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茶人三部曲”第三部
出版年: 2020-3
页数: 604
定价: 76.00
装帧: 精装
丛书: 茶人三部曲(2020版)
ISBN: 9787533958350
内容简介 · · · · · ·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世纪风云、杭城史影、华茶兴衰、茶人情致,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
◎个人命运、家族命运、国家命运、文化命运,从一片叶子看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品读茶文化之书,领悟茶道背后的精神品格
-----------------------------
【内容简介】
小说是“茶人三部曲”之三,故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至世纪末,描述杭家人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之后又迎来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杭家人经历各种考验,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顽强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独立人格精神。小说飘散出浓郁的茶文化浸润的气息。
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忘忧茶庄的传人杭九斋是清末江南的一位茶商,风流儒雅,却不好理财治业,最终死在烟花女子的烟榻上。下一代茶人叫杭天醉,生长在封建王朝彻底崩溃与民国诞生的时代,他身上始终交错着颓唐与奋发...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世纪风云、杭城史影、华茶兴衰、茶人情致,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
◎个人命运、家族命运、国家命运、文化命运,从一片叶子看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品读茶文化之书,领悟茶道背后的精神品格
-----------------------------
【内容简介】
小说是“茶人三部曲”之三,故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至世纪末,描述杭家人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之后又迎来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杭家人经历各种考验,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顽强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独立人格精神。小说飘散出浓郁的茶文化浸润的气息。
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忘忧茶庄的传人杭九斋是清末江南的一位茶商,风流儒雅,却不好理财治业,最终死在烟花女子的烟榻上。下一代茶人叫杭天醉,生长在封建王朝彻底崩溃与民国诞生的时代,他身上始终交错着颓唐与奋发的矛盾。有学问,有才气,有激情,也有抱负,但却优柔寡断,爱男友,爱妻子,爱小妾,爱子女……最终“爱”得茫然若失,不得已向佛门逃遁。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经历的是一个更加广阔的时代,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衰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族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衰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衰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筑草为城的创作者
· · · · · ·
-
王旭烽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王旭烽,教授,国家一级作家,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主任。出生于浙江平湖,求学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历史系,曾供职中国茶叶博物馆,为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浙江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王旭烽从事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数十年,所著《茶人三部曲》前二卷(《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曾四次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艺类图书奖,并获徐迟报告文学奖优秀作品奖,此外,还获得各类文学奖项数十种。王旭烽对茶文化及浙江地方文化史情有独钟,有多部小说、随笔及史话问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可是他发现白夜根本不和他处在一种状态下说话。她沉浸在自己泛滥的情感世界里,她几乎可以说是多情地看着他,声音充满着磁性,她问他:“问你一件事情,知道马是怎么变成骆驼的吗?” 她的大眼睛很黑,黑得发蓝,波光粼粼。得茶被犒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女人,正要结婚的女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女人却很清醒,缓缓地深沉地说:“马,背上驮着太多的东西,它累得连声音都发不出来了,它只能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受不了了,我真的受不了了,别再往我身上压东西了。就在这时候,天上飘来了一根羽毛,不偏不倚,就落在了马背上。只听咕隆咚一声,马背压塌了,马就这样成了骆驼,懂吗?”她朝他挤了挤眼睛,但她挤出了泪水,她接着说:“马就这样变成了骆驼。” “马就这样变成了骆驼。”得茶傻乎乎地重复了一句。 “可是因为这样,它背的东西就更多了,而且还没有水喝。” 她突然被自己的最后一句话说笑了,就仰着脖子把杯中的茶大大地喝了一口。 杭得茶就这样走近了她,他为她倒了一杯茶。十分的茶,倒得七分,留三分人情在。她对他说谢谢,泪眼汪汪的,不再有刚才那种失态;得茶摇摇头,他看着她时不再害怕了。就这样他以为他是了解她的了,他认为他非常了解她。她孤苦伶仃,无所适从,迷舌彷徨,她在命运的转折点上,寻求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她是来乡婚的,事实上他们已经结婚了,可是她依然不愿意结婚。那么谁那根羽毛呢? (查看原文) -
一句话,如果嘉平是希腊,那么得放就是罗马。 如果他们看上去都是那样的与众不同,那么,青年杭嘉平的有努力,在于从那个整体秩序中厮杀出去,以个体的形象冲击社会,以对旧有制度的拒不认可为最高原则,以盗火为最高使命,以叛逆为最高荣誉。少年杭得放的所有努力却恰恰相反。他渴望参与集体并打入集体的核心,他是以顺从为手段,以认可为目标的。在他的少年血液里流淌着两种成分:一是热爱,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一切教我们去热爱的事物;二是斗争,斗争“帝修反”,斗争“地富反坏右”,斗争“封资修”,斗争一切教我们去斗争的。热爱加斗争,等于革命。而革命是不用论证的。最远大的终极的东西,是人家早已为我们考虑好的,就像我们一生出来就有父母一样,我们呱呱落地,扑通一声,顺理成章地就掉在那只金光灿灿的思想的托盘上了。 所以少年杭得放的真正痛苦,不是叛逆的痛苦,而是认同的痛苦。没有人知道,他的少年早熟的心灵总是绷着一根弦,他的担心恐惧,搅得内心世界惶恐不安。从上中学开始,他就迅速地发现了什么叫阵营,什么叫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在任何地方都存右着“左”“中”“右”,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筑草为城"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筑草为城"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不夜之侯:“茶人三部曲”第二部 9.0
-
- 茶人三部曲(1~3部) 8.7
-
- 飞发 8.2
-
- 远大前程 9.0
-
- 刹那 7.2
-
- 雅科夫的梯子 8.8
-
- 燕食记 8.5
-
-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9.2
-
- 烛烬 8.8
-
- 逍遥津 9.0
筑草为城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几代茶人的最后的故事|“茶人四部曲”完结篇《筑草为城》

谁谓茶苦?其甘如芥。一幅纸上杭州,一卷百年中国

《筑草为城》:一部时代的回忆,一场人生的领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筑草为城》是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系列的最后一部,故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至世纪末,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小说的背景设定在绿茶之都的杭州,世事浮沉,时代洪流中个体将拥有怎样的人生? 作者通过描绘杭家几代人的生活,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在这本书里,作... (展开)> 更多书评 19篇
论坛 · · · · · ·
求问:关于白夜在北京的经历没看懂 | 来自巢南 | 1 回应 | 2023-05-14 17:00:06 |
新版何时出 | 来自其来有自 | 2023-03-20 23:40:0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9)8.0分 578人读过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3)8.4分 247人读过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0)8.9分 125人读过
-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1)暂无评分 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0 (普照)
- 浙江文艺2020年书单 (浙江文艺出版社)
- 浙江文艺图书|中国文学 (浙江文艺出版社)
- 书单 (Floramumu)
- 万千星辰碎片 (花朝先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6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筑草为城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宝石而遨游 2022-04-10 20:59:39
对那十年的了解真的太少了,即使是这样遮遮掩掩曲笔写的小说也有信息增量。如果说第二部中反派给人带来的情绪更多的是仇恨的话,这一部则是同情与怅然。回头看望江南,虽然苦,却是“四部曲”里读起来令人感觉最轻快的一部。或许也是时代带来的改变吧。
0 有用 渔迩苡 2023-06-09 23:24:18 上海
因为情节和《望江南》略有割裂 一开始读还是有些难进入 但随着情节的折磨 之后便渐入佳境 只能说作为小说 能给杭家人的结局一定程度上已经算很好了 但是 描写叶子 白夜 得放和爱光的那几章 真的能体会到他们身边人的痛苦和绝望 人物塑造都很丰满 再次长草杭州和天台 另外 杭嘉和真的太有人格魅力了…
0 有用 Jesss 2022-05-28 20:00:45
等我老了就能看到年轻时的故事了,真令人期待。不喜欢白夜。出场人物太多,没有侧重点。所以看得有些乱,并需要时常回忆。
9 有用 瓦片外婆 2020-02-25 21:00:12
整个无法回望的十年,在哪部作品里都字字泣血。
0 有用 远山林远 2022-10-21 08:49:17 河南
个人家族命运与历史事件一一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