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人力车夫 短评

热门 最新
  • 84 Alphonse樣 2021-09-17 00:03:04

    原本Rickshaw Beijing一标题译为《人力车时代的北京》,因为本书侧重点并非人力车夫,而是20年代北京政治生态,但因版号报备问题故只得使用《北京的人力车夫》为题。

  • 13 kemi 2021-10-07 13:41:42

    很好看,尤其是对1920年代的各种群体之间关系的描写很好看。最后两章高潮和结论部分尤其精彩。

  • 2 Alene 2022-03-13 20:48:28

    我咋觉得比现在好………

  • 6 睢园绿竹 2022-02-26 23:43:54

    22-507-4 内容还可,翻译真渣,如何做到每个字每个词都认识,连起来不认识的?

  • 9 パンダ 2021-11-19 08:37:13

    标题写的人力车夫,其实不只是讨论了人力车夫,重点还是在探讨城市的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复杂面向,以及现代化与革命的矛盾。作者带给我们的思考:现代一定是进步的吗?民生在现代化中如何?革命与现代的关系怎样呈现?作为原政治中心的北京市政变化特点以及运作模式。作者文笔生动,很会讲故事。

  • 1 芒鞋 2024-04-03 10:36:11 湖北

    作者在结尾写到,1929年的电车风潮就是这座城市从晚清至1976年xxx事件的这段历史时期内里唯一一次具有暴动性质的市民骚乱…… 一看英文原版是89.07出版的,好吧,没事了。

  • 13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1-12-27 17:26:40

    提起老北京的风物,人们很自然会想到老舍的《骆驼祥子》,想起书中为生计奔波劳碌的人力车夫。史谦德的《北京的人力车夫》从书名上看,很容易让读者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此书研究对象仅仅是人力车夫这一阶层群体。但作者却借由这些奔波于北京城市中的下层劳力为切口,探寻这座城市的社会与政治活动,由他们的生活勾连起车厂、顾客、警察、工会、商会乃至市政建设规划,整个城市政治网络。正是这些尘沙之众,构成了一座城市真正的活力之源。

  • 4 会飞的能猫 2022-04-05 00:23:48

    嘈杂精彩的20年代北京折叠

  • 0 6*9=42 2022-03-28 18:08:32

    【Others】【B+】散修16th,中段视点稍显混乱,但最后两章很好。人力车夫构成了一个底层视角,有着自己的潜隐剧本,其内在情绪在接触到中国近代转型期的思想时进一步增强,比如组建了自己的工会、用游行之类的方式表达诉求,而他们的情绪又因为国民党内部的党争、市民对于公共领域的进一步占领等政治与社会风貌的改变有了表达的机会。总体来看,人力车夫的困境就像是一个20年代的缩影,旧有的观念被现代的观点裹挟,难以融合,走向暴力。

  • 0 Ubiquitous 2022-03-29 20:05:47

    小小车夫,看尽北京城的历史与生活。

  • 0 小星星咩咩咩 2022-02-22 16:01:30

    以民国时期的“滴滴司机”(人力车夫)群体为突破口,作者生动地展现了1920年代北京社会中各个群体的生存现状和生存逻辑,并以此探讨中国现代城市近现代转型中的痛苦、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发展。对群体的描写很细致。十分精彩。

  • 0 瞎逛的熊 2022-03-13 20:20:47

    核心是指出在晚清走向民国时期,在这权利散乱期,城市没能形成一个能缓和调解阶级、族群冲突,防范引发分配权利和财富的暴力(革命)的具有隔离政治作用的社会防御性组织——联合商会。

  • 0 輕輕 2022-03-11 22:31:05

    很精彩的城市史视角。1920年代的北京少有阶层区隔,读报的车夫对得起文化之都的美名,城市中共存的政治激进与稳定向往,也正正可作何以至今日这永远追问之题的解释。

  • 1 2022-02-03 18:13:59

    需要一定的政治学基础来理解此书。语言略感有一些不流畅

  • 0 Fal Conde 2022-02-05 07:49:58

    以骆驼祥子群体为关注点开题,对1910-30年代汗八里各自组织体的生态及相互间互动进行介绍。作者认为人力车在汗八里能流行的原因有三:一是给华北进城农民和辛亥后破落的八旗子弟提供了一个来钱快的工作机会(类似现在的快递小哥);二是因为速度、成本的优势,确实能够为逐渐开始【近代化】却并未建立起完备城市公共交通且路况推板的汗八里居民在出行辰光提供一定的便捷;三是填补了日益松动但仍然等级色彩浓厚的北洋时代在代步工具上阶级区分的空白,成为高于步行和挤电车,但低于坐马车和小轿车的一种中产阶级身份象征。这也就决定了人力车夫成为了一个消息渠道相对较多,总体生活质量较纯苦力体面,但和真正中产仍有很大鸿沟的蓝领群体,在北洋相对松弛的氛围下,他们尚有能力互通声气维护利益,但在清ti白nie普照下,却成为一种奢望了

  • 0 TimeOfMyLife 2022-01-27 22:18:59

    内容没有书名吸引人

  • 0 一起画大饼 2022-01-30 20:54:43

    89年的书,不可过于吹捧。传统性(一致)与现代性(冲突)在城市并非呈现出后者替代前者的局面,而是一种共生状态,而这种共生也导致了城市不能成为夺取政权的来源。恐怕以“人力车夫”来做突出的目的在于人力车夫可以说是最隐忍(最晚进入现代性罢工等形式)置身现代政治手段实现自身利益诉求的人,而他们具有卢德主义的行动结局也只是妥协,由此透射城市作为现代性试验田并覆盖中国之希望渺茫。

  • 0 咚咚~ 2022-01-29 09:30:04

    不仅写了人力车夫,还有人力车夫所处的时代背景(比如电车的兴起)、警察、工人运动和工会。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