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奥斯丁的谋略 短评

热门 最新
  • 8 经济人读书会 2020-07-02 18:35:34

    徐瑾推荐:非常有趣的书,从奥斯丁的故事出发,谈经济学中的博弈论。作者认为,认可奥斯丁是一位博弈理论家的贡献,不仅仅有助于知识谱系的丰满。 这个见仁见智,但是确实可见,经典作品,哪怕虚构,也隐含更光扩甚至穿越时空的真实。 最后你会发现,博弈论符合进化,在生活中,隐藏着不少博弈大师,人类无意识的行为背后,也许运用了策略思维。

  • 7 莫茉 2020-07-16 15:00:26

    喜欢特别这个与众不同的角度看名著,作者丰富的知识储备,让人大开眼界,特别是在现在博弈论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与日俱增,把它用在看简奥斯丁的文章更合适,学到很多,在婚恋市场上,用到博弈论的知识点,可以说非常实用了

  • 5 ly的读享生活 2020-08-05 12:46:04

    我原以为,这本书是从现代博弈论角度解读奥斯丁,重新发现奥斯丁小说的有趣细节,这应该是蛮有意思的。但不是这样的。作者从开始就明确说,奥斯丁对博弈论不仅在理论上具有独立见解,还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具体研究,然后在正文里不断强调、分述奥斯丁的博弈论成就,仿佛奥斯丁写小说就是奔着博弈论而去,就是有着鲜明的博弈论思想和实践,这是很奇怪的。就像“红学”魔魇,别扭。

  • 3 绝迹江湖张书评 2020-07-18 10:36:20

    简奥斯丁的情商课,六部作品读懂博弈论。

  • 3 笑望江湖 2020-12-28 16:21:19

    并不是预期的通俗类文学史读物,而是有一定学术难度的博弈论专著,阅读门槛比较高,作者是个美籍韩国人(男),具有东方人特有的心细如发和天生的智谋心机底子,因此分析奥斯丁小说的各种女性诡计和手段都非常深刻而晦涩,涉及大量经济学博弈理论和心理学知识,同时不厌其烦的列举各种复杂的陌生案例,描述的格外繁琐冗长,需要具备比较深厚的博弈论甚至数学知识才能理解透,同时读者还必须特别“精通”奥斯丁小说的每个人物和每个微妙情节(否则对相关计谋的详细运作完全不明就里),由于我对奥斯丁6部作品都不算精通(当年上大学时也读过两本但实在没太大兴趣),读这本书有些枯燥,尤其是跟正文之前长达13页的极度溢美的推荐语相比,此书其实有些令人失望了

  • 1 王几言 2020-11-28 17:59:14

    光看标题以为是“简奥斯汀大战僵尸”那电影一样,但是因为也是微博经济学教授推荐的,所以超出预期啦!而且正好和我最近思考的街头博弈论不谋而合。

  • 0 曼仔 2024-01-23 00:52:10 北京

    译本相当好。但对内容本身我有些矛盾,如果从学术论文的标准看,可打四星,结构清晰、论据扎实、提供了新的视角、context充分,稳扎稳打的一本专著。但从我个人的阅读体会来讲,我反而觉得,作者仿佛在左右互搏,一边不断提醒读者,成熟的策略头脑恰恰不应亦步亦趋跟着书本走,要在现实中去读空气,另一边又试图一笔一画地以学术论文的方式写人际往来中的那些细节的动机与策略,不得不说,不是特别成功。一本以奥斯汀小说为例讲博弈论的书,最好的部分就是不写奥斯汀的部分。试图分析奥斯汀文本的部分,令我想到之前读一个人类学者的论文,讲“通过某论文我意识到,礼物不仅可以维护旧的关系,还能创造新的关系”,我读后的内心:这需要通过读论文才能发现吗,人文学者还是尽量多一点生活常识吧……

  • 0 容与 2022-02-18 18:56:00

    写给普通读者的入门书。导论说奥斯丁是策略博弈先驱者,我就感觉到不会有我期待的那种火花。 当做普通科普还可以,但实在对不起一串大佬推荐。那些说明了作者的人脉而非本书的水平

  • 1 张笑谈 2021-12-30 10:26:13

    老师推荐终于读了+1

  • 0 小白 2021-11-22 10:52:28

    最大的trick是让你以为我是弱的。

  • 0 Summercha 2022-10-18 17:36:09 美国

    耐读。

  • 0 阿阿阿阿阿潘 2024-01-04 18:31:07 北京

    妙哇 咱就是说有点心机又如何!

  • 0 llenellen 2024-03-11 20:53:51 江西

    70+ 还是得读完六本再看效果会更好,引用了大量书中例子而且打得细碎又密集…没看过原著就会头晕,即使不晕也很难真的理解作者在说什么。有时觉得我们不应该拿文学来对照生活,这类社科也一样。

  • 0 涵漪 2023-12-30 19:33:22 北京

    泛读。挺有收获。

  • 0 疯狂大帆船 2022-08-30 12:10:22 上海

    第二篇前言写得太差了(用窦娥不用《红楼梦》做比?感觉奥斯丁笔下言情主角在《红楼梦》中聪明不过3回)。作者是借奥斯丁作品来写博弈论基础知识,而不是真言说作为博弈论学家的奥斯丁,怎么前言读着读着就变成了奥斯丁作品之博弈论视角解读了?可能作者大段复述原著和不断在基础概念中掺水是造成这一情况的本质原因,然而前言老师您可是经济学家啊 ,多说点博弈论本身给读者引导一下思路更重要吧?说回书本身,真的也就是入门,水掺得太多了,抛却那一大章灌水的小说情节复述,对博弈论的探讨仅限于决策影响因素和概念鉴别枚举,有评论尽然说是学术专著,应该是没看过迪克西特的通俗学术作品《决策思维》,后者不仅废话少,举例更接近日常生活,相比之下,阅读本作还需要先了解奥斯丁作品,阅读的机会成本太高了,再给我一个机会,我选择不读。

  • 0 lxlgrace 2023-02-12 13:56:20 四川

    翻译此书的人是不是自己看自己翻译的也觉得看不懂啊?不清晰。人物太多了,没看完。

  • 1 七徽 2023-11-23 00:19:55 上海

    作为简迷,四星是给简奥斯汀的。

  • 1 闻夕felicity 2022-03-18 23:31:41

    ①有意思,这不就是《甄嬛传》解读式的奥斯汀解读吗,这个模型可复制性很高啊,可以实现学术量产②作者很聪明,zz敏感度很高,知道自己会被质疑就用zz正确把自己很容易被人小觑的研究武装到了牙齿③隔靴搔痒,前两章还行。

  • 1 theorem 2021-02-10 12:16:36

    对于经济学和非经济学相关的读者来说都是值得一读的作品。人们看世界和参与改造世界活动的方式各有差异,博弈论提供的不光是对信息的有效提取,也关注在策略互动时你对对方信息提取的有效性评价。策略思维是一种工具,其本身不具有价值判断色彩。能够在合适的场合提取策略情境并利用策略思维能够方便我们服务于自己的目标。幸运的是,这种思维可以通过恰当的训练而成为个人的决策习惯。如果说经济学还没有找到可以不分时间地点的通用理论,博弈论却可能是经济学工具箱里最受普遍认可的一个。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