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有时 短评

热门 最新
  • 14 周一。 2020-07-04 15:00:21

    试读活动,还没翻完,看了看序言与研究设计。本书是很标准当代人类学的研究,质量应该不错。 可是这个翻译啊……我强烈怀疑ta有没有受过翻译训练? 翻译基本的调换语序,删添主语都不知道,还有破折号的处理,害,就没处理过。 就这么“原汁原味”的翻译过来? 有时候看到一句话,眼镜看着中文,脑袋里却浮现了各种英文从句的样子……

  • 2 Chen芹 2020-07-15 23:17:51

    瑕不掩瑜!虽然确实存在一些翻译上的问题,但总体来说并不影响阅读,特别是当看到案例记录时,记录详实,文字流畅,非常精彩,让人感同身受。脑海中的画面仿佛是美版的《人间世》。这样的记录太珍贵了,能翻译出来实属不易,非常感谢能出版这样的读物。目前有幸参与试读活动,目前还没读完,已经划了不少笔记,正式版印刷后会读第二遍。读的时候,那些在临床经历的事,遇过的人都会随着文字浮现,像是用第三人称的身份审视日常医疗行为,发人深省。读完再写更详细的书评。

  • 1 无断绝 2021-03-18 22:02:01

    作为一本医学人类学著作,《生死有时》既不试图解决医学问题,所以在扉页上写着“本书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也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和其他人类学著作有极大的差异,也因此受到了格外的瞩目。本书主要探讨的是基于现代技术手段上,死亡的时间如何在资本运作、医疗体系、官僚制度的共同作用下,变得可以被控制。并展现在这一控制的过程中,医生、病患、家属等牵涉其中之人各自的痛苦、纠结,以及或茫然或无奈的决策。大量的数据和一手的案例,让任何试图安抚将死者的努力,都看起来显得更像是旁观者的自我安慰。

  • 2 ly的读享生活 2020-08-28 15:13:37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人类学家,她选择了人类如何在医院里死亡这个课题,她与医生、护士、病人、家属长时间地在一起,观察、聆听,本书详细讲述了几位患者走向死亡的历程,不过这本书并非只是实录或口述的记录,作者结合了美国医疗制度、文化、心理学的许多材料,加以阐释和分析,有思考深度,也有人文关怀,让人很有感触。就算医院模式让现代人的死亡变得可预定,趋向机械和程序化,作者仍希望,这本书所揭示的内容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向导。这本书对于重症监护室环境下的医患关系、病人自主权和家属处境有着详细的描述和体会。

  • 1 蓟川 2020-10-31 00:35:40

    虽然我认为,在国内大部分语境下,我们还只轮到谈论「如何活下去」,而非谈论「如何活得有尊严」,但这并不妨碍这本书对于打开我们对于生死问题(尤其是医疗场景中的生死问题)的讨论的重要性。但国内外的医疗脉络确实差别太大,期待能有更多对于国内语境下的「死亡的(未完全)机构化」的研究与讨论。

  • 1 袁长庚 2021-04-26 01:04:07

    Kaufman抓住了当代死亡问题讨论的几个致命关节,澄清了一些长久以来以讹传讹的陋见。没有提出解决方案是因为这确实是人类自己所造就的新局面,还在形成过程之中。唯一可商榷的地方就是写法,民族志材料的使用太硬也太实,材料和分析每每分得清楚,缺少融合的笔法。中译本有很多瑕疵,但大体上还是能读下去,再版时有修订的空间和必要。

  • 0 Livinginbpi 2022-02-07 21:46:53

    能耐,细致的好活,但读起来差点意思……不过作者最后的自述目的也已经达到了吧,平凡的标准的死亡如是而已。看完想写份遗嘱放好,痛苦不想维系直接火葬大海,谢谢🙏

  • 0 敬之 2022-02-03 17:35:52

    建议只读首尾章节 避免被翻译绕进去头疼

  • 0 陆钓雪de飘飘 2022-12-02 18:55:17 山东

    处于昏迷状态的存在体跨越并模糊了生与死、有机与技术、人工和自然之间的边界,挑战我们看待人、疾病和进步的方式。后面的这3个概念在专门病房通过所获得的知识和所采取的实践被改写,被操纵、协商。永久昏迷的患者想要摆脱那种状态只有通过死亡——一种鲜有人追求并且能够通过技术和临床手段避免的方式。或许这种专门病房昏迷状态的存在体就是人类学家克劳德·列维-施特劳斯所谓的随意拼凑制品。他使用这一术语描述在文字出现以前的社会中,神话是如何通过偶然收集起来的碎片拼凑在一起而形成的。任何可用的信息——宇宙观,关于环境和人类行为的知识,历史事件一一都被用来解释它们自身和这个世界。在专门病房,各种碎片——关于技术的,关于医疗保险资金安排的,关于社会讨论的,关于各种身体护理的——汇合在一起,并以崭新的方式融入了日常生活。

  • 0 染安 2022-04-09 15:53:30

    3.5 在社科层面死亡变得过于具体 而实现的路径就如此纷繁 在俗世事务中纠缠不清

  • 0 May 2022-10-29 15:00:50 北京

    #2022/67#没有聚焦在医学治疗上,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探讨当今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社会保险、医院成本多重作用下,人类的死亡变迁。做决定是困难的,尤其是没有任何其他疾病仅仅是由于衰老导致的对生命支持系统的依赖,很难决定是否要放弃。翻译有点差,阅读不顺畅,减一星。

  • 0 生活西化美鹅姐 2022-10-17 17:25:54 北京

    对材料的运用实在是过于生硬了——先阐释和呈现分析,然后“以下的几个事例”,这种方式太僵了。民族志作为一种文本,真的很考验材料与分析的融合。翻译也稍显生硬。

  • 1 蓝色屋檐 2022-04-22 11:19:32

    翻译得有亿点点拉胯

  • 3 死透气了 2022-08-10 10:40:13

    国内这几年热衷出版医学人文类书籍,这也合乎我的胃口,因为医院既是符号互动论研究的绝佳场所,也能做出美妙的福柯式历史研究,可惜至今没有学生听我的鼓动。这本书是其中较好或者说较为学术的一本,引出了一系列重要问题,虽然民族志可以写得更有趣。

  • 0 南加小书虫 2022-09-07 12:49:37 上海

    了解美国的程序死亡

  • 0 0 2023-04-02 22:47:12 山东

    开头几章和最尾一章相当精彩。但我个人认为,作者(是作者,而非译者)行文非常拖沓,尤其是中后部,各处尽是重复性内容,本不必如此。

  • 0 云隐 2021-07-14 13:45:17

    当代医疗体系刻意回避死亡,极力将死亡拉扯回“生”的范畴,导致生死界限的模糊,这一点很精彩。田野是扎实的,但论述得不够详实、缜密。

  • 0 èllé 2022-09-25 14:53:28 黑龙江

    后几张内容有些重复前几章已经表达过的观点,但仍然可以作为一本很好的研究参考书。从文化背景上看,在国内ICU的体验与书中所展示的已经是另外一种画面。

  • 0 熊猫菇 2023-01-29 21:12:24 浙江

    讨论了生和死的“灰色地带”——医疗技术的发展,利用呼吸机、插入到食管或者胃里的“饲管”、透析等医疗辅助手段,可以帮助原本会“自然”死亡的身体继续以外力帮助而保持生物意义的存在。这一种状态在作为临时的辅助手段,给器官以休养生息的时间来恢复是很好的。但如果身体自身不断恶化,辅助手段成了离不开的状态,“借”到了一部分的时间,这个“灰色”的地带的参与者就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当已经没有希望,尤其是伴随着各种生理上的痛苦以及可能的无意识状态,这个时候选择“什么时候”离开就变得万分困难,对于患者、家属、医者都是如此,任何人判断生命留与去都太沉重了。 在最后的阶段付出如此之多为了多一点生命,那还是在生命的长河之中不要浪费任何时间。

  • 0 大摇大摆 2023-08-18 11:14:42 上海

    不知是翻译问题还是原文本身的问题,句子很长很啰嗦,再加上很多的破折号,很难读。不过看了27个案例有收获。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