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 短评

热门 最新
  • 108 绫野蓝 2020-08-11 22:40:21

    结构、语言都无懈可击。情节连贯紧凑,没有多余的赘笔,语言是一张又现实又浪漫的网,把你笼罩在书里的世界,每一个人物都很有特点,露西夫妇、洛里、德法尔热夫妇,甚至是克伦彻和他那天天祈祷的妻子都很立体。所有人物里,最理想化的,不是医生一家,而是卡顿——为了成全所爱而自我牺牲,这在混乱的时代里保持了一种近乎神圣的纯粹。结尾处卡顿和小裁缝的对话看了好多遍,真的太好哭了,小裁缝好天真好心酸。最后狄更斯借卡顿的遗言表达了他的悲观:旧的黑暗结束了,新的黑暗升起来了。 #081

  • 66 晨赫渡仁 2020-05-14 21:18:26

    《双城记》比较常见的译本有两个,一个是孙法理的版本,另一个就是这个译本。以往版本中的漏译、错译,在校对原文、两个译本互勘的基础上,得到了修正。应该是目前最靠谱的译本了。

  • 63 鹧鸪 2020-08-15 12:12:39

    对于暴力革命带来的社会动荡和苦难,狄更斯难以接受。他在《双城记》中非常详尽地描绘了法国大革命的盲目和疯狂,并把这种极端仇恨、非理性的、缺乏政治远见的激进态度着力投射在了德法尔热太太的身上。法国封建贵族对底层人民的迫害和底层革命者的暴力复仇,是狄更斯给英国竖起的两面镜子,他期待以此给予英国统治者一些照见和警示。然而,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救世的思想实是带有一定幻想;用自我牺牲来消弭仇恨,用改良主义来改进社会——这固然美好,但却缺乏现实的土壤,最终只能陷入“以德报怨”的行为模式之中,于改良社会无益,也难以真正地拯救底层人民群众,且当面对尖锐的阶级矛盾时,更是如隔靴搔痒般让人看不到希望。但我很喜欢狄更斯,他的思想和他一直看重的善良、宽厚、仁慈和无私,让他整个人都熠熠生辉。

  • 15 心子 2020-11-25 18:17:40

    自由啊,多少罪恶是假你的名义干出来的。

  • 13 看不见的城市 2020-07-29 16:57:13

    大时代。虽说教科书级别的才子佳人式段落在今天看来令人颇为无语,但各色各样的群像描写最终毕竟还是“编织”(尽管这个词在小说中有着完全不同的象征意义)成了一部动人心魄的历史小说,一场隐而又现的历史批判。

  • 2 Kiyoko🌲 2023-09-01 23:09:10 广东

    旧的压迫者从废墟上起来,变成了新的压迫者,以人民的名义滥杀无辜,“自由啊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 21 Fire 2021-04-02 16:30:58

    狄更斯你真的好绝!前半部分我多次拿起放下,拖了一年没看完。跟我一样没有耐心的朋友,请坚持一下!前面跳着看吧,后面绝对欲罢不能。我要好好研究下他是怎么设-解悬念的。

  • 11 绫濑萝 2020-08-15 09:54:26

    狄更斯讲了一个很精彩的警世故事,不管是当权者还是革命者,都要善良啊!上半部分以英国为背景,故事走向仿佛隔着伦敦散不开的大雾,但细节铺垫到位并且群像描写明晰。下半部大革命背景下,叙事变得流畅紧凑还很刺激,命运牵引着各主角互相影响着脱离宁静生活投进生死流亡,不吃不睡站着看完。太喜欢上半部中那些脚步声,卡顿惶惶不可终日守望着的黎明,父女沉默相伴的走来走去走来走去,都是孤独的狂欢。

  • 7 大椰子 2021-04-08 09:59:48

    时代文艺出版社版 “自由啊,多少罪恶是假你的名义干出来的。” 看完茨威格的《三大师传》后,第一次读狄更斯的作品。 果然,大师级的文字表现力!

  • 3 碎布片儿 2022-03-25 00:33:28

    狄更斯的叙事能力一流,书中没有一个多余的细节,全是为后续做铺垫。狄更斯看到:贵族视平民的生命如草芥,而平民同样疯狂的以暴制暴。后者推翻了前者,但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博爱和自由。

  • 3 狂歌 2024-01-02 19:00:47 四川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本书实在很难评,首先我就没法认同作者的价值观,因为也无法完全客观地进行评价了。 宏大的开头近乎诈骗,这并不是一个恢宏的史诗般的故事,甚至连“双城记”这个名字我都觉得和故事本身不太贴……。 狄更斯的修辞固然纯熟,但对于同一类事物的描写看多了也觉得同质而枯燥;而且实在是太!过!冗!长!了!过多不必要的描写…… 作为核心人物的露西夫妇在我看来是立不起来的,他们仅仅是美好品质的化身及拟人,极致的人性美反而让他们丧失了“人性”,变得扁平。 剧情在今天看来其实挺狗血的……我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卡顿以“不完美之身”去替死以完成升华这种情节设置。 原本是挺喜欢德法尔热太太的,但狄更斯对大革命的态度和偏向让这帮人的存在变得非常扭曲了😅 有的人别太“圣父”了,和平日子过太久了是吗……

  • 1 你是真的闲 2023-09-19 21:29:43 安徽

    还是那个观点,名著也只是在于名而已。挺无聊的。一大段话其实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人物设计tm也全是简单的不行。扫读看了50%,根本没兴趣看完。 狄更斯在那年代估计跟金庸差不多,流行作家罢了。不过金庸写的比他好些。

  • 2 齐东野道 2023-12-29 07:45:35 山东

    比不上《基督山伯爵》的,又是一本颇为无趣的才子佳人复仇汇编。

  • 4 Liang23 2021-03-15 14:27:11

    一定也曾有人为了我们牺牲了自己 珍惜

  • 2 自牧 2024-03-21 14:49:25 黑龙江

    结构几近完美的一部小说,同时也是一本人道主义宣言书。狄更斯认为暴力革命并不能解决社会矛盾,只会在旧的压迫关系被消灭后产生新的压迫关系,因此呼吁各阶级相互理解,用博爱与共情弥合矛盾。这种人道主义算是革命时期欧洲一种较为普遍的思潮,可惜后来的历史将这一思想证伪了。

  • 8 momo 2021-07-13 01:06:34

    前半部分催眠读物,从达尔奈回法国之后一口气看了四个小时。早在前半本卡顿那种对人生的无奈对自己的失望就戳中了我,最后一段“我看到她怀中那个以我名字命名的孩子长大成人,沿着我曾经走过的生活道路奋力攀登,我看到他取得了成功。他的辉煌成就,使我的名字大增光彩。我看到我在自己名字上留下的污点都已消失。我看到他成了一位杰出公正的法官,备受人们尊敬。”哭成泪人。

  • 1 柚子 2024-04-08 14:26:58 甘肃

    革命终究是需要流血的

  • 6 伞伞 2021-07-16 17:37:30

    爱比恨更强大。

  • 1 沉醉梦境 2024-06-07 21:29:51 江西

    开篇惊艳——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契诃夫说过:如果故事里出现了一把枪,那它就非发射不可。同样的,故事里出现了两个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人,那么他们之间必有故事。从他们俩第一次同框开始,结局便早已冥冥注定了。至于西德尼卡顿的死,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启发,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 1 小鱼小叙 2021-04-04 14:56:06

    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的经典开场白被不断地引用时,花点时间认真地读一下原著,还是很有必要的——尽管这种经典著作,早在中学时期就应该阅读了,但现在来读,却有更深刻的感受。 “革命”之名下,有多少人失去了基本的人性,有多少人在盘算着心中的“小九九”不断权衡利弊得失,又有多少无辜之人丧失了自由和生命。人们理应在各种“革命”不断发生后,变得更加成熟、理性和有基本的人文关怀,正如狄更斯在书末所讲“经过未来的悠悠岁月,在他们争取真正自由的斗争中,在他们的胜利和失败里,我看到前一个时代的罪恶,以及由它产生的这一个时代的罪恶,都逐渐受到惩罚,消亡殆尽。”可惜的是,经历了这么久,我们依然没有学会真正的理性,也还未学会如何更好地管束人性中深藏的某些东西……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