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与现象学 短评

热门 最新
  • 5 公子小白 2021-02-12 09:21:22

    翻译的很流畅,更是由于我对笛卡尔不甚了解,所以阅读起来还是有些困难,但这本书整体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让我更对三联精选这个品牌有了很大的兴趣。

  • 5 君山 2021-05-10 15:43:00

    Marion做的这几场讲座都很有含量,确实从“给予性”现象学出发可以使许多经典现象学中未予澄清的问题和概念得到理解,比如说过去未曾考虑到在自身给出者(直观性被给出者)和自身显示者之间的间距,和由此而来的贫乏现象、普通现象和充溢现象(事件、偶像、肉、面容)。但是,对于呼唤-回应结构是否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对于“一切真实的东西都是普遍的”这个命题仍然感到怀疑。在中国文化,是否真的存在这样一种呼唤-回应结构(由此,理论与实践不再分离)?是否不需要展开对话就可能在两种具有包容性的文化之间进行研究了呢?

  • 3 金草乙IV 2021-05-12 15:44:50

    笛卡尔对于现象学的启发性已经不言而喻,大佬对于胡塞尔的批判一开始让我十分惊喜期待,可惜后来火力不太足。其提出的“给予性”开创了一个研究的新方向。

  • 1 viaggiatore 2021-11-04 11:13:57

    按照康德的范畴划分重新考察直观相对意义域的溢出现象非常精彩,但如果这一分析最核心的部分仍依赖于神学体验,那么问题依然存在:在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之后,再回到一个笛卡尔式甚至是前笛卡尔中世纪式的本体论-神学框架,是否或者在何种程度必要且可行。

  • 2 地上丝绒 2022-03-31 01:00:59

    也是拣了能读的读,被马礼容那句“我被上帝思,故我在”一下打动了。

  • 0 ICO 2022-05-19 21:22:29

    “ 没有任何东西比爱洛斯呼唤(erotical call)更加具有异质倾向,但是爱洛斯呼唤之所以成为可能,那是因为,没有比对于他者的欲望(desire of the Other)更为深沉的欲望了。”

  • 0 独角兽和鸭兔头 2022-05-18 08:36:34

    资料。现象学与笛卡尔。

  • 0 Unmensch 2023-12-03 05:38:49 美国

    马里翁真是越看越讨厌。信息集中前面,后面都是水文和老外进国内(嗯仿佛窥见了克里斯蒂娃进中国惊叹不止)。首先是老生常谈的他把道统发明和哲学思辨统杂在一起以至于把海哥降格为 “康德主义式的批判”殊不知别人细致入微的思辨已经追溯到后期弗雷格奎因事后诸葛亮的发现。(有关真理和判断为什么总是存在者之判断,意向性为何总是分叉成关联着的关注—从莱布尼兹出发逻辑形而上学P142画得太好了, 尽管两人都否认广延是实体成因但是莱布尼兹发明了作为围观宇宙的单子和不会冲过着眼点的冲动-1因为单子是有限的,我们的实在才会如此这般被经验到—因此这么看莱布尼兹的发明才是胡塞尔现象学的祖宗)

  • 1 七夜志贵厨 2022-06-12 12:58:37

    感觉对于我而言要关注的是笛卡尔感受之思,第六沉思中受动的部分,以及后续访谈里对intuitus-regarder对比康德他们使用Anschauung,前者作为监视,纂取上的,更接近康德的统觉,而参考黑格尔把统觉和概念联系在一起,这个还是很重要的线索,后续谈论现象学的超越性中,给予把超验的部分取消掉为事件腾出空间,以及变成一种呼唤式的超越性,可以看见一个很强的问题意识的分歧,不过其他的部分都是一些二手见的老生常谈式的结构了,

  • 0 K 2023-07-03 19:59:41 江苏

    “哲学只有在现象学的形象之下才能真正继续前进”,这一论断正确与否时间会给出答案;“现象是一种回应”,但问题是在何种意义上,能成为“被给出者”所呼唤的那种“回应”呢?/关于概念对艺术的攻击和我的看法很一致。

  • 1 种瓜得瓜 2022-01-27 01:10:01

    自指问题。只有一个世界。 意识总是自我意识,事物(世界)的显现(注意是显现存在而不是决定存在)需要视角,世界自我显现,人就是这个结构,即自我。 马里翁的“我”作为“被给出的接受者”就是机器人,是有着丰富自然史、文化史的机器人,而所谓文化史只是自然史演化后的另一层级,所以可以说只存在自然史。当下正在自我显现的意识就是自然史目前的结果,并且自我意识可以参与演化并一定程度上塑造自己的自然史,“我”作为世界的一部分当然可以作用(因果)于世界。

  • 0 Vergängnis 2021-09-25 15:51:14

    之前看内时间的原素及底层构成从何而来看来就是给予的问题,有两篇还读不了。谈美感觉就是充溢和爱的应用,比较局限

  • 2 新鲜海捕鱿鱼 2021-10-29 23:41:24

    “直接向着我给出的东西是一种含义,而不是感觉材料的直接性或者一个已经间接地被构成的对象……在本义上自身给出的唯有一种具有含义的并且至少被含义间接化了的现象。” “相对于各种明显的现象,总有一种被给出者的保留……只有当自身给出者的这一区域自身显示时,被给出者才成为可见的,而这一点要归功于把被给出者现象化的呼唤-回应结构……经由解释学获得的意义赋予……被给出者的现象化与沉醉者的解释学能力成比例。”

  • 0 无处在的 2024-04-11 13:21:30 浙江

    “笛卡尔的感受之思”:围绕第六沉思第二部分的再解读带出了笛卡尔的身体现象学:吾身的合一先于思维与广延(灵魂与躯体)之分,这一(编年史意义上的)第三的原初概念反而是首要的。写胡塞尔和mp的身体现象学时可以看一下这里的讨论。 “现象学在神学中的效用”:现象学的神学转向。 “心性与人性、天命与天道”:马里翁(神性)、张祥龙(天道)与倪梁康(心性)的对话。(第299页提到的胡塞尔对上帝的看法倒是可以查证一下

  • 0 溫碧揚 2024-01-25 19:30:33 四川

    愛是事件「événement 」

  • 3 Erwicker 2020-10-23 16:58:48

    马里翁先生的一本合格的梳理笛卡尔与现象学关系的讲座稿。cogito作为纯粹自我进行现象学还原。

  • 0 Labor 2021-09-17 19:13:16

    “所有真实的东西都是普遍的”

  • 0 无形式的质料 2024-04-26 23:39:40 福建

    4.5,马老师还是强的,不过我还是对把作为身体和灵魂的合一的肉称为混杂的思维很不满,因为如果这种合一是混杂的,等于说这种合一在某种意义上是总体或部分—总体,那么这整套学说就不连贯了。马里翁这里似乎承认了他的被给予性概念仍然建立在现象学的超越论自我的基础上,似乎一切内在性在这里还是要通过一个超越论自我来保证,这一超越论自我作为现象世界的内在保证是超越现象世界的,而神的自我给予也显然绝对超越了现象的自我显现。用一种神学语言,其后果就是唯独通过作为完全的人和完全的gott的jidu,现象才真正能够自我显现,自我给予的jidu的呼召带来了人的回应,由此现象显现。但在这里把jidu认成超越论自我不是很危险的事吗?

<< 首页 < 前页 后页 >