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大瘟疫的书评 (62)

闻夕felicity 2020-05-22 00:00:06

学医救不了全世界

被新冠病毒封闭在家里的日子,我一直在读跟人类瘟疫有关的书。本来我就对《豪斯医生》式的医学侦探特别着迷,这一次,新冠病毒打破了次元壁,几乎是把Foreman被传染上军团病的那集给活生生地搬到了现实生活中,并放大了无数倍。对病毒的迷惑、对感染的恐惧,在每天被微博上爆出...  (展开)
别的羊 2020-05-21 09:39:26

曾经流行的传染病,是如何消失的?

原文发表于《Vista看天下》总第485期 人类曾一度认为可以消灭瘟疫。 20世纪早期,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其他机构的疾病科学家曾构想出雄心勃勃的目标:完全根除一些传染病。他们先是把矛头对准了黄热病,花费了数百万美元后以失败告终。后来,这些人又将目光转移到疟疾上,很不幸,...  (展开)
咩咩老师 2020-05-12 09:42:52

译者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所有人的生活里都有一部历史。” —威廉·莎士比亚 马克·霍尼斯鲍姆博士是位有趣的作家。 当他在著名媒体《卫报》和《观察家报》发声时,他是一名出版了多部畅销书的获奖作家和资深记者;当他为国际医学顶级期刊《柳叶刀》撰稿时,他又是一名专业的医学史学者。翻开这本书,...  (展开)
水净陈桉 2020-05-31 18:24:39

以史为鉴,敬畏自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小区被封闭管制,多地隔离检疫,大人不能出去上班,孩子的开学日期一拖再拖。在武汉,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抗疫工作者、普通市民们团结一致,在打一场艰苦卓绝的仗。 被困在家里的日子,我翻出来加缪的《鼠疫...  (展开)
喵吉诃德 2020-05-30 17:35:04

《人类大瘟疫》在疫情面前,人类就是个弟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者 [英] 马克·霍尼斯鲍姆 是位多产的作家,写作主题通常是世界传染病史,已经出版了4部相关的专著,还在权威专业杂志刊物上发表了许多书评和论文。 [人类大瘟疫] 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库这本《人类大瘟疫》书中作者以时间线的方式,选取了9例特大传染病案例,回顾了一个世纪以...  (展开)
我是冰娉 2020-05-28 14:00:26

人类未知的新病菌会何时到来?最终的决定权,其实在它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些年,《战狼》火得一塌糊涂,而剧中,一条重要的线索,就是病毒与疫苗。在电影里,由于感染率及死亡率极高的拉曼病毒肆虐,当地政府手足无策,引起了兵变,反政府武装不惜一切代价要找到,在疫苗研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来自中国的陈博士。特种兵冷锋救下陈博士的女儿后被...  (展开)
星期八宜飞行 2021-09-27 22:13:27

优秀的医学史书

每一个章节都让我印象深刻。 现在我看到了鹦鹉热的那一章节,我从阿姆斯特朗和麦科伊的事迹里看到了不懈追求医学的精神——尽管研究风险很大,研究室工作条件恶劣,他们依然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加入研究团队;从中感受到了他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有两名医学工作者在对鹦鹉热的...  (展开)
信睿周报 2020-09-05 09:55:06

专访《人类大瘟疫》作者马克·霍尼斯鲍姆:重建疫情叙事

采访 + 撰稿 / 谷晓阳、李曈(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人类大瘟疫》译者) 英国医学史学者霍尼斯鲍姆(Mark Honigsbaum)是一位多产的科普作家,同时也是资深记者。他先后在《柳叶刀》《医学史》等专业刊物上发表数十篇文章,并出版了4本有关传染病历史的著作。2009年,他...  (展开)
有趣的灵魂 2020-05-27 04:11:20

《人类大瘟疫》:每一次疾病肆虐人间都是为了证明世界共同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写在卷首: 2020年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冠病毒在短短几个月间迅速横扫世界几大洲,美国目前已经超过了160万人感染,俄罗斯、巴西、西班牙、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等等十余国均已经突破了十万大关。中国由于政府及时管控,民众积极配合,疫情目前已经得到控制,接近尾声。 世界卫...  (展开)
阿sun 2020-05-23 21:37:09

请学会敬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人类大瘟疫 在人类文明突飞猛进的现代社会,无论是摩天大厦鳞次栉比的繁华都市,还是高山流水世外桃源的美丽乡村,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灯火辉煌,欢声笑语,这是怎样一副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生活景象! 然而,在某些黑暗的角落,还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小幽灵,等待着某个时机...  (展开)
无限矿产公司 2023-01-11 13:11:12

圣启即将来临

学医救不了中国,救不了世界,救不了人类。但医学是必要的,只有在各方通力合作的情况下,它才能显出他的作用。 百年以来,人类医学技术不断进步,先前一个个致命的疾病被人类消灭,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个新的疾病,似乎越来越凶狠。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浪”人类能...  (展开)
重金属海王星 2022-04-29 22:18:19

21世纪还有什么未知在等待

正如作者所言,确实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每一章的内容都对已经大名鼎鼎的曾经肆虐人间的流行病从发现到爆发再到平息做了蛮详细和清晰的讲述,每一个都如惊险故事般,足够真实,足够刺激。 和之前读过的《逼近的瘟疫》《世纪的哭泣》《血殇》等等有些内容联动,从另外一方面对同...  (展开)
李卿 2020-08-03 17:14:43

疫情下的渺小人类

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让2020年,比往常任何一个年份,都要令人印象深刻。这次疫情至今已经在全球造成1600多万人感染,67万人死亡,并且继续持续蔓延,没有消失的迹象。因为疫情,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太多的变化。我想许多年以后,当我们面对新的疫情,总能回想起,这个“新冠元...  (展开)
夜鱼 2020-07-12 20:42:02

瘟疫的“规律”和“隐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人类历史上的瘟疫如同波浪层出不穷,仿佛有某种“周期”,袭来时汹涌澎湃,卷走许多生命,而后又渐渐退去,归于平静,酝酿下一次袭击。眼下,人类世界正面临新“浪涛”的袭击,在疫情面前,我们除了抵抗、溯源,也不禁会思考千百年来困扰人类的问题:瘟疫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内...  (展开)
来杯奶咖 2023-12-27 08:44:46

疫病背后的学科素养、人类活动与政治生态

比预想中好,虽然带有几乎所有科普类书籍都有的号召“人类敬畏自然”“不要过于自负”的老掉牙口号,但作者有意淡化了以上说教的色彩,取而代之的是强化对疫病之后人类社会行为的反思,每一章节都类似一个寓言,可以从中看出折射之后的人生百态。几点感想: 第一,本书的核心议...  (展开)
14个英文字符 2023-06-27 17:46:57

啰嗦的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原因: 1生态因素:自然状况下病原体与动物长期共处,已然达成了某种平衡,而人类有意或无意地入侵自然领域,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或病原体惯常寄居的环境的改变,病原体便跳跃到人类身上。比如鼠疫。人类通过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文化行为,或通过对环境、动物、昆虫生态的影响,...  (展开)
Saxon 2023-02-25 07:32:27

兔年的第一本书,也算是对疫情三年的一个收尾

虎头蛇尾的一本书,在读前两章的时候可以说是手不释卷,急着要和萱崽分享,再读到后面变得越来越索然无味。我仔细想了下,很有可能是因为西班牙流感、鹦鹉热、军团病、艾滋病发生在美国,而寨卡、埃博拉、sars发生在海外,对于病毒国内的各界反应,我觉得是值得玩味的,但是境...  (展开)
和你快乐牧羊 2023-01-08 22:36:21

保持谦逊,始终敬畏

如果不是正在经历的新冠疫情,大概很难会去主动接触这类书籍,即使是离得最近的非典,那时也还不是能记事的年纪。处于这样的时期里让人很恐惧,恐惧源于“未知的已知”或者“未知的未知”,所以希望能多少获取点已知。也很好奇过去人类经历过那么多次的疫情浩劫里,最后都是如...  (展开)
‭‭‭‭ 2023-01-02 12:53:04

小评«人类大瘟疫: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性流行病»

这本书更像是一个新闻媒体工作者针对某项流行病的公众反应、科学家反应、政府反应、整个社会反应所描绘出来的一幅景象,并不像开头的序或者他人对本书推荐那样自诩为一本专业的流行病学的书籍,其实通篇看下来并没有太多的专业知识,更像是把这些所谓的专业知识堆集一番进行简...  (展开)
雨梦 2022-11-18 11:23:24

下一次人类会严阵以待吗

有一句很流行的话“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全部建成,所剩只是一些修饰工作”。大约每一个学科都会有进入这样错觉的时候。医学也是如此。 在人类发明抗生素后,人类觉得自己大概已经打了真正的胜仗,剩下的都是些零星战役罢了。 1918年大流感时医学还处于低级阶段,但到了艾滋、禽流...  (展开)
<前页 1 2 3 4 后页> (共62条)

订阅人类大瘟疫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