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饶之海》的原文摘录

  • “所谓艺术就是巨大的晚霞,是一个时代所有美好事物的燔祭。自古延续下来的白昼的理性,被晚霞无意义地滥施色彩所践踏。以为会恒久持续下去的历史,也突然意识到了末日的来临。美,横亘在人们面前,把人世间的一切变为徒劳。每当看到晚霞的灿烂辉煌,看到火烧云翻卷奔涌,就觉得‘更美好的未来’之类的呓语黯然失色。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切,空气中充满了色彩的毒素。它预示着什么即将开始呢? 什么也没有开始。只有终结。 “晚霞中什么本质的东西也不存在。的确,黑夜有本质,那是宇宙的本质,宇宙和死是无机的存在。白昼也有本质,人世间的一切都属于白昼。 “所谓晚霞的本质是根本没有的。他不过是场游戏,是一切形态、光和色的无目的的严肃的游戏。你看那紫色的云。如此色彩绚丽的紫色在大自然中是极少见的。晚霞是对一切左右对称的藐视。这种对于秩序的破坏,是与对更根本的东西的破坏密切相连的。如果把白昼的悠悠白云比作高尚的道德的话,那么道德是可以着色的吗? “艺术比任何事物都更早地预见,并准备亲身实现每个时代的最大的末世观。在艺术中,对于美食、美酒、美形和美服以及那个时代的人所能想到的关于奢侈的研究,都已是炉火纯青的了。这一切都期待着形式,期待着在短暂的时间里将人世间的生活掠夺一空的形式,这形式不正是晚霞吗?那么这又是为了什么呢?其实什么目的也没有。 “最微妙的细枝末节的神经质的美的判断(我所指的是那朵橘黄色的云彩的,无比香醇的曲线),与辽阔天空的普遍性相关联,讲其深处的东西以色彩显露出来,并与表面性相结合的就是晚霞。 ”就是说晚霞在表现,表现是晚霞的惟一机能。 “人们的羞耻、喜悦、愤怒、不快等被布满了天际,人类从来见不到的内脏的色彩,依靠这大手术而展现于天空,得以表面化。最细微的温柔和殷勤与时间的苦相结合,于是苦恼变成了刹那间的快慰。人们在白天死报着无数小理论,被卷入天空的感情大爆发和豪放情感的奔涌之中。人们看透了一... (查看原文)
    阿朽 9赞 2012-09-28 17:36:52
    —— 引自第611页
  • 瞬间的犹豫有时会完全改变一个人以后的人生。这个瞬间就像一张白纸锐利的折痕,犹豫把人永远包裹起来,使原来的正面变成背面,再也无法返回正面。 (查看原文)
    莫里哀不哀 1赞 2014-04-29 23:45:08
    —— 引自第59页
  • 理智因情况不同,可达到焦躁的极限。正像“狂言”《钓狐》中的老狐狸,虽然深知陷阱的危险,却终于朝诱饵疯狂扑去那样,结果经验与知识、精熟与老练、理性与客观等所有的能力,不仅全部失效,而且这些东西的积累,还会不由分说地把人推向莽撞。本多的心像是跌了一跤似的狂跳不已。就要这样,就要这样,这心跳太宝贵了!由于这心跳,人生不再是固体,而变成了液体,甚至变成了气体。光是发生了这种反应,本多已经觉得赚了。方糖在这心跳的瞬间溶入了红茶,所有建筑都变得希奇古怪,所有的桥梁都变得像软糖,人生和闪电、丽春花的摇曳、窗帘的飘动成了同义语,……极端利己的满足与宿醉般不快的羞耻相交织,使本多一下子神情恍惚起来。 (查看原文)
    我是一只香蕉 2014-05-21 21:12:58
    —— 引自章节:晓寺
  • 祖父的忌日是五月底,每年这一天,全家人聚集在这里,紫藤正是盛开时节。妇女们怕太阳晒,都躲在藤萝架下。她们比平时更精心修饰打扮的白皙的脸上落着紫藤的花影,恍若优雅的死神的影子。 (查看原文)
    关彳山 2019-11-13 07:43:16
    —— 引自章节:1 春雪
  • 也许清显和本多本是同根生的植物,只是在地面上长成完全不同的花与页。清显是把自己的性格暴露无遗,毫无防备,容易受到伤害,心里有什么冲动的情绪,哪怕还没有成为行动的动机,就已经像被春雨淋得湿漉漉的小狗那样,眼睛鼻子都挂满了水珠。而本多往往从一开始就察觉出事情的危险性,也许会避开引人注目的雨水,悄悄卷缩在屋檐下。 (查看原文)
    眠去 20回复 2赞 2011-04-02 19:04:56
    —— 引自第10页
  • 我大概天生就是流淌感情之血,决不会流淌肉体之血。 (查看原文)
    眠去 20回复 2赞 2011-04-02 19:04:56
    —— 引自第10页
  • 聪子在清显心灵的杯子的清水里滴入一滴墨汁。清显是在防不胜防。 清显任性的心灵同时也具有自我增加腐蚀自己的不安情绪的不可思议的倾向。 如果这就是恋情,如此坚韧、如此持久,那才像一个年轻人的样子。清显却不是这样,与其说他喜欢美丽的鲜花,不如说他更喜欢带刺的暗淡的花种。聪子深知这一点,也许才播下这颗种子。现在的清显除了给这颗种子浇水,等待它发芽,最终在自己的心田里繁密生长之外,对其他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他一心一意地培植着不安。 (查看原文)
    眠去 4回复 3赞 2011-04-02 19:08:05
    —— 引自第22页
  • 对于共同回忆,人们能够兴奋地谈上一个多小时,但那并不是谈话,而是原本孤立着的怀旧之情找到了得以宣泄的对象,然后开始了那早已沉郁在心中的独白而已。在交谈的过程中人们会发现彼此之间并没有任何共同话题,就像被阻隔在了没有桥梁的断崖两岸。 (查看原文)
    玄都观桂花糕 2011-11-14 21:49:58
    —— 引自章节:奔马?
  • 妃殿下头发乌黑,泽润光亮,盘结头顶,但还有几缕青丝垂下来,从丰满白皙的脖颈一直落到身穿坦胸礼服而裸露的细嫩肩膀上。她姿势端庄,步履稳健,所以在后面牵着裙裾的清显感觉不到她的身体的摇动。但是,在清显的眼里,宽敞的裙裾那秀媚的洁白,如同飘忽不定的云彩掩映的山顶积雪,在自己眼前时隐时现。这是他生来第一次发现女人之美令人目眩的优雅本质。 妃殿下的回头并没有让别人察觉出来,她依然身姿端正,只是将半边脸微略侧转过来,露出些许微笑。那端正的白皙脸颊上轻拂几丝鬓发,细长的眼角闪烁着一点黑眸火一般的微笑,挺翘的鼻梁显得清秀俊美。妃殿下那一瞬间——恐怕连侧面都说不上——的容貌犹如一件冰清玉洁的结晶的断面,斜透在清显眼里的一刹那间,他仿佛感觉到一道摇动的彩虹。 (查看原文)
    比目鱼 2012-12-03 22:37:38
    —— 引自第2页
  • 1882年朱拉隆功大帝建造的这座宫殿,是位意大利建筑师的杰作,融合了新变态式风格与暹罗风格,极其宏伟壮丽。 这座宫殿耸立在热带的蓝天下,正面的造型梦幻般复杂。抬头望去,那巧夺天工,耀眼得令人晕眩的正面,尽管是欧式的,仍带有亚热带建筑特有的迷醉与酩酊。青铜像守护着左右两侧缓缓上升的大理石台阶。再往前是正门,罗马式神殿的拱洞上部,庄严的栉形立壁上,镶嵌着色彩绚烂的大帝画像。以上均属新变态式风格,全部用大理石、浮雕与黄金构成。再上一层是走廊,装饰着桃红色大理石的科林斯式立柱。走廊中央有个像船上的望楼样微微突起的,朦胧可见白地天花板上的枣红色和金黄色格子的暹罗式阁楼。山墙上雕刻着烛台样的却克里王朝的徽章。由此往上,直到相当于佛塔尖上的水烟的金黄塔顶端,是一层又一层暹罗式金黄和朱红色的复杂的重檐,重叠着舞女耸肩似的翘向青空的鸱尾。这一切足以使人感受到,却克里宫的整个结构似乎是要以极其复杂,色彩极其鲜艳而疯狂的高贵王族的热带式梦想,压碎坚固而理性的欧式的冰冷基座。它就像锐爪尖嘴的梦魔,扇起金色与朱红色的翅膀,压在横卧着的王者威严冷酷的白色胸脯上。<图片1> (查看原文)
    赤沉 2013-06-06 19:44:57
    —— 引自第669页
  • 对于儿子即将实现的那种血的光荣和壮烈的死,他感到了难以抑制的嫉妒。 (查看原文)
    甫陵 2014-03-10 23:18:33
    —— 引自第520页
  • 由苏格拉底始创,经过阿里斯多德时代,成为罗马法的核心思想,在中世纪通过基督教形成严密的体系,又在启蒙时代大为流行,出现盛极一时的自然法时代。虽然今天暂时衰微,但在两千年时代变迁的思想波涛中,每次复兴都披上新装,改头换面。没有任何思想像自然法这样具有坚韧顽强的力量。大概因为自然法保持着欧洲最古老的理性信仰的传统。然而,本多觉得,越是如此坚韧顽强的思想,这两千年里,健康光明的人本思想的阿波罗式力量就越会受到黑暗势力的威胁。 不仅仅是黑暗的势力,光明还受到令人目眩的光亮的威胁,于是一直不断地把比自己更光亮的思想作为洁癖排除掉。包含着黑暗的更强烈的光明难道最终也不能被法制世界所吸收吗? (查看原文)
    莫里哀不哀 2014-04-26 21:17:20
    —— 引自第42页
  • 它是如此的狡谲,如此地近在眼前却冷漠无情,如此地轻飘躁动仿佛即刻飞走,如水准器的气泡从倾斜到平衡,从茫然若失到聚精会神,如此地转动不停。繁邦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眼睛。 那绝不是谄媚的眼睛。刚才还在兴高采烈地又说又笑,现在的目光却显得孤独凄寂。只能说,她的眼睛准确地-并非刻意地准确-反映出内心漫无边际的五光十色的彼岸花。 而甚至使别人感到为难的娇柔与芳馨也绝非故意的谄媚。 ……那么,完完全全占有这近于无限的漫长时间的又是什么呢? (查看原文)
    莫里哀不哀 2014-04-26 21:37:57
    —— 引自第47页
  • 马仰首冬日黄昏的天空嘶鸣,鼻子吐着白色的气体。到了冬天,马的身体的气味也变得淡泊,蹄铁踩踏冻结的地面,发出清脆的声音。清显喜欢这个季节的马具有威严坚韧的力量。在熏风绿树间奔跑的马是灵捷的动物,而在暴风雪中疾驰的马就是一团飞雪,凌厉的朔风把马的形状变成冬天漩涡般的气息。 清显喜欢马车。尤其在心慌意乱的时候,马车的摇晃可以搅乱不安那独特的顽固的准确节奏,而且可以感觉到身边的马、确切地说,是在赤裸的屁股上甩动的尾巴,可以感觉到刚毅竖立的鬃毛和从咬牙的泡沫垂流下来的闪闪发亮的唾液。我喜欢马车内这种兽性的力量与高雅融合在一起的气氛。 (查看原文)
    莫里哀不哀 2014-04-26 22:07:14
    —— 引自第48页
  • 这种挫折的忧愤、失败的痛苦的长期折磨,会把人引进一种类似崇拜的情感世界里。别人对清显的任何些许的指责,都使他极度愤怒。并且按照连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的不合情理的直觉去体会年轻主人的无可救药的孤独。 (查看原文)
    莫里哀不哀 2014-04-29 23:26:46
    —— 引自第52页
  • 他想到大海的浪潮,想到时间长河的六堂,想到自己也很快就会老去,突然觉得胸口窒息。他从来没有想过需要老者的智慧。怎么才能在年轻的时候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又不痛苦呢?就像脱下来随手扔到桌子上的华丽的丝绸衣服一样,不知不觉地滑落到地上的那种优雅的死。 (查看原文)
    莫里哀不哀 2014-05-03 11:21:23
    —— 引自第85页
  • 年轻的艺妓,连扮演男性的艺妓,眼圈逗涂抹红彩,连笑的表情都荡漾着酒醉酡颜般的红晕。临近黄昏,寒气袭人,但清显仿佛被密不透风的丝绸、刺绣、浓妆艳抹脂粉的肌肤组成的六曲双面屏风围住,感觉不到一丝清爽的凉风。 这些女人兴高采烈、欢声笑语,仿佛正浸泡在不凉不热的洗澡水里一样心情舒服。她们生动活泼说话时手指优美的动作,白皙柔嫩的咽喉处像安装有一个小小的金属合叶一样在恰到好处的时候停止说话微微点头的变化、对别人的揶揄充耳不闻时瞬间流露出戏谑的怨恨眼色而又能依然嘴角挂着微笑的表情、突然一本正经地聆听客人讲述大道理时的神情、抬起手轻轻抚平头发时霎那间百无聊赖般的疏懒眼神…清显从她们的千姿百态中,不由自主地把艺妓频频流盼地秋波与聪子独特的秋波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全然不同。 艺妓的秋波虽然灵动快活,但秋波本身是独立的存在,觉得如昆虫飞旋般令人讨厌,绝不像聪子那样充满高雅的韵律。 聪子在远处正和洞院宫殿下聊天,她的侧面辉映着夕阳淡淡的余晖,如远方的水晶、远方的琴声、远山的襞皱,洋溢着距离酿就的幽玄美。在暮色渐浓之中,透过树木间的天空下,如同黄昏时分的富士山一样呈现出清晰的轮廓。 (查看原文)
    莫里哀不哀 2014-05-03 11:34:16
    —— 引自第92页
  • 饭沼走进清显的屋子,一眼就看出来今天少爷的脸色十分难看,充满愤怒和狂躁。 最近,饭沼逐渐学会了观颜察色。他以前毫无这方面的本领。现在对平时接触的清显,如同观察万花筒里五颜六色的碎玻璃的组合一样,能够纤毫毕现地了解一切。 其结果也导致饭沼地心态和嗜好发生变化。对于少爷因烦恼忧伤而疲惫焦虑的脸色,以前看作是怠惰懦弱的灵魂的表现而厌恶憎恨,现在甚至觉得具有一种微妙的情趣。 的确,清显的美貌含带着忧郁的神情,他的容貌不适合表现幸福喜悦的表情,悲伤和愤怒才能增加高雅的气质。当清显气氛焦躁的时候,肯定会出现一种纤弱飘忽的天真,两种情绪重叠在一起。本来就白皙的脸颊变得更加苍白,那双漂亮的眼睛充满血丝,修长的眉毛歪拧着,失去重心而摇晃飘动的灵魂表现出强烈渴望救助的情绪,犹如在荒野上回荡的歌声,失落惆怅中飘溢甘美的情调。 (查看原文)
    莫里哀不哀 2014-05-03 13:49:43
    —— 引自第98页
  • 聪子不知道对未来盼望些什么,她一方面如此胆大妄为地让自己漂流到没有退路的境地,感觉心惊肉跳的危险;另一方面又似乎有所期待。现在还来得及。她盼望在最后一刻会收到赦免令,同时又憎恨一切希望。 (查看原文)
    莫里哀不哀 2014-05-03 14:16:28
    —— 引自第109页
  • 想象力贫乏的人总是从现实的事象中立即获得自己判断所需的食粮,而想象力丰富的人往往在现实的事象上构筑起想象的城堡,把自己封闭在里面,关闭所有的窗户。 (查看原文)
    莫里哀不哀 2014-05-03 14:23:39
    —— 引自第113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