33:51

    文献集,提供了一些古代中国同罗马的横向对比

  • 1 蛮子 2021-03-08 00:10:43

    了解了一些古罗马的知识,也就这样了

  • 0 2021-03-30 09:01:56

    第六和第七章十分有趣!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