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年少离开得多匆忙,后来就思念得多惆怅
◆在父母的工作圈中生活,在相熟的家属院里成长,在子弟学校挥洒时光……当这一切烟消云散,还能拿什么怀念我的青春?
◆献给饱含温情却已然远去的九十年代熟人小社会
在这个快速变迁的年代里,每个人都在失去故乡。或是眼看故乡日新月异,不再是童年的模样;或是在外漂泊多年,忘记了乡音,也被故乡所遗忘。
男孩小满的故乡是一座工厂。商店、医院、学校、家属院围绕工厂拔地而起,仿若繁华的小上海;既是同事又是老友的邻里关系,汇成饱含温情的熟人小社会。大院里的八卦新闻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放学后的爱情总逃不过大人的眼睛。早恋的小满难逃厄运,只能守在女孩窗前,想多听一听她的声音。
当他的青春与爱情挥洒殆尽,工厂也在经济转型中走向衰败。下岗、打工等不安的词语涌入安稳的生活,带来瓦解和漂泊。曾经熟悉的一切渐渐消失不见,故乡轰然倒塌。
小满这才...
◆年少离开得多匆忙,后来就思念得多惆怅
◆在父母的工作圈中生活,在相熟的家属院里成长,在子弟学校挥洒时光……当这一切烟消云散,还能拿什么怀念我的青春?
◆献给饱含温情却已然远去的九十年代熟人小社会
在这个快速变迁的年代里,每个人都在失去故乡。或是眼看故乡日新月异,不再是童年的模样;或是在外漂泊多年,忘记了乡音,也被故乡所遗忘。
男孩小满的故乡是一座工厂。商店、医院、学校、家属院围绕工厂拔地而起,仿若繁华的小上海;既是同事又是老友的邻里关系,汇成饱含温情的熟人小社会。大院里的八卦新闻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放学后的爱情总逃不过大人的眼睛。早恋的小满难逃厄运,只能守在女孩窗前,想多听一听她的声音。
当他的青春与爱情挥洒殆尽,工厂也在经济转型中走向衰败。下岗、打工等不安的词语涌入安稳的生活,带来瓦解和漂泊。曾经熟悉的一切渐渐消失不见,故乡轰然倒塌。
小满这才明白,原来最可怕的不是开始怀念,而是无处怀念。
子弟的创作者
· · · · · ·
-
潘一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潘一掷,紫焰品牌作家,三线厂矿子弟,先后就读于沈阳医学院、比利时鲁汶大学。
作为豆瓣“厂矿子弟”小组创建者,虽已离开故乡多年,但仍惦念着父辈奋斗过的“我们厂”,惦念着在十里厂区中度过的少年时光。
曾利用到各地出差的机会,从新疆的钢铁厂、甘肃的核工业厂、重庆的铸钢厂到贵州的航空厂,广泛搜集超过50座厂矿中的青春故事。因大家的成长环境惊人相似而深受触动,历时四年加深挖掘老照片、口述史,创作《子弟》一书。
目录 · · · · · ·
上 篇
第一章 西铁城厂
第二章 没头脑和不高兴
第三章 子弟初中
第四章 书报亭和出走风波
第五章 高一的花火
第六章 我们唱歌,我们跳舞
第七章 下一站,十八岁
中 篇
第一章 苏州好辰光
第二章 工厂半衰期
第三章 西铁风流舞厅
第四章 濑户内海
第五章 上海稻粱谋
第六章 厂保卫处
第七章 安宁医院
第八章 山阴路
下 篇
第一章 故园将芜
第二章 衡山路啤酒屋
第三章 劝君更饮一杯酒
第四章 四人晚餐
第五章 空城记
第六章 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后 记
· · · · · · (收起)
"子弟"试读 · · · · · ·
小满成长于铁城市的西郊小镇,小镇主体是一座庞大的万人工厂。由于是保密单位,城乡地图上都没有关于厂址厂名的标注。通信地址也仅仅是一个信箱,叫做“铁城二号信箱”。工厂是在六十年代末从中苏边境紧急搬迁到铁城西郊,在荒凉山谷里匆匆建成。当时几乎没人了解工厂的底细,本地人就干脆就叫它“西铁城厂”。 那时西郊还是贫瘠山区,山谷里全是稀稀拉拉的玉米地,厂房就在这片玉米地...
喜欢读"子弟"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子弟"的人也喜欢 · · · · · ·
子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8 条 )
> 更多书评 2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紫焰小说文库 (紫焰小说)
- 紫焰书架 (紫焰传媒)
- 地方风味的小说 (王困困们)
- 三线建设 (午後)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2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子弟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枫叶无双 2021-04-13 07:19:59
远去的记忆,消失的家乡。作为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存在,三线工厂留给我们无尽的回忆,尤其是厂矿子弟,随着工厂的消失,这些子弟们陷入了人生的迷茫,哪里才是他们的原乡?
1 有用 星星要发光🌟 2024-10-07 22:21:15 上海
国庆自驾路上读了大半,一开始觉得语言有些单调,直到衰败来临。读着读着,逐渐被代入三线人自己的命运中。我们虽来自天南地北,命运却如此相似。感谢潘老师写出此书,为三线里的人留下了历史回响。小说不是一个个虚构的人物,而是我们的祖辈、父辈,以及在异乡长大无法寻根的我们。
1 有用 fuyanghe 2021-12-27 00:04:08
年纪大了往往不想前进,而会想归途
8 有用 唐焱晶 2021-04-03 18:37:45
情怀胜于内容。时间会改变一些东西,但也改变不了全部…… 作为一名九五后,没有经历过八九十年代工厂生活最后的余晖,但从书中可以窥见一些父辈生活的痕迹。 现在想起2004年父辈所在的国营工厂改制,确实是有一大批人买断工龄离开小镇另谋出路,霎时明白了当时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小学同学都转学离开了。
20 有用 王小鸭 2021-03-21 16:41:03
这是一本子弟写“子弟”的书。我也曾是一名“子弟”,读着很熟悉。 巨大的工厂是一座物质与精神上的岛屿,它足够大,让我们曾以为就是世界的模样,而再回头时,这岛屿已经不见了,它沉没了,也沉默了。如果不是此刻翻看,很多事情我都忘记了。作者文笔很好,回忆历历在目,往事栩栩如生,我尤其喜欢小满落身病院的安排。 这些年,大院子弟写大院,厂矿子弟写厂矿,大家在回忆、探讨什么呢?如果说“鲸落而万物生”,那我们探... 这是一本子弟写“子弟”的书。我也曾是一名“子弟”,读着很熟悉。 巨大的工厂是一座物质与精神上的岛屿,它足够大,让我们曾以为就是世界的模样,而再回头时,这岛屿已经不见了,它沉没了,也沉默了。如果不是此刻翻看,很多事情我都忘记了。作者文笔很好,回忆历历在目,往事栩栩如生,我尤其喜欢小满落身病院的安排。 这些年,大院子弟写大院,厂矿子弟写厂矿,大家在回忆、探讨什么呢?如果说“鲸落而万物生”,那我们探讨的是鲸还是万物? 也许局内人不免有些蒙障。萨特说“我们都是时代的人质。”我总以为祖辈父辈是,其实都是,我们一出生就被自己的时代扣留了。 现今奋力泅水的个体们,都在寻找可以依托的精神岛屿,不管大家曾经的岛屿相似或不同,它们都不再是我们精神上的故乡了——我们无法因为孤独而再造它。 (展开)
0 有用 霍斯韩逊 2024-10-25 16:09:43 陕西
只有子弟才能感同身受吧。感谢有心之人写出了我们这群人这代人的故事🙏
0 有用 小神经 2024-10-22 20:20:42 上海
同年人,太熟悉的时代感
0 有用 盐焗小土豆 2024-10-11 18:18:25 北京
潮起潮落,人如浮萍。然而文本仅仅算得上及格...
0 有用 旅行家小王子 2024-10-08 12:57:26 四川
还算是有个不错的结局。平平淡淡,普普通通就是绝大部分人不错的人生结局。
1 有用 星星要发光🌟 2024-10-07 22:21:15 上海
国庆自驾路上读了大半,一开始觉得语言有些单调,直到衰败来临。读着读着,逐渐被代入三线人自己的命运中。我们虽来自天南地北,命运却如此相似。感谢潘老师写出此书,为三线里的人留下了历史回响。小说不是一个个虚构的人物,而是我们的祖辈、父辈,以及在异乡长大无法寻根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