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爱国” 短评

热门 最新
  • 68 普塔 2020-08-13 09:06:32

    看了眼公众号放出来的试读...这翻译的中文...没有感情的翻译机器真的不适合翻这本书。

  • 75 殷顽民 2021-04-06 12:52:37

    逐次考察了日本“第一战后”期间(从战败至70年代中叶)历次重大事件中普通民众与知识分子关于民族主义和公共性的言说,从中析出“民主”与“爱国”两个争议焦点,展现日本人如何处理战争记忆与未来国家定位,以图揭示战后日本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不容忽视的是,在终章,日本国内的代际更迭、国际形势的变化令“第二战后”(或曰“后战后”)的一代对战争经历以及第一战后语境下的斗争与论战失去的感知,20世纪末东北亚国家关系的变化埋下了伏笔。

  • 34 阿布 2020-08-27 08:26:36

    7天啃完了上下册817页。小熊英二虽然说本书尽量写得让一般读者能看懂,故放弃了论文式写法(只有1700多个脚注,引文只列日文原书/刊名,不另设参考文献附录),但其实全书写作风格分三种:宪法爱国主义、国民历史学运动等章节,虽然也叫“运动”,但基本是理念之争,偏重于论文综述式写法;“血色民族主义”的记忆写竹内好,是人物思想评传写法;另有写吉本隆明、江藤淳、鹤见俊辅的几章也是,其中写过诗的吉本隆明理论晦涩,几次读得昏睡过去。最令人激动落泪的是第12章1960年安保斗争,是历史事件写法,当年保守与革新的代表人物都参与其中,可谓日本现代史上少有的“民主与爱国”的合流。此次斗争相较1970年的第二次安保斗争,对非日本读者/观众来说,似乎更陌生,不知有无专书/影视作品?译文还行,但“进行道歉”类句子也不少

  • 30 今天也要开心鸭 2020-08-30 00:16:30

    首先先说一下翻译,个人感觉还好。全书对战后二十年的一些“大词”的含义以及社会对它们的态度进行了纵向的研究,中间囊括的战后时期的历史事件以及主要知识分子的生平很好地作为了“思想史”以外部分的补充,让全书可读性更强(虽然啃得还是很费劲)。 1960年的安保斗争让我对全书产生了强烈的情感连结。这个事件对日本社会思想的后续影响、战后一代思想家的登场反而让下册有了比上册更强烈的“张力”。当然这些并不重要 因为小熊英二的目的是要对战后的“国家”与“个人”之间、或者“公”与“私”之间关系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和再思考 。不同知识分子之间的言论和观点的差异、同一个知识分子在不同的阶段的言论和观点的差别,才是整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

  • 17 HBT 2020-09-08 18:30:12

    几条主要线索:第一,战争中知识分子委屈求存的经历所制造的对国民性的认知(尤其是自由派)。第二,日共硬核党员狱中不屈斗争,在战后形成了很高的道德权威。第三,民族、市民、国民这几个大词的语义变化。第四,朝战期间,日共受苏共指令,以及天朝的革命成功经验影响,转向民族解放优先的左翼民族主义(所感派),甚至出现了赞美武士道进步性的反美左翼论调。第五,安保斗争中的去派别化市民运动联盟(但也可以说是战前体制恐惧症下的普通群众团结)。第六,战争体验远去后,形成了“第二战后”,开始对“第一战后”产生了疏离感。

  • 5 危如累卵塔卜卡 2020-10-30 02:18:29

    既是小熊氏对于基于战争集体记忆而形成的战后思想的梳理,也是对日本进步派所举起的护宪.和平.爱国.市民旗帜背后的战后民主主义意识形态的辩护词。而这本书展现的观念史的变迁,既凸显出了对于nation范畴的主导权是如何从左翼落入到右翼之手的,也有力解释了为何日本进步派要支持美国制定的宪法的原因以及背后所涉及的基于受害者意识的绝对和平主义追求与左翼阵营的问题意识的转向(这点有助于纠正错把战后左翼当成美帝代理人的调调)。强调“共同体认同”而非强调个人优位(不同于英美)的战后民主主义这个主题,实际上也把丸山对于近代主义的再发掘和国民主义的主张,以及鹤见等人的越平联实践所凸显的那种强调去中心化、非党化、强调现场参与和连带感的市民运动的思维(而越平联也是小熊喜爱的),日共的爱国论和安保斗争给串联了起来。

  • 8 町人K 2020-08-24 16:08:22

    读过原版,五星好评。看了一眼译者名单,很担心翻译得行不行…

  • 6 怒歬 2021-01-09 00:22:15

    不依靠政府的个人主体性。毫无责任感的国家主义的高涨。从错误的东西中,派生出正的东西。不被表层的变动所左右,看到深层的哲学。以新的语言的创造重新回应超语言的「无名」召唤。 想出现一部这样的中国20世纪史,拟《革命与文明:20世纪中国精神史》。

  • 6 鮀城書蠹 2020-10-10 00:51:34

    非常应景的书,但书评不敢写。怕怕~

  • 1 子扉我[已注销] 2020-12-08 15:30:05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20/12/08/%e6%b0%91%e4%b8%bb%e4%b8%8e%e7%88%b1%e5%9b%bd/

  • 2 🍓 2020-10-10 23:58:00

    看完大概对战后日本社会的思想动态有了一点点概念吧,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永远有下一代在批判上一代。虽然现在还是对标题没有一个清晰的理解,书中反复讨论的词义也只是囫囵吞枣。看后记觉得小熊英二太能写了。但凡有他的一星半点,也不用为论文发愁吧。1213民主与爱国ptsd了,一看就晕字呜

  • 1 Weltschmerz 2020-09-05 17:02:30

    作为一个普通国民要如何迎接战败,由于年龄阶层出生地区的差别会产生非常大的不同。加之战败后美军迅速驻留及一系列战后问题,导致各派思想家频繁“转向”,使得日本的战后思想史尤更为纷繁复杂。作者列举了数位有代表性的思想家,细致地爬梳他们的生平和思想转向的过程,使读者得以一窥战后思想的全景。居于问题核心的民主与爱国,在战后初期的短暂合流后分道扬镳。

  • 4 2021-06-09 16:58:13

    把日本战后各种知识阶层的思潮介绍的很全面,但看到最后还是找不到方向,这种感觉很不爽啊

  • 3 ample 2021-08-04 19:38:33

    「作家は行動する」。写了这么多事这么多人,在保持写作笔调前后一致的极限空间里,唯独对吉本隆明又讥又讽,抱有了最大的恶意(不是。

  • 0 经济人读书会 2020-11-06 19:56:51

    日本战后思想史的梳理。在众多话语体系与著名人物论述之下,作者力图找到思想真正潜藏的主流。 国内思想史算热门,我以前是很喜欢思想史研究,不过现在也在思考,思想史的研究往往聚焦思想者,而思想者在社会大潮中,比例和影响到底占多少?这不是说思想史不重要,而是说,当我们试图透过思想史去审视社会历史的时候,应该时刻留意,思想并不是现实的全部。 我们小熊英二是我很喜欢一位作者,不仅有洞察力,而且善于写,学术书籍也令人读得津津有味。推荐人:徐瑾

  • 3 张唐 2021-01-29 23:25:09

    人性和文化的共通,读毕扼腕国运。

  • 1 AsukaH 2021-04-05 13:01:35

    挺不错的一本书,详细地考察了日本战后接近三十年的社会氛围以及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的主张;可以和'拥抱战败'搭配一起看;

  • 1 Oolong 2022-03-26 22:00:47

    翻译一般般,但是书是真的好书,小熊英二的功力太深厚了!

  • 3 半醒着的猫 2022-02-18 21:44:20

    鹤见俊辅说,“只要我们还活着,就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

  • 1 冲浪用滑板 2021-12-24 16:10:52

    门外汉读完能学到很多东西,有的地方值得多看几遍。竹内好那一章很踩中我的笑点,第五、九和十五章个人最佳。读完后第一个念头是再去读一读丸山真男。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