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唯一真理观 短评

热门 最新
  • 397 安提戈涅 2020-05-10 22:37:35

    年少读书求知的往事,在陈嘉映很多作品里都描述过,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读,里面有一股精气神,非常锐利和骄傲,而后才足以化作我们现在看到的温和坦荡。一个人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能够有一段发奋苦读的经历,是足以快慰平生的,仿佛这之后的读书生涯都不过是青年时代的余韵。比较重要的篇章都排在了前面,政治态度方面的“走出唯一真理观”是我近些年的态度,另外和周濂讨论“行之于途而应于心”的篇章,也涉及到我最近比较困惑和思索的问题,也即制度德性和个人德行之间的关系,两者到底是必须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叙事(通俗说,就是有好的社会制度才会有好的个人生活吗)还是个体的伦理实践可以超越所处的具体制度德性,毕竟好的制度并不必然保障个体的良好生活,有没有可能反而会减低个体心性上的努力?我会选择后者。

  • 226 laughline 2020-03-16 23:44:31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我们不必刻意去体现什么中国性,如果它在,它就在我们身上,它就体现在汉语里,体现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中。如果你身上活着中国特有的文化内容,你尽管做你的问题,生长出来的东西将是所谓哲学的中国方式。”

  • 177 老李 2020-04-24 18:27:28

    多读读陈老师的文字吧 在这个贫瘠的时代找到一些精神上的共鸣

  • 111 Totoro 2020-04-23 23:44:26

    花了一天两晚逐字逐句读完。有知有识,见情见性。哲学不是一门学科,但有思。思体现在哲学里就像体现在艺术、历史、科学和行动中一样;思并不只在系统论理之时显形,它同样能够在对话、访谈、书评和小短文里结晶,所谓随物赋形,后者更考验言说者对周边环境的敏锐感知。思的言说即思的成形。如何拢集和言说这些思?在这本集子里,鲜活生动的思想寓居于形式不一的表达之中,这足够启发我们重新思考真思与言说的关系了。

  • 98 2020-05-28 21:39:19

    时代贫瘠,但陈老师是沃土

  • 82 邝海炎 2020-06-23 18:25:30

    有两篇还可以,其他都是口水。出这种访谈集,大致也意味着一个学者的创造力萎缩了,只能靠回忆和絮叨刷存在感。

  • 47 57 2020-07-06 13:50:59

    书看得很慢,随时放下,有点胡来。可能也是这本书的编法所致,随陈老师的笔法,总有兴之所至、点到即止的意味,大白话之下挂了许多沉思的钩子。同时呢又时时警惕不要飞离生活太远,不要过度反思。这时候阅读真的只是一种陪伴,像一台“善感求真”的收音机,想听的时候就打开,说是某种抚慰也全无贬义,看完之后只觉得一阵轻松,可以继续“有所领悟地过着这对我唯一的生活”。就有点哲学的意思。

  • 56 幸运午餐 2020-06-06 23:55:51

    此书十分锋利!在我手上划了三道口子

  • 35 siri 2020-05-13 11:02:48

    陈老师谈到说要用厚实的生存托起反思,这让人想到歌德的自愈药方,积极地参与世界,履行日常的义务。另外,记录一下陈老师关于思想增益忧愁的回应:“忧愁也不是坏事,只要你扛得住忧愁。要是快扛不住了,就别读哲学了,去看娱乐节目什么的。不说变得强大吧,说保护、增益元气。你觉得读哲学增益了整个人的元气,就读,觉得气短了,就放下。”

  • 30 冬至 2020-05-14 20:22:14

    演讲、访谈与评论拼凑起来的书,比较松散,比较好的篇目有《走出唯一真理观》、《反思与过度反思》和海德格尔的两篇导读

  • 39 维舟 2020-12-22 19:05:44

    本年度最值得一读的本土原创人文社科著作之一,清晰论述了在中国社会逐渐走向多元化的进程中,如何通过对话、说理、反思,重建公共知识生活。陈嘉映强调“一方面要放弃唯一性,另一方面要坚持真理性”——但这对很多人来说恐怕非常难,因为习惯了一元价值观的人,很难理解既然是真理,怎能不是唯一的,因而要完成这样的转变并非只是智力活动,还涉及到社会变革。陈氏有极好的问题意识和对生活伦理的敏感,善于用活泼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述观点,但他的思考框架其实是西哲,因而在追溯诸如“良好生活”、“德性”这样的基本概念时,都是上溯到古希腊而非先秦,但嫁接要成功,最终恐怕还是离不开对中国自身传统的理解。

  • 21 比远方更远 2020-05-06 22:47:08

    在以访谈与对话构筑的轻松氛围里,持反否一脉的哲思精神(存在主义和语言哲学),携八十年代的历史余温,走出“普遍主义”的深度约束,张扬“未来之思”的价值趋向(关联性对整体性的替代、崇尚对话的意义),将思想体验与“哲学的日常”(逻辑性)和“日常的哲学”(现实性)相互碰撞打磨,努力摆脱“端着”的姿势,渐次地显现出一种思想的真诚。无论“不确定性”如何“不确定”,反思(意味着不断地转型)终将是哲学一以贯之的重要“底色”,在愈发“孤独”的时代,亦将继续“高山流水,自有知音”,且能绵绵不绝……

  • 30 狄狄 2020-08-15 23:24:05

    三星半。把演讲、访谈、书评等杂凑在一起,编成一本书,着实勉强;参差的质量,不一的内容,与颇具实用主义色彩的“走出唯一真理观”这个书名,匹配度不高。不承认唯一真理,不是要走向粗俗的相对主义,因为能对话就不是相对主义,通过对话能深入自己,找到自己实实在在相信的东西。与周濂的对谈,相对较为精彩,既有共识,又有交锋。陈嘉映对过度反思的警惕,来自于伯纳德•威廉斯的洞见:无所不在的反思会威胁和摧毁很多东西,因为它会把原本厚实的东西变得薄瘠。要靠厚重的生活把反思衬托起来,反思以“不压垮生机为限”。但如果没有反思,过好日子的愿望压倒一切,整个生活就会缺了一种张力,提升生活的力量会消失。遗憾的是,诸多话题囿于形式,皆未能深入,像陈嘉映比较喜欢引用的“知其虚无而守其笃爱”(布鲁门贝格语),也未能展开述说其深意

  • 23 朱尔赫斯 2020-06-03 23:39:34

    自诩算得上“陈嘉映读者”,因此可以理解,一本包含更多采访与对谈的文集,不一定比专著弱,因为至少在现在的陈老师那里,跟二三子探讨探讨可能才是更好的哲学/说理形式。最好的也是那几篇。“不要让批判流于抱怨,尤不要因袭于抱怨而放松自己、放纵自己。说到底,并没有谁应许过送给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 18 卡尔松 2020-05-17 13:21:16

    “事质平实,无须感慨万端;热情洋溢,不必巧弄含蓄。”这是陈老师三十岁左右写在书信里的话,三十多年后,他还是如此。

  • 18 gicolas 2020-07-11 05:27:01

    读这本很神奇的是,每次拿起来读几页就能遇到最近思考过的问题。今天的是“知其虚无守其笃爱”,看到的时候心一下空了。

  • 20 censored dump 2020-07-11 14:37:39

    读陈嘉映就像在宽阔的水面,视野宽广,但并不高人一等,在他与二三子的访谈里,始终能感到他用大白话敲打大问题的努力,用他的话说,穷理要连着厚重的感受,以免过度、狭窄地反思,他讲求的贯通,既是在道理和实践之间,历史地看,也是从the few到the many,在观念的范畴,也能和伯林相通,不仅都是“自由主义的底色”,更在于“走出普遍主义”,强调多元之间理解、对话、说理的可能,和周濂等人谈重要性与说服,谈教育、恐袭,都是点到恰好为止,言外更有说服力的可能是他的状态,从天下滔滔沉得住气,到“中年以后就是干活”,以至“一连串越来越纯净的努力”,好日子与良好生活的区别,就累积在这有所为里。这本书读完也没什么波澜,但就像风行水上,慢慢地世界都在流动。

  • 13 水绿南薰 2020-07-14 20:19:53

    太絮叨 不适合我这种理工女

  • 20 Eimer 2020-12-31 10:50:48

    我不否认陈老师的造诣,但这本书就感觉是用边角料凑出来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