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意] 翁贝托·埃科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 上海译文新文本
译者: 文铮 / 娄翼俊
出版年: 2020-7
页数: 527
定价: 7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翁贝托·埃科作品系列
ISBN: 9787532783762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 上海译文新文本
译者: 文铮 / 娄翼俊
出版年: 2020-7
页数: 527
定价: 7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翁贝托·埃科作品系列
ISBN: 9787532783762
内容简介 · · · · · ·
《布拉格公墓》被誉为埃科继《玫瑰的名字》之后最精彩的小说。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欧洲,主人公西莫尼尼一觉醒来,发现忘了自己是谁,失忆的恐慌与不安让他决定仿效弗洛伊德,对自己进行精神治疗。他通过写日记的方式,逐步从记忆的迷雾中寻回那个孤独的童年,被生活抽打的青年,以及在成为秘密警察的眼线以后,如何一步步成为一个背信弃义、随意出卖朋友、没有任何道德底线的人。他为各方所用,周旋于秘密警察、教会、阴谋家、革命者和御用文人之间,在半个欧洲从事间谍活动,策划暗杀,伪造反对犹太人和共济会的文书,谋取钱财。但正是他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居然成为十九世纪后半叶整个欧洲政治和历史发展的导向。
布拉格公墓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Umberto Eco翁贝托•埃科(1932-2016)
欧洲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小说家、符号学家、美学家、史学家、哲学家。 出生于意大利亚历山德里亚,博洛尼亚大学教授。著有大量小说和随笔作品,如《玫瑰的名字》《傅科摆》《昨日之岛》《波多里诺》《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布拉格公墓》《试刊号》和《密涅瓦火柴盒》等。
目录 · · · · · ·
一 阴霾晨曦中的行人/1
二 我是谁/6
三 马尼餐厅/37
四 爷爷的年代/60
五 烧炭党人小西莫内/101
六 为秘密警察效力/117
七 追随千人军/137
八 赫拉克勒斯号/169
九 巴 黎/192
十 困惑的达拉·皮科拉/202
一一 若利/204
一二 布拉格之夜/228
一三 达拉·皮科拉自称不是达拉•皮科拉/253
一四 比亚里兹/254
一五 另一个达拉·皮科拉/275
一六 布朗/279
一七 巴黎公社的那些日子/283
一八 会议纪要/311
一九 奥斯曼·贝伊/325
二〇 是俄国人?/333
二一 塔克希尔/340
二二 十九世纪的魔鬼/361
二三 没有虚度的十二年/396
二四 弥撒之夜/450
二五 真相大白/475
二六 最终的解决方案/486
二七 中断的日记/508
无用的学术说明/521
参考图录/527
· · · · · · (收起)
二 我是谁/6
三 马尼餐厅/37
四 爷爷的年代/60
五 烧炭党人小西莫内/101
六 为秘密警察效力/117
七 追随千人军/137
八 赫拉克勒斯号/169
九 巴 黎/192
十 困惑的达拉·皮科拉/202
一一 若利/204
一二 布拉格之夜/228
一三 达拉·皮科拉自称不是达拉•皮科拉/253
一四 比亚里兹/254
一五 另一个达拉·皮科拉/275
一六 布朗/279
一七 巴黎公社的那些日子/283
一八 会议纪要/311
一九 奥斯曼·贝伊/325
二〇 是俄国人?/333
二一 塔克希尔/340
二二 十九世纪的魔鬼/361
二三 没有虚度的十二年/396
二四 弥撒之夜/450
二五 真相大白/475
二六 最终的解决方案/486
二七 中断的日记/508
无用的学术说明/521
参考图录/527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翁贝托·埃科作品系列(共33册),
这套丛书还有
《傅科摆》《密涅瓦火柴盒》《玫瑰的名字》《文学这回事》《波多里诺》
等
。
喜欢读"布拉格公墓"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布拉格公墓"的人也喜欢 · · · · · ·
布拉格公墓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 更多书评 20篇
论坛 · · · · · ·
这本比台版有删减吗? | 来自豆友na4lUTeA3A | 2023-05-13 23:25:07 | |
书的最后西莫尼尼要炸掉巴黎是历史上真有的事件吗? | 来自xusparrow | 2 回应 | 2022-10-15 01:01:27 |
一个小建议 | 来自活到老学到老 | 2020-07-23 17:14:2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1)8.4分 19人读过
-
皇冠 (2013)8.7分 51人读过
-
Harvill Secker (2011)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Bompiani (2010)暂无评分 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Umberto Eco作品大陆版 (Viking)
- 我知道这些书很怪但我爱的难以自拔之二 (Josephine)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书海无涯 (佾云)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布拉格公墓的评论:
feed: rss 2.0
16 有用 她试过了 2020-07-28 09:15:18
埃科写作的主要目的是嘲笑读者,你这也看不懂,那也看不懂。
2 有用 malingcat 2024-01-22 22:33:45 上海
本书特点:三重叙事者、人格分裂、惊天阴谋论文本的炮制过程、作者本人符号学的举例说明。“阴谋论和秘密会社”可以结合《傅科摆》看,“时代交叉点上的小人物”可以结合《波多里诺》看,“人格分裂”可以结合《昨日之岛》看。本书里只有主人公是虚构的,其他都是真实的或有文字记载的人物,历史背景的铺陈和场景转换经得起细考,尤为有趣的是,埃科使用了大仲马等 19 世纪作家的语言风格和情节节奏,使全书都有一种 19 世... 本书特点:三重叙事者、人格分裂、惊天阴谋论文本的炮制过程、作者本人符号学的举例说明。“阴谋论和秘密会社”可以结合《傅科摆》看,“时代交叉点上的小人物”可以结合《波多里诺》看,“人格分裂”可以结合《昨日之岛》看。本书里只有主人公是虚构的,其他都是真实的或有文字记载的人物,历史背景的铺陈和场景转换经得起细考,尤为有趣的是,埃科使用了大仲马等 19 世纪作家的语言风格和情节节奏,使全书都有一种 19 世纪的亢奋调调。《锡安山长老会纪要》深刻影响了希特勒的排犹决策,1939 年被认定是《圣经》之后全世界流传最广的作品,历次反犹都有它的影子,今日亦然。埃科让我们倒过来看,看反犹潮流的政治经济背景和大众心态的推动力,以及超级拼凑文本的社会动员力量。 (展开)
4 有用 龙之芥 2020-07-22 09:37:12
从“玫瑰的名字”到“布拉格公墓”,讽刺与阴谋、虚构与通透让人读到埃科的精辟,学问必须多到咕嘟咕嘟往外冒才能从蛛丝马迹中写出一篓子精彩故事。
8 有用 夏季群岛 2021-04-11 01:35:14
翁贝托·埃科的所有小说都有一个统一主题:文本的不确定性(进而衍生出知识的隐秘与危险性)。如果故事背景发生在中世纪与近代早期,那主要是有关象征文化(玫瑰的名字,波多里诺,昨日之岛);如果放在晚期近现代,往往涉及大众传媒与反阴谋论(傅科摆,试刊号及本书)。本书主人公(也是全书主要人物中唯一一个没有真实历史原型的角色)作为文书伪造者,经历并干预了意大利统一战争、巴黎公社运动、德雷福斯事件等重要历史时刻,... 翁贝托·埃科的所有小说都有一个统一主题:文本的不确定性(进而衍生出知识的隐秘与危险性)。如果故事背景发生在中世纪与近代早期,那主要是有关象征文化(玫瑰的名字,波多里诺,昨日之岛);如果放在晚期近现代,往往涉及大众传媒与反阴谋论(傅科摆,试刊号及本书)。本书主人公(也是全书主要人物中唯一一个没有真实历史原型的角色)作为文书伪造者,经历并干预了意大利统一战争、巴黎公社运动、德雷福斯事件等重要历史时刻,最后如愿以偿地制造了最著名的反犹阴谋论文本《锡安长老会纪要》。虽然文本总是不确定的,在中世纪时期的最大坏处不过让人陷入宗教狂热或自我迷失,但在民族主义时代却能够成为煽动仇恨对立、制造族类边界的强大工具。波多里诺式的异域想象与浪漫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展开)
3 有用 抱一君 2020-05-26 20:46:30
比波多力诺差那么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