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为《我相信中国的前途》之精装升级版,修订全书文字,并增加一篇新发现的黄仁宇文字。全书集中收录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一系列以中国历史与发展为主题的演讲文字,可谓黄仁宇先生晚年学术思考的结晶。黄先生以其独特的长时段、大视野的历史观透视百年中国历史进程,探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反映了一个历史学家的睿智和良知,给人启发良多。
我相信中国的前途(增订本)的创作者
· · · · · ·
-
黄仁宇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关于作者】
黄仁宇(1918-2000),湖南长沙人,早年辗转于求学、从军之途,曾梦想成为中国的拿破仑,然而时代却不允许有这样的机缘;其后赴美研习历史,于一番逼仄煎熬之中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世间少了一个拿破仑,却多了一个以其睿智打开人们视野的历史学家。
生前代表作有《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身后结集有《现代中国的历程》、《我相信中国的前途》。他传奇性的一生以及大历史观的由来详见自传《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目录 · · · · · ·
近代中国的出路
一 中国近代史的出路
(一)传统中国的财政与税收
(二)过渡期间的社会与经济
(三)现代的展望
二 中国现代的长期革命
三 关于修订近代中国史的刍议
四 一国两制在历史上的例证
五 资本主义与廿一世纪
(一)资本主义
(二)历史上之衍进
(三)因资本主义而产生之战时共产主义
(四)廿一世纪之展望
六 资本主义与负债经营
负债经营:资本主义的不二法门
中国的特殊背景
王安石的试验
朱元璋的紧缩政策
二十世纪中国之遭遇
战时共产主义已成为过去
事实上的真实性不一定是历史的真实性
新中国全部旅程不悖于历史上长期之合理性
结论
七 中国不再是个谜
八 我相信中国的前途
九 四个共识:对两岸三地文化交流的建议
第一,在历史上达成共识
第二,在哲学及政治思想上产生共识
第三,对地缘政治(geopolitics)产生共识
第四,对环境污染与未来世界的企划产生共识
十 世界潮流影响中国
附录 如何修订他的历史观
新时代的历史观
导言
一 中国需要大规模改造之由来
二 近代西方政治哲学与经济思想之大势
三 中国现代史之轮廓
四 中学为用的缘由及应赋予的考虑
五 “用”必须因“体”而调节
六 结论
附录一 拟“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答客问
附录二 张之洞《劝学篇》
· · · · · · (收起)
一 中国近代史的出路
(一)传统中国的财政与税收
(二)过渡期间的社会与经济
(三)现代的展望
二 中国现代的长期革命
三 关于修订近代中国史的刍议
四 一国两制在历史上的例证
五 资本主义与廿一世纪
(一)资本主义
(二)历史上之衍进
(三)因资本主义而产生之战时共产主义
(四)廿一世纪之展望
六 资本主义与负债经营
负债经营:资本主义的不二法门
中国的特殊背景
王安石的试验
朱元璋的紧缩政策
二十世纪中国之遭遇
战时共产主义已成为过去
事实上的真实性不一定是历史的真实性
新中国全部旅程不悖于历史上长期之合理性
结论
七 中国不再是个谜
八 我相信中国的前途
九 四个共识:对两岸三地文化交流的建议
第一,在历史上达成共识
第二,在哲学及政治思想上产生共识
第三,对地缘政治(geopolitics)产生共识
第四,对环境污染与未来世界的企划产生共识
十 世界潮流影响中国
附录 如何修订他的历史观
新时代的历史观
导言
一 中国需要大规模改造之由来
二 近代西方政治哲学与经济思想之大势
三 中国现代史之轮廓
四 中学为用的缘由及应赋予的考虑
五 “用”必须因“体”而调节
六 结论
附录一 拟“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答客问
附录二 张之洞《劝学篇》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昨天我同各位讲到明朝的财政与税收,从这些背景上即可以看出,明朝与清朝不是我们今日所公认的一个国家。实际上这是一个无数农村拼成的大集团,皇帝的力量不来自军备,也不来自经济,而是因着意识形态的支持。他是一切威权的来源。表面上他的威权无限,而实际他能掌握的纵深极浅。民国成立之后,新政府无从继承到旧体制的威权,却先已受到旧体制里财政税收的限度所拘束。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过渡期间的社会与经济/25 -
为什么将日本拖垮之后又被共产党打败?我不能否定贪污无能的情形全未发生,但是那不是主要的因素,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下层机构,即有崇高的理想也无法贯彻下去,为什么不改革?诸位女士诸位先生,这问题已由历史答覆,其重点则是要改革只有全部改革,无从接受我们期望的妥协方案。各位不要忘记中国的土地占有不始自蒋介石,也不创造于袁世凯,而甚至不创立于清朝,至少已创立于明太祖朱元璋以“大诰”治天下时,至二十世纪的中期已近六百年。1946年白修德(Theodore White)等著《雷霆后之中国》(Thunder out of China)即已强调“中国若不改革,只有灭亡”。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 中国现代的长期革命/58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我相信中国的前途(增订本)"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我相信中国的前途(增订本)"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相信中国的前途(增订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 更多书评 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做的菜(文史类图书) (西丰客人)
- 读史有风度 (西丰客人)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0 (普照)
- 2025已讀 (梅May)
- 书单--2024书单 (西布)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3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我相信中国的前途(增订本)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涇舟 2021-03-08 21:45:12
“如果王安石的新法是超过时代,朱元璋的复古不仅将钟表后推,而且将中国的中古时代延长了好几百年。”
0 有用 amov 2022-10-01 15:42:00
总结
0 有用 西布 2024-02-29 00:37:45 陕西
2024-02-28:可能是黄最后一本书了!黄最后10年演讲集,内容有重复也有新见。 /缘起:”只是我深切的领悟到今逢中国历史全面目的与西洋文化汇合,是五百年未有之奇遇,于是放弃我专攻明史的工作,将所学所闻所见全部朝这结论抛射过去,所以用归纳法为主,目下只能构成一个粗枝大叶的纲领,才称为“大历史”,有如宏观经济学,只有轮廓范围之大,而无内部之精微技巧。只是这样的综合,又要从多方面着手,因之也像立体... 2024-02-28:可能是黄最后一本书了!黄最后10年演讲集,内容有重复也有新见。 /缘起:”只是我深切的领悟到今逢中国历史全面目的与西洋文化汇合,是五百年未有之奇遇,于是放弃我专攻明史的工作,将所学所闻所见全部朝这结论抛射过去,所以用归纳法为主,目下只能构成一个粗枝大叶的纲领,才称为“大历史”,有如宏观经济学,只有轮廓范围之大,而无内部之精微技巧。只是这样的综合,又要从多方面着手,因之也像立体几何,不像平面几何。至是得罪了不少的专家,是我当初没有想到的。” /差异:视界(社会学VS史学),归纳(综合vs分析) /过去:官僚体系,大历史观,数目字管理,“立”字,历史上长期之合理性. /将来:新时代的历史观,两岸三地共识,西体中用。 (展开)
0 有用 清泓 2024-01-16 17:39:28 湖北
精简版的《黄河青山》,核心观点俱备、却不用“忍受”《黄河青山》里偶尔絮絮叨叨的东拉西扯,更精炼更好读一点。不过复读一遍后,有种初读时未有的宏观感,黄老大历史的观点颇能自洽、自成一派,给人许多启发个感受。书名当然是小编讨巧,但黄老对国共在历史整体进程里的不同作用和成败、对中国自身人本主义和大同理想的传统仍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期待,资本主义绝非历史的终结,“西学为体、中学为用”或许是中国与世界的未来之... 精简版的《黄河青山》,核心观点俱备、却不用“忍受”《黄河青山》里偶尔絮絮叨叨的东拉西扯,更精炼更好读一点。不过复读一遍后,有种初读时未有的宏观感,黄老大历史的观点颇能自洽、自成一派,给人许多启发个感受。书名当然是小编讨巧,但黄老对国共在历史整体进程里的不同作用和成败、对中国自身人本主义和大同理想的传统仍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期待,资本主义绝非历史的终结,“西学为体、中学为用”或许是中国与世界的未来之道 (展开)
0 有用 一片叶子 2023-08-15 23:21:42 上海
因为是一部讲演文稿集,阅读过程仿佛跟着一位老板参加多次与客户的会议,会反复听到类似的观点和论述,但这并非妨碍观点本身的价值,且多次反复也有助于加深理解。要点:1)关注历史的长期合理性,及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积极品格;2)二十世纪中国所发生的变革幅度之大,在人类历史上也较为罕见;3)“立”字,国民党建立了高层机构,解放后的土改从根本上变革了基层组织,当中经由一系列立法的支持,构成了二十世纪的现代化变革;... 因为是一部讲演文稿集,阅读过程仿佛跟着一位老板参加多次与客户的会议,会反复听到类似的观点和论述,但这并非妨碍观点本身的价值,且多次反复也有助于加深理解。要点:1)关注历史的长期合理性,及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积极品格;2)二十世纪中国所发生的变革幅度之大,在人类历史上也较为罕见;3)“立”字,国民党建立了高层机构,解放后的土改从根本上变革了基层组织,当中经由一系列立法的支持,构成了二十世纪的现代化变革;4)资本主义的技术定义(有别于意识形态的定义)要素包括信用的普遍展开,人才的广泛任用,以及交通通讯保险律师等专业服务的应用;5)既然已达成“数目字的管理”,前途可信,无需盲目悲观。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